王春顺 等:争论何以纾解: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的理性思考

艺纾 阅读:41 2024-12-20 04:33:47 评论:61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2年第3期第7—14页。 作者 王春顺,清华大学体育部在读博士生。 许定国,重庆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 摘要   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引发学生学业负担增加、评判标准难统一、应试教育被强化、运动兴趣遭扼杀、制度实施公平性问题无法保证等争论,辩证认识这些争论的正反面影响、归宿方向、价值转向及本原实相,是实施纾解方略的外部前提。为促进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制度的实施与功能发挥,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彰显价值理性、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公平公正、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构建长效机制形塑体育习惯等建议。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高考体育;体育评价;体育考试制度;终身体育 正文   我国高考政策走向,事关国家发展大计、广大学子前途和千家万户幸福,历来受到全民关注。关于体育是否应纳入、应如何纳入高考评价体系等相关问题,争论由来已久,意见不一。中考体育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1],实施中考体育制度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还加强和促进了学生的体质健康。近30年来,随着我国青少年群体肥胖率和近视率的逐年上升,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各省市纷纷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中考体育政策,学生体质健康下降趋势明显缓解。这无疑推动了“体育进高考”的相关争论,特别是在2020年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吴志明等108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建议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提案[2],将问题推向社会舆论高潮,关于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的争论也愈演愈烈。毋庸置疑,在高考“指挥棒”之下重视体育科目,对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广全民健身活动和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等作用显著;但与此同时,人们对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所存的忧虑和困惑,诸如其强化应试教育、扼杀运动兴趣、增加学生负担及挑战考试公平性等问题,势必引起社会的警惕和重视。那么,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存有哪些争论?争论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有效纾解争论?为此,本文立足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的现实情境,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与理论探讨。 1 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的演进脉络与争论焦点   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在我国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柏拉图曾指出,教育与运动是神给予人类进化的双渠道,教育帮助人类走出愚昧无知,而运动促进其走出平庸、迈向强大以及突破自我,两者互为辅成[3]。我国中考体育制度可追溯到40年前,从1979年上海市崇明中学探索加试体育考试,至1990年国家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并正式实施,体育纳入升学考试科目被正式确立下来[1]。如今,中考体育作为对应届初中毕业生体质健康和运动技术技能水平的统一评测与考核,虽在分值权重和测试方式上存有差异,但已覆盖全国各个地区。然而,社会对体育进高考争议较多,尤其是前述政协委员提案,舆论热度居高不下,比如人民日报对“体育是否有必要与高考主科同等权重”的线上发问,吸引了15.8万人参与投票,22万余人点赞、评论[4]。回顾以往政策,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就提出“在高中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项目”[5],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均不同程度地强调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吸纳体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但是在学术界,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亦存多方争论。人们在期待体育纳入高考带来益处与健康的同时,也反思其存在的隐性弊端与风险。 1.1 学生学业负担增加   毋庸置疑,提议将体育纳入高考的出发点是积极正向的,但结果可能与之背道而驰。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后,其学科地位可能变得与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同等重要。一方面,学校在全面统筹教学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利益主体提出更高要求、赋予更多责任;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师教学训练、学生课程学习及家长课业督促的过程中,各方投入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将会成倍增加。比如,对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习既有文化课知识、完成文化课作业、应对文化课考试,还要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完成运动量指标、掌握运动技能技术、应对体育考试等,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学业与课业负担[6]。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毫无过渡地将体育直接纳入比中考竞争更为激烈的高考,那么在长期繁重文化课程与大强度体育课的双重压力下,在争分夺名过程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都会受到较大考验,若没有做好调控与平衡,将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和不良影响。 1.2 考核评判标准难以统合   在国家教育评价体系下,各地区对体育考试的评判标准不尽相同,高考体育制度和执行方案更是尚未明确,这也是公众质疑的焦点之一[7]。以2021年国内36所强基计划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为例,各地区、各高校的体育测试必考项目存在较大差异,如北京大学体育测试包含仰卧起坐项目,清华大学则为台阶运动试验项目,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2所成都地区的高校,其体育测试包含的项目类型与选考方式也不一样。此外,部分高校的体育统一考试涵盖的运动项目类型和体育日常考核的具体内容并不明确。体育纳入高考同样存在评判标准问题,比如,体育高考到底考什么,全面考核身体素质还是专项运动能力,提前规定考试项目还是现场随机自选等。体育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体育高考制度涉及因素众多且影响广泛,稍有不慎动辄得咎。实际上,推行体育高考制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持久工作,对于目前学校体育发展孱弱的事实,即使强加一顶“高考”的帽子,也无法轻易改变。 1.3 应试体育将被进一步强化   体育一旦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应试问题必然出现。一方面,学生将有意识地为体育进行应试准备,仅仅关注或过度追求体育考试包含的项目,体育运动及体育课演变为强制性的应试之举。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追求应试项目的高分,每堂课重复讲解或练习几个考试的运动项目,学校体育应试现象愈加凸显。若将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学校、家庭和社会必将更加重视体育,但他们重视的可能并不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技能,而是如何提高体育应试成绩。以纳入应试的思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固然无错,但单一结果导向的应试手段,无疑使学校体育的应试色彩更浓。 1.4 运动参与兴趣势必会遭到扼杀   强化应试教育必然引致运动兴趣流失。体育一旦与高考相关联,学校体育、家庭体育乃至社会体育就会呈现功利主义色彩,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参与者丧失原生兴趣。体育纳入高考制度下的学校体育教学,为了提高体育考试分数,教师可能会通过单一练习考试项、盲目突击练体能等方式强迫学生锻炼,学生会因应付考试而被迫锻炼。目的性太强的体育锻炼会使学生难以体验到运动应有的乐趣,比如,有学生最初喜欢打篮球,为了体育高考获得满分,特意报名篮球强化训练班,短时间大强度重复训练令他无法继续享受运动的快乐,考试结束后便对篮球运动丧失兴趣。因此,虽然体育纳入高考制度的初衷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等,但可能由于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操作不当,扼杀学生的运动兴趣。 1.5 制度实施公平性问题无法保证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涉及社会均衡发展,而均衡发展就关涉社会公平问题。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进程中,各地区、各类学校在体育场地、器械设施及师资力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还面临专业教师配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运动场地建设不完善,以及经费短缺等问题,如果这些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问题不解决,体育纳入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当前关于体育纳入高考的争论在社会舆论场域已然异常激烈,如不加以合理控制与有效纾解,一味强制性地将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势必适得其反,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 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争论焦点的理性思考   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引发诸多争论,对这些争论焦点进行理性思考,有助于纾解争论,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2.1 高考增设体育的正反面影响   高考增设体育既是增负,也是减负。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虽未明确指出减轻学生高中阶段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该政策的出台无疑会对高考增设体育科目造成不小阻碍。众所周知,高考增设考试科目就是将该科目吸纳到高考评价体系之中,即以高考这种形式对学生学习与掌握该学科知识、专业技术水平等作出相应的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内在属性囊括科学性与公共性[8]、应然性与实然性[9],倡导外在表征应克服行政化、走向专业化,让评价回归教育本质。高考增设体育科目,即吸纳体育进入高考评价体系,完成对学生体育情况的全过程教育评价。体育纳入高考制度,一方面,应试教育强制性运动锻炼能够对改善学生体质起到积极作用,也能够较大程度地缓解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适当释放学生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体育与应付考试的难度和压力增加,在体育科目上投入大量时间与身心精力,对其他课程科目学习存在一定消极影响。高考增设体育科目带来的增负与减负双面性及其引发的推行争论,迫求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规则,科学构建全过程体育教育评价体系。 2.2 高考体育评判标准的归宿方向   高考增设体育的评判标准尚未明晰构建。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期,面临教育事业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育纳入高考如何实施备受关注。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何种考试标准评价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与结果?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生身体与健康状况存在差异,考试必要的差异化对待是评价科学性的体现[10]。现实中,对同一体育考核标准的公平执行只能是相对的,即使在确保流程规范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多维度评测,面对学生个体间先天身体禀赋的差异,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另一方面,教育评价体系中对体育考试的标准研制,应考虑地区间基础设施资源的差异性。以体育考试内容为例,在过程性考核中,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及师资配备十分充足,学生在日常体育课及课余锻炼中可根据自身兴趣从多个运动项目中选择一项较为擅长的运动作为考试项目参与计分考核;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可选考试项目相对偏少,即使有相应体育器材设施,也可能因缺少专业体育教师指导而无法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因此,体育在高考中是分地区评判还是全国统一标准,对待特殊考生群体标准执行的方式方法选择及公平性,如何保障考生切身权益,这些都是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 2.3 体育考试制度的价值转向   体育考试制度的生成、发展与完善全过程,包含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互动转变。社会大众对于应试体育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已然事实的认识,逐渐转化为激发学校、学生及家长等重视体育锻炼与促进身心健康的价值判断。梁漱溟先生曾有经典论述:体育的目的,是全人格的发展;一个人能超越各种动物之上,只是因为他能用他的意志驾驭他的身体[11]。体育考试制度生成之初,强化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将体育纳入考试评价体系以追求学生体质改善的功利目的,实行强制性的政策措施而并未细致考量学生体质差异与健康诉求,充分反映了工具理性的体育考试制度行动逻辑。由此,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课余训练及课外比赛活动中,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主体必定会追求达到应试目的的最优化手段,忽视体育结果的深层次价值。随着体育考试制度纵深发展,制度建设、资源配给、大众认知等方面逐步完善,社会宣传、学校教育及家长引导等多方协同推动,体育考试的工具理性不再明显,体育教育逐步向价值理性过渡转换,工具理性的事实判断让位于价值理性的价值判断。然而,应试体育价值判断实际上是一项复杂得多的工程,若仅仅停留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实然层面,必然无法挖掘出体育纳入高考制度的应然初衷。以中考体育的情况来看,初中阶段学校体育受到全社会的极大重视,虽仍无法避免制度存有应试的工具理性痕迹,但事实上也较好地完成了体育考试的价值理性构建。在体育考试制度的完善阶段,体育在学校课程教学安排中愈发重要,保证学生定期参与足量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遏制30年来学生体质持续恶化势头,还可助益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意志品格的养成,极大改观社会各界对体育的价值认识。 2.4 体育纳入高考的本原实相   体育纳入高考的本原实相,是形塑学生终身体育习惯。1917年,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及体育锻炼的本体属性是为了养生和人自身健康和谐发展[12]。1919年蔡元培先生的《教育之对待的发展》,更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修身之道,体育为本”[13]。体育进高考不能仅仅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长期制度手段,而应该从价值理性的高度认识体育纳入高考的本原实相,追求对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塑与健全人格的养成,尤其是对体育锻炼行为、运动技术技能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当指挥棒交给高考,全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会有极大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但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若没有做好考试内容和组织形式规范,没有改善当前体育教育现状或基础资源条件,没有对体育教学、训练或活动赛事采取更多根本性、针对性的改进手段以确保学生体育参与和运动锻炼习惯养成,那么,体育高考对学生体质的改善也将只是暂时性的,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课将异化为体质测试课。形式主义表征导致教学目标简单化,忽视体育课情感体验与兴趣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但体育健身习惯丧失,这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可持续,反而引发体育高考制度落实的新问题。 3 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争论焦点的纾解   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需要在防范制度贸然实施引发广泛质疑、渐进式探索制度落地的基础上,通过统筹规划、细致谋划,以及方案计划的全盘考量,采取有效策略化解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的社会争论,促进该项制度的平稳实施与功能发挥。 3.1 学校体育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彰显素养教育价值理性   从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到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体育纳入高考的实践逻辑深度镌刻进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一定程度上可推动高质量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完善;但是,应防范体育高考推行实践中过于强调应试体育而忽视体育对人的身心塑造、人格完善和兴趣培养。首先,改变和超越现有体育考试制度模式的致命缺陷,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破除学校体育教育评价“唯分数论”,同时避免学业成绩政绩化倾向,防止体育考试制度演变为利维坦式怪兽,保持体育高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其次,推行体育纳入高考制度须遵循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出发点,注重学生个体间先天身体禀赋的差异性及区域间学校体育资源设施的差异性,注重激发学校、学生及家长参与体育教育改革的内生力。最后,着力构建学校体育人文性发展,逐步形塑学生体育锻炼自主性。例如,四川省绵阳市迎新乡小学作为“特色足球学校”,组建的小学足球队2次斩获全国足球比赛亚军,后经电影《破门》上映宣传,更是名声大噪,足球不仅让这些乡村学生养成运动锻炼习惯,还帮助他们成功叩开升入中学、大学以及改变人生的命运之门。总之,学校体育应坚守育人为本、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身心成长与健康发展,在全面发展素养教育中打造高水平、切实际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和谐稳定的教育生态。 3.2 加强体育考试制度体系建设,保障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   针对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的争论,须加强制度设计与实施过程建设,构建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方能有效解决制度执行不公正、实施结果不理想等问题。首先,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确保制度规则公开透明,坚守考试制度本身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次,在过程和结果2个评价层面细化体育高考制度的具体内容,规范体育考试基本流程,详细规定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内容标准、程度范围及程序流程,尤其是保障学生个体对考试结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畅通体育考试成绩现场申诉渠道与仲裁机制;同时,明确体育监考人员尤其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技术裁判及教师教练的责任,避免因权力过度集中、缺乏制约监督导致权力滥用等问题。最后,建立健全对体育考试中缺乏客观公正、滥用监考职权或违背监考行为规范等问题的责任追究与惩处机制。在体育测试团队管理方面,由各地教育局统一组织开展考务培训,规范考试流程,严肃考场纪律,确保考务人员知晓诚信责任并签订承诺书,抽签决定辖区内监考人员分配,严格实行区域内回避制度等。在体育考场纪律方面,可参照高考普通文化课的考场纪律要求,借鉴中考体育的临场监考经验,全面排除暗箱操作等不公平因素,严格体育高考舞弊行为入刑的底线。在体育考试监考设备方面,充分采用现代电子设备、大数据分析技术以确保考试成绩评定的公平性和精准性,及时公开体育测试成绩。总之,在组织形式、内容设计和现实条件等方面,应对体育纳入高考开展严格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充分论证,确保该制度实施的规范与公平。 3.3 加大社会与家庭的支持力度,完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配套   从成本效益看,体育高考制度的实施可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均衡发展,确保学校、学生及其家庭更大程度上享受体育运动参与带来的红利,这对体育课及体育考试的有序运行尤为重要。因此,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体育纳入高考的制度设计,构建制度实施的社会支持体系,在制度实践中逐步缩小区域内外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提高制度实施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公平性。一方面,加强学校、社区等公共活动空间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青少年学生群体就近参与体育的便捷性,提高学生体育运动锻炼频度。在中小学校体育建设方面,要在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配置、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及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大社会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广泛开展社会赞助校园体育赛事或项目培训等活动,增强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的多样性与可及性。另一方面,强化学生体育参与多元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学校、社区及家庭等组织单位,为学生提供体育参与的情感疏导、行为沟通和鼓励支持等精神帮助;通过社会新兴媒介等现代网络技术进行体育赛事或健身培训等宣传教育,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评判规则和技能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总之,充分利用现有社会网络手段,改善学生体质,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考试成绩,为推动体育纳入高考制度有效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消除由于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推行障碍。 3.4 构建健康促进长效培养机制,形塑学生终身体育运动习惯   诚然,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能够比较快速地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下降问题,有助于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养教育;但是,如果学生、家长及学校观念意识中没有终身体育的认知体系,那么体育纳入高考制度就会导致应试教育产生,为此,需要构建长效机制,形塑学生终身体育运动习惯。一方面,体育纳入高考制度不能偏离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需要与形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体育纳入高考制度建设必须与学生健康体质发展相适应,响应体育强国、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契合全面发展素养教育和深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制度设计层面,要构建政府部门、社区、学校、学生和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机制,合力推进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制度完善与功能实现,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立足思想引导、教育实践、立德树人全过程,构建“兴趣激发→参与实践→运动专长→习惯养成”的全链条健康促进机制,围绕大中小幼紧密衔接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业余运动队、竞赛体系、传统特色学校、教师队伍、基础设施条件、场馆资源、体教融合、评价改革、教育督导等多领域进行科学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发展建设,进而构建不同学段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动力机制、体育锻炼行为培养机制、体育运动技能掌握机制及体育生活方式形塑机制等多重保障,使健康促进长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运行体系更加有效,学生终身体育运动习惯更加稳固、生活方式更加美好。 4 结束语   概言之,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具有事物发展两面性毋庸置疑,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直面并解决现存的争论性问题,充分研究并仔细考量“何时何项何标准”,以求体育纳入高考制度的平稳落地与有序运行。需要注意的是,体育纳入高考必考科目是一项系统复杂、涉及面极广、影响极大的长期工作,必须细致研究、严格推敲及渐进施行。 参考文献 点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专题相关文章 ▷ 伍远岳, 程佳丽. 文化理解视角下的教育评价[J]. 中国考试, 2022(2): 31-38. ▷ 胡海涛.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主要原则解读: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角[J]. 中国考试, 2022(2): 23-30. ▷ 牛宝荣, 李如密. 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发展的教师评价语探析[J]. 中国考试, 2022(1): 63-68. ▷ 骆文淑, 杨志明. “双减”背景下加强形成性评价的思考[J]. 中国考试, 2022(1): 63-68. ▷ 袁建林, 熊颖.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结构、问题及完善路径[J]. 中国考试, 2022(1): 53-62. ▷ 陈静. 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的三重逻辑[J]. 中国考试, 2021(12): 10-18. ▷ 张会杰.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的实践价值:问责与改进[J]. 中国考试, 2021(12): 1-9. ▷ 朱德义. 关于高校美术类专业招生省级统考改革的思考[J]. 中国考试, 2021(11): 19-25. ▷ 谢雯, 宗晓华, 王运来, 等. 新时代本科专业评估:逻辑理路、应用探索与发展趋向[J]. 中国考试, 2021(11): 1-9. ▷ 孙民康, 张一民, 孙有平. 中考体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与两难博弈[J]. 中国考试, 2021(11): 26-34. ▷ 龙海涛.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契机、挑战与路径选择[J]. 中国考试, 2021(11): 10-18. ▷ 赵岚, 邱阳骄. 教师分类评价的价值意蕴、行动逻辑与实践进路[J]. 中国考试, 2021(10): 1-11. ▷胡卫平. 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初探[J]. 中国考试, 2021(10): 12-17. ▷ 刘建达.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完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思考[J]. 中国考试, 2021(9): 8-12. ▷ 张辉蓉, 朱山, 谢小蓉. 教育智慧评价:意蕴、特征与挑战[J]. 中国考试, 2021(9): 1-7. ▷ 杜楠, 周福盛. 论教育评价中人的理性回归: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J]. 中国考试, 2021(9): 13-22. ▷ 黄一帆, 周福盛. 体音美学科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的困局与破局[J]. 中国考试, 2021(6): 46-55. ▷ 陈诚, 包雷.高考考试内容的宽广纵深模式改革探索:变应试教育为有效学习[J]. 中国考试, 2021(6): 26-36. ▷ 甄志平, 李晗冉, 赵宏. 我国不同地区中考体育的项目设置与评价机制研究[J]. 中国考试, 2021(6): 37-45. ▷ 李勉. 基础教育评估监测:教育督导体系建设的新领域和新挑战[J]. 中国考试, 2021(5): 48-55. ▷ 李政. 我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价值意蕴、问题表征与改革路径[J]. 中国考试, 2021(5): 40-47. ▷ 邱懿, 薛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现状、问题与展望[J]. 中国考试, 2021(5): 33-39. ▷ 徐路明. 基于简易式百分等级成长模型的学业增值评价[J]. 中国考试, 2021(3): 9-14. ▷关丹丹, 韩宁, 章建石. 立足“四个评价”、服务“五类主体” 进一步深化高考评价改革[J]. 中国考试, 2021(3): 1-8. ▷ 袁建林, 刘红云. 过程性测量: 教育测量的新范式[J]. 中国考试, 2020(12): 1-9. ▷ 秦春华, 姜佳玥.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J]. 中国考试, 2020(12): 10-14. ▷ 周洪宇.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解读[J]. 中国考试, 2020(11): 1-8. ▷ 张会杰. “四个评价”落实中的主要矛盾及化解思路[J]. 中国考试, 2020(11): 9-16. ▷ 刘海峰, 李木洲. 构建“四位一体”功能互补的教育评价新体系[J]. 中国考试, 2020(9): 1-4. ▷ 何莲珍. 以语言评价专业化建设推动教育评价改革[J]. 中国考试, 2020(9): 5-9. ▷ 雷新勇. 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若干思考[J]. 中国考试, 2020(9): 10-14. ▷ 朱立明, 宋乃庆, 罗琳, 等.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J]. 中国考试, 2020(9): 15-19. ▷ 张会杰, 赵唯杜. 为了更好地学习:增进教育测评有效性的基本原则[J]. 中国考试, 2020(9): 20-26. ▷ 刘建达, 李雪莲. 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J]. 中国考试, 2020(9): 27-31. ▷ 周光礼, 袁晓萍. 聚焦“四个评价” 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J]. 中国考试, 2020(8): 1-5. ▷ 张楠, 宋乃庆, 申仁洪.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 中国考试, 2020(8): 6-10. ▷ 张志勇, 杨玉春. 综合评价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J]. 中国考试, 2020(8): 11-15. ▷ 刘学智, 田雪. 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路向转变[J]. 中国考试, 2020(8): 16-19. ▷ 许海霞, 王蕊, 马陆亭. 教育评价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考试, 2020(8): 20-23. “《中国考试》杂志” 学习强国号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