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的离婚率高达63.1%?错得太离谱!
昱妙
阅读:37
2024-12-20 09:42:39
评论:61
这两天,一篇文章中的数据震惊到了许多人——黑龙江的离婚率已达63.1%。
根据这个数据,库叔进行了一番查询后发现,这个错的有点大!
63.1%的数据对应的并不是“离婚率”,而是“离结比”。
下表中的原始数据出自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近日公布的相关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离婚登记人数为380.1万对,“离结比”为38%。而2010年时我国的“离结比”仅为16%。
(图为2018年全国“离结比”数据<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单位为对>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
由于数字太过惊人,“离结比”这个概念登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达到2000多万。
此外,类似的热搜还有“东三省离结比”,其热度甚至超过了“2018年全国离结比”,这是因为,东三省的“离结比”高过了北京、上海等地,有悖于大家的普遍认知。
那么,“离结比”的数据代表着什么?为何连年攀高?东三省的人们都“不会再爱”了吗? 库叔为库友们一一分析。
文末,库叔也附上另外一篇分析文章,供库友们参考。
文| 库叔
本文由瞭望智库综编。
1
婚姻怎么了?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一个关键概念——“离结比”。
“离结比”与我们平常说的“离婚率”并不是同一概念。通常来说,“离婚率”指离婚的比率,计算方式为——某年离婚率=(某年离婚次数/某年平均总人口数)×1000‰。“离结比”则指的是“结婚离婚比”,即在某一时期内相对于结婚对数而言离婚对数有多少。
需要注意的是,“离结比”这个概念把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直接相比,只考虑二者关系,而不考虑人口总数多少。同时,分子中的离婚者与分母中的结婚者并不一定是同一些人,而且基本上是无关的。
所以,上文中误将“离结比”当成了“离婚率”进行解读报道的文章,是完全不正确的。
从2018年全国“离结比”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位居第一的黑龙江省2018年的结婚人数是27万对,离婚人数则达到17万对,这基本上意味着,有三对情侣结婚的同时,就有两对夫妻离婚。
针对东三省的此种现象,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李雨潼很早就开始关注了。
李雨潼教授在计算1990-2016年东北地区的“离结比”时发现:
1990年东北三省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离结比”分别为6.37%、7.63%和19.08%,而自2005年起,其“离结比”就开始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16年这项数据分别增加到51.22%、58.33%和61.12%,分别增加了7.04倍、6.64倍和2.20倍,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83个百分点、21.94个百分点和24.73个百分点。
(图源:李雨潼教授发表于《人口学刊》的相关文章)
除了东三省,紧随其后的四大直辖市也不遑多让,天津、重庆、北京、上海的“离结比”均在50%上下。
我们再看民政部公布的、真正的结婚率与离婚率数据。
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
(图源:由《每日经济新闻》梳理自民政部历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
(图源:民政部官网《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与结婚率逐年降低的走向相反的,是离婚率的逐年升高,由2010年的2.0‰上升到2017年的3.2‰。离婚登记人数由2010年的267.8万对,上升到2017年的437.4万对。
可以看出,不论是“离结比”还是“离婚率”,近年确实都呈现出上升趋势,离婚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中国人的婚姻到底怎么了?
2
观念的改变
先来说东三省,其自2005年开始就高于全国的“离结比”,与本地区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认为,
东北地区靠近中国边境,曾汇集着不少来自欧洲和东亚的侨民,也曾是山东、河南等地民众背井离乡“闯关东”的乐园,少数民族也相对较多……多元的外来移民文化,使该地区的生活方式、婚姻观念相对较开放、自由,即使分手也较少受到外界的阻力。
(图源:新浪微博)
李雨潼教授在文章中也表示,
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受传统文化影响更小,重男轻女的意识较弱,在这样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婚龄人男女平等意识更强。女方父母对于自己女儿的培养和经济支持是不遗余力的,这使得男女双方在事业发展、经济实力上势均力敌,在个性上互不相让,婚姻的包容度也就逐年降低。
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结婚率降低,离婚率升高,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婚姻观念的转变,这其中女性自我认知的整体转变尤为重要。
有数据可以佐证,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大数据离婚纠纷专题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离婚纠纷年度一审审结案件量为140余万件,其中73.4%的案件原告为女性,也就是说提出离婚者是女性。
(图源:《中国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而在女性自我认知转变中,就业意向的提升十分突出。《参考消息》此前曾报道,外媒认为中国结婚率走低、离婚率升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中国女性不断变化的职场、家庭角色。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已经达到35%,同时女性对个人学习进修的投入也多于男性,这让女性对未来职业规划中表现出比男性更积极的职业状态。
而在一个评价成功女性标准的调查中,半数以上女性选择了“在其所处的领域有一定成就”,而在2016年的同一个调查中,“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不随波逐流”还是首位要素。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从家庭角色中突围,希望在职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树立事业领域的新形象。
此外,“结婚不一定幸福”这一观点也得到很多年轻人的认同。
《司法大数据离婚纠纷专题报告》显示:婚后2-7年为婚姻破裂高发期,77.51%的夫妻因感情不和向法院申请解除婚姻关系,14.86%的夫妻因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请解除婚姻关系,其他的夫妻离婚则是因为失踪或不归家、不良恶习和重婚或婚外情等原因。
(图源:《中国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婚姻在中国社会中的传统角色正开始遭到质疑。
3
“钱”有多重要?
观念的改变,离不开经济因素的影响。
表中天津、重庆、北京、上海都是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经济发展较快或城市化、工业化基础较好的地区。
徐安琪表示,无论是城市化进程、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还是社会流动系数,直辖市都在全国排在前列,再加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变革给婚姻的稳定带来巨大冲击,作为经济、文化发展中心的直辖市离婚率往往高于其他省份。
城镇化率是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曾就离婚成因对3111个县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平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城镇人口比例,离婚率就会上升0.41个百分点。
2014年时,东三省的城镇化率就位居全国前十——辽宁第六、黑龙江第七,吉林第九。
微博网友也有类似的评价:
*东北很早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女性经济独立,社会地位高。城市化水平高,居民受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执行得好,男女平等意识先进,封建思想少,思维开放……
*东北以前是“长子”,思维很开放,工业化彻底,城市化水平高,教育水平高……
当然,东三省也存在特殊情况。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一方面会迫使人们背井离乡,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这种人口外流就容易造成夫妻分离,导致离婚加剧;另一方面,对那些留守东北的夫妻来说,就业有困难,收入就会降低,夫妻双方的矛盾很容易被放大,离婚率升高也成为可以想见的结果。
这一推断也可以从下面的调查结果中得到印证。
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内蒙古大学通过调查中国29个省份12471个家庭的30591个人,发布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从夫妻间共处和非共处时间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婚姻关系的现状是经济功能甚于精神伴侣。
经济功能难以为继了,分开便是必然结果。
4
为了房子?
除了以上种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房子也在影响着婚姻。
拿北京市来说,2009年时,其“离结比”还处在21世纪以来比较低的位置——22.87%。短短6年之后的2015年,“离结比”翻了近三倍,上升到64.04%。许多专家认为,这个波动源于2010年一项有关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限购。
(图源:JIC投资观察)
从图表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二手房交易量与“离结比”看不出正相关关系,交易量大,“离结比”可能低也可能高。
2010年4月30日,北京规定一个家庭只能新购一套房,也就是说,不管你们家以前有多少套房,以后只能再多一套房。2011年新国八条又将“N+1”升级为“1+1”模式,每个家庭最多只能有2套房。此后,“离结比”的折线图就与二手房成交量的柱状图有了正相关关系,一起升,一起降。
再看同一时间段的上海,同样出台了限购政策,“离结比”的变化基本与北京同步。
(图源:JIC投资观察)
当然,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离结比”的升高都是限购造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限购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影响。
毕竟,离婚有时带来的不一定是伤痛或解脱,还可能是实打实的利益。
《经济参考报》曾计算过,同样是在北京贷款300万,首套房享受最低85折利率,二套房则是按基准利率的1.1倍计算,离婚后作为个人买首套房,支付的利息约为226万,不离婚买二房则要付出约306万。
一次“假离婚”,就能少付80万,很多想买二套房的夫妻都难以抗拒这个诱惑。
除了对二套房贷款有“好处”,离婚对拆迁也有“好处”。
2017年,南京高新区一村拆迁,全村160多对夫妻中的90%都离了婚,上至八十多岁老两口、下至刚结婚不久的小夫妻。
因为,多出一户,就可以多拿70平方米的房屋面积,以及13.1万补偿款。
我国复婚人数的变化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离婚人数上升的同时复婚人数也在大幅上升,2016年我国复婚登记人数为39.85万人,是20年前的8倍之多。
更直观来看,下图中非限购城市的复婚对数折线图很平稳,而限购城市的折线图则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的复婚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也有许多“假离婚”变“真离婚”。
有网友就此调侃:60年前,许多人为了分到一套房子而匆忙结婚,60年后,许多人为了能多买一套房子而排队离婚。
综上所述,我国“离结比”连年攀升,除了与社会经济发展、婚姻观念变化密切相关,各种实际的经济利益考量确实也有着重要影响。但就全国而言,说房子是引发离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有些夸大了。
参考资料:
1.每100对新人去领证,就有63对夫妻同时办离婚,这个省数据炸了,津京沪也惊人|张蕊,每日经济新闻,2019.3.23
2.离婚率多年走高,怎么办?婚姻生活要多点情感少点物质|刘巍巍,半月谈,2019.03.22
3.离婚率刷新历史,是什么在扭曲中国家庭?|JIC投资观察,2019.03.20
4.《司法大数据离婚纠纷专题报告》|最高人民法院,2018.03.22
5.《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最新婚恋“情报”:复婚率显著上升,这些原因真相了!|中国妇女报,2018.4.26
拓展阅读:
中国离婚率这么高,和楼市有关吗?
文 | 梁云风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原文首发于2019年3月26日,原文有删减,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离婚买房?不是个例
买房离婚的事,我身边最近也有一个。
“我离婚了!”
一朋友在前不久,突然打电话告诉我,让我大吃一惊。他和妻子感情一直很好,而且刚生二胎不久,突然离婚实在是难以理解。
“假离的。”他补充。我一问,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朋友在南昌一家国企,最近买房,因为是二套,而且首套房用了他妻子的公积金按揭,按现在南昌的政策,二套房首付40%,而且只能商贷,利率上浮20%。但如果他和妻子离婚,把房子划入妻子名下,自己就能享受首套房利率,并且可以用上公积金按揭做组合贷,首付只需30%。前后一对比,一套总价120万的房子,按30年贷款,用纯商贷首付要48万,利息总额81.4万(均以等额本息算);如果用组合贷,首付30%的话,公积金能贷50万,商贷34万,利息总额只需66.7万。
换一个证,立刻省了将近15万,而且首付更低,确实划算,对于工资水平本来就不高的二线城市居民来说,诱惑足够大。这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近年来中国离婚率不断高涨的重要原因。
房地产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2
房地产的“虹吸效应”
买房真的是中国离婚率或者离结比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吗?
表面上看,确实脱不了干系,除了上面我们分析的例子,还有房地产的“虹吸效应”。
在2018年四五月份起,中国的P2P行业突然开始了一波爆雷潮,而其中重灾区就是杭州、深圳和上海,恰逢此时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楼市打新”,《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认为,自2018年4月份进入摇号买房以来,杭州楼市一直高温不下。而动辄百万的“打新”冻结资金,对市民的现金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6月25日,杭州三大知名楼盘同时摇号共计吸引了3.6万户家庭参与,合计冻结资金超过500亿元。可以说,杭州等地之所以出现地域性集中爆雷的情况,其楼市的火爆可能是另一个导火线。
转战楼市,可以抽垮互金平台,同样也能把婚姻当作赌注?这样的例子新闻早已屡见不鲜。但从总体上看呢,这个比例大吗?
问题可能还得回到数字本身。
3
东三省为什么离婚率高?
具体到东三省,除观念的变化、婚姻登记手续逐渐简化、对婚姻质量要求提高外,婚外诱惑增加也是重要原因。2015年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公布的黑龙江省离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引发婚姻危机的原因中,原来高居首位的家庭暴力已退居第三位,而婚外情和经济暴力分别以78.5%和75.9%上升至第一、第二位。
而东北地区长期低生育率,是导致离结比长期处于全国榜首这一现象的区域内独特原因之一。低生育率导致东北地区婚龄人口中独生子女比例更高,婚姻包容度降低。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生育率一直在全国倒数,2010年东北三省总和生育率分别为黑龙江省0.74、吉林省0.75、辽宁省0.76,不及总和生育率最高的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总和生育率1.79的1/2。
吉林大学法学教授李洪祥在通过大量的样本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离婚率上升已经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社会现象,而且这里面的原因复杂,既有社会经济的原因,也有法治的进步,观念的改变。总体来看,婚龄短、年龄低、草率离婚比例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某基层人民法院2010年到2012年离婚案件当事人结婚年限抽样调查显示,离婚双方在婚后5年内解除婚姻关系的比例高达四成多,其中结婚年限在两年以下的占到24.44%。“草结草离”既是引起离婚率上升的因素,同时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可见,房地产市场作为影响家庭经济的重要因素,在很多离婚案件中是重要的原因,更多的估计是争房产,而不是买房子了。
4
广东为什么离婚率低?
在历年的数据榜上,广东是个可以分析的特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房地产“平反”。在离结比上,2018年广东省离结比只有2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16年的全国各省离婚率排行榜上,广东只有1.95‰,不仅远低于前十名的黑龙江(4.91‰)、北京(4.89‰)、吉林(4.71‰)、重庆(4.60‰)、天津(4.24‰)、新疆(3.98‰)、内蒙古(3.92‰)、辽宁(3.65‰)、四川(3.61‰)和安徽(3.54‰),与上海(2.85‰)、浙江(2.93‰)、江苏(2.96‰)比较也要低很多。
在西方学术界对离婚水平地区差异的研究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
一是社会聚合论,认为一个价值观念趋同、人际互动良好以及社会联结强固的社会环境会起到稳定婚姻关系、降低离婚水平的作用,相反,社会聚合力弱化将导致离婚率的上升。
二是经济社会结构论,认为离婚水平的地区差异主要取决于各地区不同的经济社会以及人口结构特征。如经济不景气时离婚率下降,经济复苏繁荣时离婚率上升。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地区,离婚率也比较高。
三是婚姻司法影响论,比如法律对婚姻自由更加支持,离婚率也会增加。
这三种理论,基本上可以解释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总体上看,近20年来离婚率上升幅度较大的大多是走在改革开放前列 、经济发展较快的或城市化、工业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四川、江苏、浙江、福建等,东三省的上升我们在前面分析了其独特原因。
可见,影响离婚率地域差异的因素并非是经济发达与否或信仰什么宗教的单一变量,而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家庭结构、民族文化、司法控制和人口结构多元因素交互影响的复合机制,其中家庭聚合力的影响最大或许更具中国的特色,而广东就是一个典型。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区在近20年中的经济增长令人瞩目,离婚率上升幅度也较大,但由于在家庭价值、生育观念层面上仍较多地因袭着“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人多势众”的传统意识,故计划生育难度较大, 一般村民多子女生育的更比比皆是,而高生育率往往与家庭规模的扩大、总负担系数上升相伴生,自然也就降低了离婚风险。这或许也可解释一部分诸如为什么广东等地的“包二奶”盛行, 而无论是“花心丈夫”还是原配妻子都较少选择分手以至离婚率持续走低的特殊现象。
5
离婚率走高,这个锅房地产不背
再看其他省份。我们看以看到,离婚有着五花八门的社会根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宋伟轩等认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如河南、安徽、江西等省的离婚率空间效应为中低水平,与这些省区农业人口基数大、城市化水平相对低有关,使得离婚风险处于较低水平;西藏的离婚率空间效应最低,可能与其不完善的婚姻法律有关。相反,甘肃、山西等省较低离婚率空间效应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水平较低有关;而贵州省离婚率的空间效应相对较高,可能受重庆、四川高离婚率的影响。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借用托尔斯泰的话,那就是“结婚的理由都是相似的,而离婚则各有各的原因”。
如果非要说离婚和房地产的不断高涨有关,那也没有错,只不过那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原因。
难道你没听说吗,现在的小年轻,为过年回谁家都可以离婚的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