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信托余波震荡: 上市公司理财渠道收窄,银行系制霸全场

杨渃 阅读:45 2024-12-20 11:17:41 评论:6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毕华章 西安报道 行业前五的中融信托暴雷,带给市场的余波正在A股市场蔓延。 在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之外,中融信托的产品也仍然在多家上市公司手中尚未兑付。不过,中融信托此次延期兑付事件也带给市场更多思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wind数据注意到,今年前7个月,A股市场共有760余家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7500多只,平均每家约10只,累计认购金额超过5300亿元。这其中,信托系理财产品金额仅为91亿元,占比1.69%,仅是零头。 真正的巨头,依然是银行系的理财产品,连同各类存款产品在内,银行系占比高达88%,与券商系、信托系、基金系理财产品相比,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制霸全场。 这个事实表明,在高收益与低风险之间,多数上市公司最终还是用脚投票,拥抱了银行系理财产品。 多家上市公司踩雷中融信托 但为了更高收益选择冒险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 其中,金博股份(688598)踩雷中融信托的产品合计6000万元,两只信托产品名称分别为中融-隆晟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产品本金3,000万元及投资收益210万元尚未收回;中融-泽睿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产品本金3000万元及投资收益216万元尚未收回。两只产品到期日分别为8月10日和8月9日。 另一家上市公司南都物业(603506)披露,该公司此前以300万元购买了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汇聚金1号”)。鉴于此次投资款项的收回尚存在不确定性,并基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性质,存在本息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 该产品预期收益率5.8%,期限为半年,即2023年2月9日至2023年8月8日。也就是说,已经到期却暂时无法兑付。 上市公司咸亨国际(605056)也有中融信托产品部分本金尚未收回。该公司在信托产品延期兑付情况公告称,中融-丰盈176号集合资金股权投资信托计划实际投入金额2000万元。目前,该公司累计收到信托产品投资本金1742.94万元,剩余信托产品本金257.06万元及投资收益尚未收回。 不完全统计,在市场已披露的信息中,微光股份(002801)是购买中融信托产品较多的公司,目前约有6款中融信托的产品尚未到期,累计金额约3.3亿元。金房能源(001210)持有的中融信托圆融壹号-6M产品3000万元也尚未到期。 此外,塔牌集团(002233)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与中融信托余额情况,公司购买的中融信托的信托产品均为封闭运作的信托计划产品或净值化的标品信托产品,并非“非标资金池”产品。 A股信托理财产品日渐式微 对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中融信托暴雷的余波远不止此。 中融信托财报显示,2022年末,该公司存续信托计划1633个,受托管理资产 6293.49亿元。 不过,中融信托的暴雷并非个例。 近几年来,市场记忆犹新的就有雪松信托、四川信托、兴业信托等相关产品出现问题。 而从信托公司整体观察,根据各家信托公司年报披露数据,2022年末信托公司受托规模实现正增长的信托公司占比一半左右,受托管理规模大幅增长和大幅下降的信托公司中均有头部公司,反映了行业转型下各家信托公司差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此外,2022年相较上年业绩出现下滑,也在头部信托公司体现的较为明显。 信托公司自身业绩尚且不甚理想,上市公司的选择自然多了几分谨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763家持有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中,仅有39家仍持有信托理财产品,仅占零头;金额合计为91亿元。 纵向对比近五年的数据,有着更为直观的呈现。 2018年,99家上市公司持有信托产品377亿元;2019年96家上市公司持有信托产品 263亿元;2020年,105家上市公司持有信托产品308亿元;2021年,100家上市公司持有信托产品315亿元;2022年,71家上市公司持有信托产品165亿元。 最近一年半以来,产品数量与金额均有明显下滑。 银行系理财渠道独大 此前一段时期,信托产品以较高的收益率,吸引了大量客户认购,成为增速较快的资管业务类型。 但是时过境迁,房地产业务的变局导致信托业务风险增加,再想提供高出其他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则需要经受更多的考验。 正如一位监管层高级官员曾提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层面,对于信托业的严监管,行业人士有着切身感受。经济环境方面,也对信托业务的发展带来挑战。 多方面的因素传导下来,A股上市公司理财渠道选项中,信托产品显得颇有些鸡肋。 正如上述五年来的数据,从金额来看,上市公司投入信托理财的资金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再从占比来看,信托产品显得更为弱势。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在累计5300多亿元的理财金额中,上市公司认购信托产品金额约为91亿元,占比仅仅1.69%。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结构性存款认购金额高达3594亿元,占比67%,成为上市公司首选的第一大理财类型。 券商理财计划等产品占据第二位,但是比例仅为9.7%,仍然无法与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比肩。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占比7.6%,是第三大产品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连同各类存款在内,银行系的理财产品占比高达88%,与券商系、信托系、基金系理财产品相比,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制霸全场。 虽然市场曾有观点认为,日渐丰富的新兴理财渠道,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选择。但是怎奈,在经历了信托公司及信托产品暴雷之后,最终,多数上市公司还是用脚投票,投入了传统的银行系理财产品怀抱。 (编辑:朱益民)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