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血路!深圳10大家族小野史
予禾
阅读:46
2024-12-21 09:40:18
评论:6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乡关何处:深圳10大家族迁入考
深圳历史上,曾经有过六次大移民。每一次大移民之后,都会有大家族出现。
这些迁来的古移民大致这样分布:“西广府、东客家、沿海疍家”的格局。疍家就是水上居民,以船为家,从事打渔、运输,长年累月浮在海上,像浮在盐水之上的鸡蛋,所以被称为疍民。这三个族群的历史与文化构成了深圳的本土文化,这是深圳不容忽视的一笔珍贵历史财富。
第一次发生在汉代:从汉武帝平定岭南,取胜后把南越国领土分成九个郡,深圳地区属于南海郡。汉朝近400年间,中原人因各种原因,以各种方式向岭南迁徙,几乎从未间断,形成第一次移民潮。移民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为南海郡的早期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宝安西乡铁仔山一带发现的12座汉墓,其形制和随葬品都与中原相同。
第二次发生在两晋时期:西晋末年的战乱饥荒和永嘉年间(307-313)所谓的“五胡乱华”后,大量的中原士族举家南迁,经江西、福建进入广东。东晋咸和六年(331)东官郡和宝安县的设置,就是这次移民大潮的直接结果。这时,黄氏从湖北迁来,落脚在福田的下沙、上沙、上梅林,南山、宝安等地,成为深圳最古老的居民。而这一时期出现了名闻南粤的孝子黄舒,说明儒家文化已经在这块蛮荒之地开出了花结出了果。
西乡铁仔山古墓
第三次发生在唐末:“安史之乱”的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进入闽、粤、赣地区。为防海盗侵扰,保护来往商船,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新设置-个军事卫戍区——屯门镇(今南山区南头古城),驻军有2000多人,直属岭南节度使。这时,曾姓从江西迁居而来。
第四次发生在宋代:南宋末年,大批抗元部队溃败,大都逃到南部沿海地区难或谋生,形成了对岭南、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又一次移民高潮。在这前后,迁入深圳的家族有:蔡氏、郑氏、潘氏、邓氏、文氏等。大量移民首先进入的是深圳西部,因为这里是深圳最早发展起来的地区,为推动深圳的进-步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头古城
第五次发生在清代:清初,为防止沿海居民接济反清复明势力,将新安境内居民迁移他乡,新安县(即宝安县)被并入东莞县。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下令复界,新安县得以恢复,官府实行优惠的招垦政策,吸引了大批来自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甚至从较远的潮州、江西、福建等地举家迁来,形成深圳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这个时候,观澜松元厦的陈氏先祖振能公,从福建上杭南迁至新安县。
第六次发生在新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深圳现在真正的广府人和客家人只占到总人口的5%,而95%是新移民。
远去的背影:10大家族千年传说
1、黄氏家族:深圳最古居民
据考证,黄姓是深圳最古老的居民,主要分布在福田的上沙、下沙、上梅林,南山的北头,宝安的上合。黄姓出自嬴姓,主根在古黄国。三千年前,周武王取得天下之时,曾被封于黄国(今河南信阳地区潢川县),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
“南粤孝子”黄舒影响深圳千年历史
在黄姓的宗族中,地位最尊,影响最大的,就是汉魏时期的江夏(今湖北)黄氏,当时人们赞美“江夏黄氏,天下无双”。海内外数千万黄姓子孙,都认“江夏”是黄姓的郡望和发源地。
江夏有一个至孝子,叫黄香,非常孝顺,他的“扇枕温衾”被列入中国“二十四孝”之一。什么是“扇枕温衾”?就是夏天给父母扇扇子,冬天暖被子。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死了,他特别难过,以至于日渐憔悴,差点支撑不到守丧期满,乡人称为至孝。
而深圳黄氏家族——黄舒的孝道,可与黄香媲美。早在南朝《南越志》中就有关于黄舒事迹的记载。黄舒,是深圳历史的一个坐标。
他生活在距今1600多年的西晋时代,是深圳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名人。自幼心地善良,孝顺父母。虽然家境贫寒,但服侍自己的父母却是体贴入微。有亲朋好友需要帮忙的,就是隔得再远,黄舒也一定前去,鼎力相助。
当父亲去世后,黄舒悲痛欲绝,自己背土造坟,让父亲入土为安。他还在坟旁边搭了一个茅草屋守孝。白天侍奉母亲,晚上就为父亲守坟。那时,沙井一带人烟稀少,许多地方都还很荒凉,晚上经常能听到狼嚎虎叫,但他还是坚持守在那儿。一想到父亲,就会难过大哭,这凄厉的哭声,随风传得很远,乡亲们无不为之动容。
守孝期间,他不喝酒不吃肉,每天只吃一碗稀饭,因此身体越来越瘦,人们见了都不忍心,劝他回家好好调理身体,但他不听,就这样守了三年。后来,当他母亲去世时也是如此。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入交流群
聊聊原村的事
黄舒的孝名传出后,宝安县的人将他比作孔子的学生——大孝子曾参,把他居住的地方命名为参里,把旁边的山命名为参里山。参里山上有云溪寺,古木参天,“参山乔木”还被列为新安八景之一。
他的事迹经过当时的宝安县令上报给朝廷,晋帝表彰他为孝子,死后祀为乡贤。之后,历朝历代的《县志》都把黄舒排在“乡贤”或“孝友”的首位。黄舒被认为是岭南人文的初祖。一千多年后,明朝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还为他写了一篇文章。
黄舒死后就葬在沙井,他的墓是在2001年5月才被深圳文史专家程建发现。在深圳,黄氏后人都以黄舒为荣。现在宝安上合的黄氏宗祠中还能看到一座富丽堂皇的牌坊,上面就是四个大字“孝行流芳”。
黄舒墓
参山乔木
千古闻名峭山公
“骏马登程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惟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这首诗,就是全球黄氏宗亲相认的“密码”。在世界各地的黄氏族谱上大都写着这样一条祖训,凡是黄姓后代很小的时候都要背这首诗。每逢回乡祭祖、宗亲相逢也要背,凭这首诗,他们就可以认出千百年前是一家的兄弟。那这首诗是谁写的呢?他是黄氏的先祖,1100多年前的黄峭山。
据传,黄峭山娶了三位才德兼优的夫人,三位夫人各生了七个儿子,一共21个,子孙兴旺。在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的正月初六,80高龄的峭山公大会亲朋,把三位夫人所生的21个儿子召集在一起,当众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黄家数百年所积累的祖产——铜钱八十万贯,金银800余称,均分为21份,也就是21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随即离开家乡,另立基业,自谋发展。当时,三位夫人“啼泣”请求,把孩子都赶走了,谁给她们养老送终啊。峭山公拗不过三位夫人,就将原来的决定稍作改动:除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长子一房,以奉养老母外,其余18房子孙,都不许恋此故土,骑着骏马到各地创业。下沙博物馆的骏马铜雕就是据此而来。
接着,峭山公择了一个吉日,将新修的21套《黄氏家谱》,分给21个儿子,嘱令他们随身携带,妥善珍藏,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并规定,以21个儿子迁居之地的名称,来代替他们的名字。当父子兄弟作别时,峭山公赋了这诗一首,送别众儿。
经过1000多年的更迭,峭山公儿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后代已经遍及海内外五大洲,但直到今天,他们的后代都念念不忘这位深明大义的老祖宗。而他们寻根问祖的依据,便是当年峭山公作的送别诗,也就是黄氏宗族的这首密码诗。
峭山公的儿子黄宁,考中进士,生了五个儿子,迁居到福建汀州的宁化,这就是客家人的祖地。他官做到广州刺史,子孙在福建、广东两省支脉非常多,他的后代又迁到惠州、深圳、香港,然后散播到全世界。
到了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峭山公的第十四代孙黄默堂,为了逃避战乱迁到了今天的深圳湾畔,在下沙垦地置田,成为福田下沙的一世祖。黄默堂的孙子黄石,是深圳地区的第一位进士。
深圳黄氏很多都是黄默堂的后代。在今天莲花山的西北坡有一座古墓,是深圳地区发现的惟一一座南宋时期的塔形古墓,在广东地区也很罕见。这座墓叫默堂黄居士塔,葬的就是下沙黄氏一世祖黄默堂。每年清明、重阳,上沙、下沙、梅林、宝安上合、香港新界等地的黄姓后人,都要来此祭拜。
在1192年,黄默堂的叔叔黄金堂的第四个儿子黄西孙,迁到今天的福田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他们觉得这是一块福田,村名后来就定为福田,这就是福田这个地名的来历,如今下沙、上沙、梅林等都在福田的这个范围里了。
黄默堂墓
孙中山战友黄耀庭,庚子首义元帅黄远香
黄氏家族中,有两个令他们非常骄傲和尊敬的人物——那就是孙中山的战友黄耀庭、黄远香,他们都是三洲田起义的领袖。
黄耀庭,1872年生于下沙东头村,原名黄恭喜,耀庭是孙中山给他起的名,希望他早成大器,推翻清朝,创立共和,光耀门庭。
1900年7月16日,孙中山在香港海面的一艘船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要在三洲田起义。郑士良为起义军司令,黄耀庭任起义军副司令,即军队的先锋官。郑士良、黄耀庭、黄远香三人在三洲田召集了600多义士,筹集了300多支来福枪,大家推举黄远香为大元帅。
因为资金和军火的问题,起义推迟,但三洲田起义的事却纸包不住火,传到了两代理广总督德寿的耳朵里。他立刻派广东水师提督、陆路提督率防军进驻深圳,形成对三洲田的包围。形势严峻,郑士良立马赶赴香港请示孙中山。
然而战机迫在眉睫,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声夺人。在这个危急关头,黄远香当机立断,主张揭竿起义。1900年的10月6日,三洲田起义爆发,打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枪。六七百名勇士在马栏头祭旗宣誓,起义军全都是用红布缠头,老百姓称之为“红头军”。
黄远香指挥义军敢死队80人突袭兰花庙,取得三洲田起义第一仗胜利。他集中义军乘胜追击,在佛祖坳、黄沙洋之战均取得了重大胜利,作为先锋官的黄耀庭也指挥了大大小小十余次战斗,以英勇善战闻名。当时来投靠的农民越来越多,义军迅速增至二万人。
但就在这个时候,孙中山在台湾筹运军火失败,义军被迫解散。黄耀庭、黄远香等避居新加坡。1903年,黄远香在新加坡去世。1905年,黄耀庭和孙中山在新加坡成立同盟会分会。辛亥革命成功后,黄耀庭又回到下沙居住。孙中山请他出来做官,但是他以“做惯乞丐懒做官”为由拒绝了。
1913年,宝安县的县太爷刘少华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调戏妇女,被疾恶如仇的黄耀庭和一位广西武师看到,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刘少华从此怀恨在心,在1916年黄耀庭生病时,指使爪牙下毒害死了黄耀庭,他死时年仅44岁。
下沙人非常看重黄耀庭,在村里的黄思铭公世祠里,不但挂了他的画像,还有他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合影,以及参加三洲田起义的过程,人们用“魁梧英俊、性格豪爽,常常仗义疏财、抱打不平”等词来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
三洲田起义已经过去108年了,黄远香、黄耀庭的义举,亦永载史册。
黄耀庭像
“百鸟归巢”大盆菜
吃大盆菜源自宋代,明、清时被称为“新安盆菜”四条长凳,八人一桌,一个木盆,现在改用不锈钢盆,将十几种烹饪好的主菜一层层放入大盆中混杂而成,鸡鸭放在最上面,寓意“百鸟归巢”,企盼团圆。其中一道菜的主料是猪舌头,混在里面,让人在吃的时候找,意为“寻宝”,吃到的人象征“财运大发”。现在,好多广东人在新房入伙时,也会订大盆菜回来吃,有团结兴旺之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入交流群
聊聊原村的事
2003年的农历元宵节,福田下沙、宝安上合联手举办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大盆菜盛宴,分三大场地,用150口大铁锅烧制,有1000人下厨,用料52000公斤,摆出了3800张的流水席,宴客有6万多人。港澳、东南亚、美洲等地的黄姓宗亲,不远万里都赶回深圳吃这一餐,聚会的人们载歌载舞,同叙乡谊,盛况空前。
这次的大盆菜盛宴被吉尼斯认证为“最大规模的民间宴会”,创造了宴会席数和人数两项吉尼斯世界之最。每年元宵节,吃大盆菜是下沙村的传统习俗,也是历年来黄氏宗亲聚会时的重头戏。“百鸟归巢”大盆菜,真正体现了海内外游子的归心之切。
大盆菜
2、蔡氏家族:上古姓氏
蔡姓的由来历史悠久。上古时候,周武王建立周朝,分封诸侯。其中武王的弟弟叔度,被封到蔡邑,建立蔡国,即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一代,于是形成了蔡姓。深圳蔡氏,主要分布在罗湖的蔡屋围、松岗沙浦围、东莞塘夏、香港沙田等地。
蔡屋围由来
地王大厦,是深圳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深圳的标志。蔡屋围,就在他的脚下。蔡屋围起初并不叫蔡屋围,叫赤勘村。赤勘村演变成蔡屋围,有两种说法:
一、来自罗湖蔡屋围村人蔡叠森说,宋淳祜年间(1241—1252年),蔡氏一世祖蔡安,在南雄做官,后来游到东莞。元代时,九世祖蔡基俊从东莞迁到新安县赤勘村,成为这里的开基之祖。慢慢地,他的后代就在这儿建起了村围,先是建了一座旧围,后来又建了一座新围,统称为“蔡屋围”,因为蔡姓在赤勘村扎下了根,别姓的村民就陆续迁走了,蔡屋围也就取代了赤勘这个地名。
二、来自于松岗沙浦村的蔡氏后人说,600多年前,赤勘村有个叫“老陈家”的地方,居民都姓陈。明洪武初年,陈氏雇请了一名姓蔡的青年长工,专门养鸭子,这位青年就是九世祖蔡基俊。时间长了,蔡基俊就留下来,买田起屋,成家立业,到了明代中晚期,子孙日益增多,于是建了一座很显眼的大围屋,从这里经过的人,都叫它“蔡屋围”。
解放前的蔡屋围
地王大厦
理学名宗,进士及第
蔡氏家族先祖蔡元定,精易象,通兵法,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一位学识渊博、著作丰富的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每天忍饥挨饿都要读书,到了而立之年也不参加科举考试。很多大臣举荐他,皇帝也下诏叫他入朝,他都称病推辞了。
南宋前中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蔡元定听说朱熹要在崇安五夫里讲学,就前去讨教。朱熹见他谈吐非凡,就对人说:这是我的老友,不是弟子。从此朱、蔡二人师友相从40年,蔡元定成为朱熹的左膀右臂,被誉为“朱门领袖”。
蔡元定自己在西山建了一间书屋叫“疑难堂”,他帮朱熹在云谷山上也建了一座,叫“晦庵草堂”,两山遥遥相对。为了及时联络互相学习,就相约在山顶悬灯,夜间以灯明、灯暗为号,灯明表示学习顺利,灯暗表示学有难处,第二天就来讲学论道,经常通宵达旦。
作为朱熹的高足和挚友,蔡元定自始至终都参与了朱熹理学的创建,协助朱熹完成《近思录》、《易学启蒙》、《太极图说解》、《资治通鉴纲目》等重要著作,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蔡氏的另一支在宝安松岗的沙浦围,沙浦围村最出名的是一座进士第。那有一块匾写着“兄弟同源”,也就是说,沙浦围的蔡姓和蔡屋围的蔡姓,祖先是两兄弟。
进士第,是由蔡学元建的。蔡学元的父亲蔡珍,积学能文,在新安县最著名的文岗书院执教10多年,很得县里人的敬仰,当地名人学子都出在他门下。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蔡学元3岁时便能背诵诗文,学问长进很快。嘉庆十三年的时候(1808年)他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内廷咸安宫官学教习(就是给皇家子弟当老师)。后来回到广东,改任肇庆府教授、潮州府教授(正七品,与知县同级)。用现在的话来说,蔡学元是沙浦围数百年来学位最高的人了。
当年,蔡学元荣登进士榜后返回乡里,建了进士第,又在祠堂前树立起四块花岗石“进士碑”,那份欣喜之情和踌躇满志的样子,二百年后的我们,似乎仍能感觉得到。
蔡元定像
红色革命年代,蔡屋围多慷慨悲歌志士
革命战争年代,蔡瑞芝、蔡励卿、蔡子儒、蔡子湘等慷慨悲歌志士,为蔡屋围的历史增添了耀眼的色彩。
蔡子湘是蔡屋围长房廿五世蔡有能的儿子。蔡有能在深圳镇上开设了汇兑庄和大来金铺,家庭经济比较富裕。1925年上半年,蔡子湘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宝安县第三区区委干事。蒋介石实施“清党”后,县委活动很困难,他毅然负担起县委的活动经费,使县委度过了最艰苦时期。1927年,皇岗交通站建立,他利用少东家的掌柜身份,把大来金铺作为党的经济接应点,只要交通站的人员往柜面一站,说声“给兑些零钱吧”,他就如数把钱交给来人。后来几年,宝安交通线的活动经费大部分都是由他提供。1931年2月,由于交通站的曾品贤和庄海添被捕叛变,国民党军队在大来金铺逮捕了蔡子湘,也搜捕了蔡成汉等9名党员。蔡子湘和被捕的其他党员英勇就义。
在八年抗战中,蔡氏家族的蔡叠华、蔡英福、蔡玉有等一批东纵战士也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赴难。
3、郑氏家族:黄帝后裔
郑姓是一个最古老的姓氏,属于黄帝的后裔,最早的发源地在今天河南省的新郑县。主要分布在宝安西乡、南山塘朗、珠光村、福田上步、梅林等地。南山的郑氏家族也是英杰辈出,有一位女杰更是声名显赫。
郑氏“五大房”
深圳郑氏的先祖来自河南荥阳,宋代进士郑柏峰是深圳郑氏的一世祖,原籍南雄,官做到朝议大夫。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郑柏峰宦游到今天的南头,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水陆交通便利,很喜欢,于是决定在这里安家立业,就这样成为南头郑氏的一世祖。当时南头的少数民族多,势力也大,为了更好地和当地融合,郑柏峰就娶了仓前村雷氏的女儿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郑帽庵。雷氏是深圳地区有史记载的最早的本地姓氏,是个很有势力的家族,这对郑家奠定基业起了重要的作用。
郑帽庵的儿子郑南莆生了5个儿子,分别以仁、义、礼、智、信五字起名,他们的后裔,最终发展成枝繁叶茂的“郑氏五大房”。深圳与香港一带郑氏都以郑南莆为开基世祖。
“蚁地”传说,子孙繁兴如蚁
郑南莆死后葬在黄田(宝安机场附近),也叫“五房坟”、“蚁地”。他的墓旁,还有个“李公墓”。一个李姓人为什么会葬在郑氏旁边?这里有一个有趣的“蚁地”传说。
原来,这个“李公”是个风水师,他为郑南莆挑选了这处墓地,并暗示郑家,下葬的那天“人骑马,马骑人,头戴铁帽,是吉时”。还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如果越不过对面山下的三道小溪,出了意外,就请郑家人把他安葬在郑南莆的墓旁。
下葬这天,天色骤变,众人急忙把棺材放入墓穴后,就下起了大雨,人们纷纷避雨,有人举着“骑马”的纸扎祭品,因为怕淋湿,就把它拿在手里,远看就像是“马骑人”。有个人买了口新铁锅,这时将铁锅反扣在头上挡雨。众人猛然醒悟,李公预测的吉时就是下雨,再看墓穴,已经有很大一群蚂蚁钻起沙,给棺材盖上了一层薄薄的土。人们办完葬礼,回去的路上,就发现李公死在溪中,郑氏家人圆他生前的愿望,就将他埋在郑氏祖墓旁。
虽然是传说,但南莆岗又称“蚁地”的说法却流传了下来。郑氏后人至今在祭祖扫墓时,也从来不撒石灰,都是撒白砂糖,希望“子孙后代像蚂蚁一样繁兴”。
明正德年间,上步的郑氏,搬到了梅林(现在的上梅林)。梅林也是深圳立村比较早的村落之一,有500多年的历史。因为当年这里山多林密,又长了很多杨梅树,所以得名为“梅林”。
郑氏女祠旌表女性美德
现在南山区桃源街道的塘朗村,至今还留着一间晚清时期的女祠,是为郑乔叔的妻子姜氏建的。
塘朗居民称这间女祠为“节厅”,是村里自梳女、守节尽孝的妇女居住的场所。在广东顺德一带,历史上曾有一些自梳女(头发自己梳起),终生不嫁,自力更生。塘朗的这座女祠,还有一个有趣的意象。女祠旁边,有两座男祠,一间是“郑氏宗祠”,另一间是“悦富公祠”。这两间祠堂都供奉着郑氏家族的祖先。以男性为主的两座宗祠和一座独立的女祠并列在一条水平线上。
在男尊女卑时代,女性是和祠堂无缘的,不入宗族主流,名字也不能列进宗谱,女性祖先在祠堂里也没有牌位,甚至在祭祀活动时,她们连祠堂的大门都不能进。
但女祠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女性不但可以入祠祭祀,共商女性大事,还立了女性祖先的牌位。由于古代以女性贞洁为正统伦理美德,所以,赞颂女性的建筑也就应时而生了,如贞节牌坊、女祠等。从整个中国的范围上看,安徽、广东等地都在晚清时期出现了女祠。塘朗女祠的规模虽然比较小,但象征了女性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也反映了当时郑氏家族的兴盛和思想的开明。
塘朗村女祠
绮云书室郑毓秀
郑毓秀,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和女权运动鼓吹者,也是我国第一个女博士和第一个女律师,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令人叹为观止。
1891年,郑毓秀出生在今天的宝安西乡。在这里,她的祖父郑姚建了绮云书室,供村中子弟读书。这座绮云书室,是深圳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室,有36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比郑氏祠堂规模还大,可见这个家族对教育的重视。郑毓秀就是在这个书室读书长大的。
她自小聪明过人,母亲为了让她有一技之长,常常教她颂读经文。她天生就很反叛,五六岁的时候,家人要给她缠足,任家里人磨破嘴皮,软硬兼施,这个任性的小姑娘就是死活不让,没办法,家人只好让她自由成长。
13岁时,郑毓秀得知她的祖母在郑毓秀小时候就与人家订了婚约,尽管男方是两广总督的儿子,但她对这个封建婚约非常不满。为反抗这个封建婚约,大胆的郑毓秀竟然自己写信给男方,要求解除婚约,这在当时可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为此郑毓秀还离家出走。第二年,郑毓秀去了天津崇实女塾教会学校,接受西式的教育。
17岁时,郑毓秀随姐姐留学日本。在日本期间,她接受了孙中山反清革命思想的熏陶,对腐败的清政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要救国救民,只有反清,郑毓秀加入了同盟会。
不久,郑毓秀回国从事革命活动,凭着她的机智勇敢,郑毓秀多次为革命党人秘密运送军火,传递情报。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她曾参与革命党人组织的暗杀袁世凯和良弼的活动。
1914年,为了追求救国真理,郑毓秀又去法国巴黎深造,攻读法学专业,第三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巴黎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并加入了法国法律学会,是该学会的第一位中国人。郑毓秀不但聪明好学,为人热情,而且优雅大方,能言善辩,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有一次,在法国大学院成立中法协会时,她登台演说,面对数千听众,慷慨激昂地宣扬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以及爱和平、重信义的传统美德,让听众对中国人的印象耳目一新。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郑毓秀因为精通英语、法语,被任命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担任联络和翻译工作。
在法国期间,郑毓秀结识了法国参议员于格儒的夫人,并请她援助中国留学生向警予等人的生活费。现在保存的向警予烈士《给中法协会的信》中,有多处提到郑毓秀在巴黎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困难的行动。
1924年,品学兼优的郑毓秀取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子。
1925年郑毓秀回国,被聘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第二年她与同学魏道明博士(也就是后来的丈夫)在上海法租界开设了一间律师事务所,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律师。此后,郑毓秀就开始扬名上海滩了。这一年,东南大学教授杨杏佛(曾任孙中山秘书)在上海被捕,也是郑毓秀利用她的关系,向法租界当局疏通,使杨杏佛教授获得释放。
1928年,在南京国民政府中,郑毓秀出任国民党立法院立法委员、建设委员会委员,也是民法编纂的五位委员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她任教育部次长。
她的丈夫魏道明,也因为郑毓秀与汪精卫、宋美龄等国民党要员的密切关系而屡获升迁,先后任南京市长、驻美大使、台湾省主席等要职。
1948年,郑毓秀夫妇移居美国。
1959年12月16日,一代女杰郑毓秀因癌病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68岁。
郑毓秀像
西乡绮云书室
4、邓氏:《邓氏族谱》传抄3300年
邓姓颇有来历,传说是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后裔。曼氏,是我国最早的少数原始姓氏,有许多支系,邓是其中之一,源于邓州(今河南邓州)。书中记载,邓氏“望出南阳”,这与最初的邓州位置相吻合。主要分布在宝安福永,东莞石井、怀德,香港锦田、屏山等地。
传抄3300年,《邓氏族谱》重现世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部散佚千年的《邓氏族谱》重现世间,这一消息令世人哗然。为什么一部族谱,能引起世界的瞩目呢?
原来,这部《邓氏族谱》是当今世界所见时间跨度最长的谱牒,时间长达3300多年,可载入吉尼斯纪录。从竹简、布帛到纸,由刀刻到笔写,辗转传抄、保存,能流传至今稀罕至极,它本身就已经非常珍贵了。
第二个原因,这部族谱是由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作的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保存、续写以及和国人见面,都曾经付出过血和泪的代价,称得上是一部英雄谱。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姓氏,它的族史如何能历经3300多年而流传至今?
1989年2月,马来西亚华裔邓威廉夫妇回国寻根问祖,把这部《邓氏族谱》带回来了。邓威廉是邓氏第114代传人,他的先辈在1000多年前迁到广东博罗,后来他的祖父带着同宗族的人下南洋,将《邓氏族谱》带到了马来西亚。邓威廉一家几代人,将《邓氏族谱》视为圣物,把续写当作是一件至高无上的事。
邓威廉的父亲邓志满为了续写家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回国实地考察,吃尽了苦头,没想到的是,在1942年竟然惨遭日本侵略军的杀害。邓威廉又用了10年时间来寻找祖居地,实现了父亲的夙愿。
锦田立脚
邓氏在江西的一支,宋初时继续南移,直到锦田(今天的香港)。邓氏家族在锦田发展壮大得很快,尤其是邓元祯的后代,大多数居住在新界,成为“新界”五大家族之一。因其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被称为“香港第一大家族”,并在1899年的抗英斗争中,担任了主力。
二帝书院位于锦田水头村,由锦田邓族兴建
英灵长眠,义冢无碑
《邓氏族谱》,称得上是一部英雄谱。作为主力的邓氏族人,在1899年的抗英斗争中,到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十九世纪末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列强瓜分中国之势已经形成,大英帝国趁机谋求在香港“拓界”,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谈判,胁迫清政府于1898年6月9日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广东新安县三分之二的土地,租期99年。这是继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之后,中、英之间关于香港的第三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侵吞中国领土香港的三部曲终于宣告完成,在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界限街之北又增加了一块新租借地,简称“新界”,土地面积由此扩展了十一倍,水域扩展了四五十倍。
英国殖民主义的强盗行径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激起了新安县人民的强烈义愤,香港五大家族联合10万乡民发起抗英保土的武装斗争,并且得到了深圳、东莞、惠州等地民间社团的支持,在1899年4月港英接管新界前后,他们与英国军队、警察展开了殊死搏斗,曾两战大埔,再战林村谷、上村石头围,最后据守在锦田吉庆围,与敌人血战到底。围破之后,英军大肆屠城,无数的抗英志士为守住最后一寸国土献出了热血和生命。
中国人民历来都有抵御外侮的光荣传统,但是,与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抗英、中日甲午战争有所不同的是,新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在两国已经正式签订拓界专条之后进行的,他们已经失去了国土,成为大清国的“遗民”,不但得不到清政府和军队的支持,反而还受到官方的威胁和弹压,他们的行动在中英两方都是非法的,而且,这些农夫,只有最落后、最原始的武器,却要去对付拥有先进武器装备、训练有素的大英皇家军队,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行为又是何等的英勇悲壮!他们捐躯的那天,新界已经飘扬着“米”字旗了,港英当局大肆搜捕抗英领袖,没收他们的财产,查抄抗英指挥部,逼供、处罚村民,强迫他们递交“归顺”请愿书,幸存的抗英志士和他们的家属不得不逃亡内地,有家难归。
死难者的遗体由乡亲们葬在鸡公山下,堆成了一座硕大的土坟,直到35年后,人们才捡了骨头修建了这座“义冢”。为了避免港英当局的追查和迫害,这座“义冢”一直没有树立墓碑,而实际上,墓中到底埋葬着多少位抗英烈士,已经难以统计了。他们不屈的灵魂长眠地下,默默地等待了99年,直到1997年的7月1日,香港回归。在全国沸腾的欢乐声中,邓氏族人举行了前所未有的盛大庆祝活动,祭祀先烈,告慰英灵!
5、曾氏家族:大学家风传文脉
主要分布在宝安沙井新桥、东塘、公明,龙岗坪山,番禺小龙村,东莞南栅等地。
曾子后裔,“大学”家风
曾氏家族是以“大学”作为家风,这要从曾氏的老祖宗曾子开始追溯。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就是把黄舒比作大孝子的曾参,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后师从孔子,是孔子的72弟子之一。他勤奋好学,得孔子真传,被后世尊称为“宗圣”。相传《四书五经》就是曾子及其门人编著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是儒哲学的基本经典,因为朱熹推崇,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们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也是科举取士的必读教科书之一。
在“大学家风”这个牌坊的背面还刻着四个字,“片石流辉”。据说,在曾氏大宗祠的神案上,曾放着一块闪光的石头,这里有一个典故。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到处烧杀抢掠,大批的难民翻过大庾岭滞留在珠玑巷,但金兵要打过来的消息还在珠玑巷不安地传递着。每天都有人家扶老携幼起程南行,想尽快摆脱战火烧身的厄运。
在逃难的人群里,有一对兄弟叫曾仕行和曾仕贵。他们先到羊城,因为没有找到一块容身之地,决定分头行动。分手的时候,兄弟俩将一块猪腰石拦腰砸开,一人拿一半,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这半块石头伴随着两兄弟颠沛流离,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像有些人喜欢把玩手中的玉一样,他们手中的石头也越来越圆润、光滑,竟日久生辉。就是这半块能发光的石头,一直照耀着他们前行的路,温暖着他们认祖归宗的心。后来,曾仕行定居番禹,曾仕贵落籍在归德场,就是今天的沙井。
这半块石头,也就成了宗祠神案上的奉物。据看见过的人讲,闪烁有光,和五羊石一样,这也是留给后人一个永远的念想。
曾子画像
繁衍800年,32代名贤辈出
从开村先祖到现在,曾氏在新桥落籍已有800多年,繁衍32代,子孙遍布港澳及海外。这里有一段关于曾文韬“重宴鹰扬”的故事,在后面潘氏家族里和“重宴鹿鸣”的故事一起讲。
这里只说说那位最令人感动的华侨曾克齐——孙中山先生的义父,花名黑鬼齐,是一位旅越华侨。1902年,孙中山遭清政府通缉,逃到越南,与曾克齐相识。他收孙中山为义子,并将全部家产捐出,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孙中山在越南建立兴中会分会,他成为首批会员之一。
1912年,他随孙中山晋京。1913年初,中国同盟会广东省组织改称国民党,曾克齐是评议部的评议员。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克齐任宝太公路顾问,宝太路就是从宝安到太平,也就是107国道的前身。宝太公路原来设计是经石岩到深圳,请他提意见时,他建议修建松岗经新桥到南头的路段,如果说是有私心的话,他一定是想为他的家乡新桥做点贡献吧!试想,如果没有他,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107国道宝安段了。当年,到深圳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只有一条很小的沙石路,107国道可是深圳的经济大动脉啊!
1949年,曾克齐因为拒绝去台湾,竟然活活饿死在香港。
6、陈氏家族:义重德厚满天下
陈氏,也是一个家学渊源、义德深厚的家族,分为五支:义德堂、雍睦堂、燕川、荷坳、观澜陈氏。主要分布在宝安沙井、松岗、观澜,龙岗荷坳,东莞茶山等地。
朱熹高足为始祖
义德堂陈姓的始祖是南宋进士陈朝举。他从小学朱熹,受理学影响和熏陶,声名远扬。先祖为洛阳人,后因中原战乱,随着南迁的移民潮,翻过大庾岭,落籍在南雄珠玑巷。
为了找到一块更适合子孙发展的土地,晚年的陈朝举不顾年老体弱,继续带领族人南迁,一直走到珠江三角洲的尽头,一个叫涌口里的地方(今沙井云林新村附近)。当他听说这是孝子黄舒的故里,毅然停住脚步,就此开村立业。
陈朝举迁到这后,还在海边修建了一座楼台,无论四时八节,他都带子孙们登楼遥祭北方,要他们一定记住,洛阳才是自己的家,一定要回去!天气晴朗的时候,风起水涌,雪白的浪花如烟似雪,所以他把楼台命名为“锦浪楼”。岁月的浪花远去了,锦浪楼也不在了,陈朝举的子孙没有完成回乡的心愿,倒是一批批的移民迁来,热了这片土地,直把异乡当故乡。
陈朝举墓
大兴祠堂家塾义学义庄
陈氏宗祠的大门两侧有一幅对联:“凤集高冈伫看文明天下,龙蟠沙井行将霖雨苍生”,很有气势。上联是出自宝安名士潘甲第之手(潘甲第的故事,在潘氏家族里再讲,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物),下联竟然是被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对出。
话说有一日,天高气爽,风清云淡,又是云霖赶墟的日子,潘甲第一早起来,便约了一帮朋友去云霖墟喝茶。云霖墟因为是个小山冈,所以有人称其为云霖冈或高冈。墟上茶楼酒馆、赌场妓院、当铺商店样样齐全。
潘甲第他们进了一间茶楼,在楼上选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叫小二炒了几个小菜,要了一壶“罗浮春”。酒过三巡,潘甲第放下酒杯,抬头向窗外望去,只见沙井大村的一片片房屋都在眼前,多少人在他的管辖之下,自己功成名就(当时已做到知县了),不禁思潮起伏,感慨万分,一气呵成上联:“凤集高冈伫看文明天下”,朋友们齐声叫好,好半天,却没人对得出下联。于是大家提议,让茶楼老板把上联字幅和说明一并贴在茶楼的外墙上,向当地文人公开征对下联。
这天,沙井大村的一位老者吃过早饭,手拉着一个八九岁的男童也来到云霖墟,经过茶楼,见一大群人站在那儿议论纷纷。爱热闹的小孙子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征集下联,想了想,便脱口而出“龙蟠沙井行将霖雨苍生”。爷爷也是读过书的人,诗词楹联略知一二,觉得下联很有意思。龙对凤,沙井对高冈,霖雨对文明,苍生对天下,意境相当,很是贴切。于是让孙子写出,茶楼老板把它贴到潘甲第写的上联旁边。这时,围观的人们奔走相告,纷纷称赞这个男孩是“神童”。
这个孩子叫陈龙佑,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举,官至国子监助教(中央官学,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后升任湖广归州通判。
清同治元年(1862年),陈氏家族还一连出了三个举人:陈宗熙、陈景辉,还有陈显荣考中武举,授镇威将军。
义德堂陈氏宗祠
宰辅、驸马,人才辈出
雍睦堂陈氏又被称为“驸马房”。因为始祖陈应元的儿子陈梦龙,娶了宋朝理宗皇帝的公主,成为驸马都尉,所以这一支陈氏又称为“驸马房”。
因为是皇帝姻亲,宋祥兴年间(1278-1279年),陈梦龙的儿子陈宋恩,为了避元人入侵,迁到南雄珠玑巷。后来南迁到东莞,跑遍了沿海地方,发现归德一带,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是个创业的好地方,于是定居下来。
陈宋恩是背着陈梦龙的遗骸来的,他把父亲安葬在现在的新桥白沙(高速公路入口处)。每年的重阳节,陈氏后裔有近千人,都会浩浩荡荡前往陈梦龙的坟墓祭拜,场面很是壮观。
陈梦龙墓
耕读并重,松元厦独特的教育情结
和西部陈氏不同的是,在深圳东部的观澜,有一支客家陈氏,他们独特的教育情结,一直影响到今天。
如今走进观澜中学,仍能看到还在使用的一座土黄色的西式骑楼,回廊、披厦精巧雅致,这就是当年曾经名扬宝安、威震南粤的华桥学校:振能学校。在1929年,靠着村民、侨胞捐资4万两白银建成。它有西式教学楼一幢,课室九间,六层教师宿舍一座,图书馆、食堂、大球场、大礼堂,学生人数达300多人。它的生源除观澜各村,还有东莞、平湖、龙华、布吉等地的子弟。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陈氏家族对教育的热衷呢?得从他的先祖振能公说起。
松元厦振能公,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乘着迁海复界的机会,南迁至新安县,定居在松元厦。和振能公一起迁来的有他的妻子、儿子、胞弟、堂侄等共计13人。
他们来自梅州,和其他大多数客家人一样,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较深,注重“学而优则仕”的古训,认为读书才能明志、达理、才有出息,而且陈氏家族迁来深圳时间较晚,土质好、易耕种的土地已被别的家族开发利用,男人往往要外出谋生,增加家庭收入,这就要求他们能写会算。此外,要在此地树立声望,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所以他们极其重视村里的教育事业,民间办学的积极性一直都很高。到清朝末年,已经建了九间私塾,考取功名的有近百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战争中深圳沦陷时期,所有的公办学校和周边的村办学校全部停办了,但振能学校没停。日寇还不时进村烧掠,学校的教室、图书馆都被焚毁了,但陈氏家族坚持办学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全族人咬紧牙关,节衣缩食坚持办学,振能学校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了最艰辛的岁月。到抗战胜利前夕,在校学生增至500人。解放后,在振能学校受过教育而后成了专家、教授、或担任县团以上职务的振能子孙不少于200人。250年后的今天,振能公的后人从13个人,发展到17000多人,而其中华侨就有13000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澜是成为深圳著名的侨乡。
这些华侨中不少人在事业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如陈世崇,1921年创办了大溪地陈福银行、太平洋航业事务所,二战后又创办了椰油公司,成为当地首富。他们还积极参与侨务工作,建会馆,设振能基金会,团结并帮助当地华人。
但不管他们有多么大的成就,不管他们是否回过故乡,是否会说中国话,作为陈氏后裔,他们都不会忘记自己是振能公的子孙。只要松元厦有事,他们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振能家族一直以来有两个独有的传统节日(在文革时也没有取消),那就是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日,振能公诞生纪念日。春分之时,振能公冥辰纪念日。陈氏后代在这两个日子里自发地举行盛典,有许多侨胞、港胞都纷纷回乡与本村家族一起举行纪念活动,缅怀祖先的恩德。
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将17000名陈氏后裔紧紧地团结在先祖振能公旗下,团结在松元厦这个小村之中。这在中国,以至世界都是一个令人称奇的文化现象。
松元厦村
7、江氏家族:文通有后继书香
江氏出自嬴姓,周成王十五年(前1101),后裔受封于江(今湖北江陵)。江国灭亡后,其族人隐于山东兖州,其子孙就以国为氏,姓江。
明初,江纳流从江西迁到深圳,成为步涌江氏的开村始祖,至今已经600年。当年的江纳流,除了是一位德正宜民的盐官,还是一位诗书兼优的才子,他将孙女许配给潘楫,生下三个儿子,他们就是之后名扬深圳的潘甲第、潘甲科、潘甲榜。与潘氏的联姻,也大大加强了江家的势力。江家的典故流传最广,直到今天还被经常说起,像江郎才尽,梦笔生花等。
主要分布在宝安福永、沙井步涌、松岗,东莞等地。
江氏大宗祠
蚝壳为墙,文通有后
深圳所有的大宗祠中,江氏大宗祠最特别,因为它是以蚝壳砌墙而声名远扬的。宗祠位于深圳的西北角,很多游客费尽周折找来,就是要看它的蚝壳墙。
沙井蚝是深圳最出名的特产。人们都不知道,蚝吃完,它的壳还可以砌墙。
除了大门,宗祠三面的墙都是由蚝壳砌成,有两米多高,五六十厘米厚,是蚝壳混合蚝壳灰砌成,能看到裸露的蚝壳,像人的耳朵一样立起来,错落有致,凹凸有序,坚韧挺拔,整齐划一,显得“蚝”气十足,很是壮观。
蚝壳砌墙,对现代的人们来说十分稀奇,但在明代以前,是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普遍的建筑方式。清初的大学者屈大均对蚝进行了仔细的考证,说蚝是咸水所结,用它的壳垒墙,可以高至五六丈不倒。
蚝壳墙梦笔生花,江郎才尽
江家的典故里时时提起的一个人物,说的就是“江郎才尽”的那个江郎。江郎名叫江淹,“梦笔生花”、“江郎才尽”的说法都是因他而来。
江淹(444-505年),字文通,南朝文学家。少年时家境贫寒,但非常好学,6岁就能作诗,早年以文章著名,相传曾梦见一仙人给了他一支五色笔,于是文思大进,才思泉涌,被称之为“梦笔生花”。他的诗,文词精美;他的赋,情调凄惋,被称为辞赋大家。南朝辞赋发展到他这一代,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的赋以《恨赋》、《别赋》最有名,被称为南朝辞赋之绝唱。
他又是一位骈文大家,是南朝骈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和鲍照齐名。
在晚年,他又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跟他要回五色笔,之后,他的诗文就大不如从前了,于是有了“江郎才尽”的说法。其实这是一传说,真正的原因是他的官做大了。江淹的仕途一直很顺利,他先后在宋、齐、梁三代做官,做到金紫光禄大夫、进封醴陵侯。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环境安逸,使他的才思减退,也就少了传世之作。政治生涯过于辉煌,导致了文学之花的提前凋谢。看来,官当大了,是写不出好文章了。
步涌的江逢辰,也是清末著名词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中进士,任户部主事。江逢辰考中进士后,没有忘记回乡光宗耀祖,把大红的喜报送回深圳,还在江氏大宗祠的广场上立起旗杆石。
江逢辰诗词写得好,是吸收了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名家的精华,文词瑰丽,又有自己的新意,梁鼎芬有“行尽江山见此才”的赞誉。正是受梁鼎芬的举荐,他深受清末名臣张之洞的赏识,和梁鼎芬同为张之洞的幕僚。
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慈禧、光绪帝跑了,达官贵人也跑了,但只有江逢辰一直都忠于职守,岿然不动,为国忧愤以至于还吐出了血。
江逢辰又是出了名的孝子。当得知母亲生了重病,即刻向朝廷请假回乡,日夜服侍在母亲的病床前,“号泣露祷,形神俱瘁”。母亲死后,他更是难过,“疏食益颓,冬不裘、夏不帐、哭无时、夜不睡”,不吃不喝不睡的“终以毁卒”,去世时,年仅41岁。人们被他的孝心和孝行感动,南海人梁志文等在惠州西湖建了一座孝子亭来纪念他,就是现在的荷花亭。
江逢辰进士旗鼓石
8、潘氏家族:千年诗礼传家
和江氏比起来,潘氏也是千年的诗礼传家。潘氏分两支:一支在福永的怀德,一支是被称为“岭南第一村”的万丰(原名万家蓢)。主要分布在宝安福永怀德、沙井万丰等地。
潘氏源于西周姬姓,原籍陕西。南宋淳佑年间(124l—1252年),适逢天下大乱,民不堪命。于是,七十七世祖潘仲鉴告别南雄,携妻儿举家南迁至东莞学前。潘仲鉴在清湖买了400多亩山地,并开始设家庙,立宗祠。
重宴鹿鸣
潘甲第,出身在书香世家。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中举。曾任保昌县、海丰县教谕(相当于教委主任),后来升到湖广衡州耒阳县知县。在耒阳任职期间,前一任知县留下十余万斤粮的空额,竟然由潘甲第承担责任。潘甲第因此被降职,但他并没有情绪低落,而是心胸豁达,诚恳工作,不久,又升任广西寻州府贵县知县。一直到79岁,他才卸甲归田。潘甲第的从政时间之长,年龄之大在深圳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在潘甲第身上,还有一种特别的功名,那就是,重宴鹿鸣。潘氏族人的荣耀到潘甲第这一辈,达到了高峰。
那鹿鸣和鹰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古代的科举制说起。古代是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和今天的高考分文、理科一样,科举分文、武两科,分别选拔文官、武职,鹿鸣表彰的是文职官员,鹰扬表彰的是武职官员。
文科考试分三场,每场三天。当年的科举考试可不像如今的高考,是在宽大的教室里进行,考生是被囚在一间非常窄小的号子房里进行,大概只有四平米,进场以后就不能出来,困了,伏在桌子上睡,醒了继续考;饿了,有家人经过检查送进来的饭菜,一场三天两夜,三场下来,直考得人昏头昏脑,这其中的艰辛也就可想而知了。也难怪《儒林外史》中的那位范进中举之后会发疯了。
凡考中的举人,就要拜见阅卷的房师及主考的座师。每次乡试结束以后,州、县长官都要设宴,宴请主考、执事人员和新科举人,宴会上要唱《诗•小雅•鹿鸣》歌,跳魁星舞,因而美其名曰:鹿鸣宴。
鹿与“禄”谐音,古人常用“梅花鹿”来象征“俸禄”的意思,有禄就能升官发财。人们追求的人生理想就是福禄寿。古人呢,比较含蓄,不会把升官发财挂在嘴边,因为这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是有距离的。
明、清时期还特别规定,举人在乡试考中后满60周年,赶上原来科目(同一干支之年)开考,经批准,可以和新科的举人同赴鹿鸣宴,被称为“重赴鹿鸣”或“重宴鹿鸣”。
万历戊午年(1618年),正好是潘甲第考中举人60周年纪念,按照惯例,经批准和新科举人同赴鹿鸣宴。那年的鹿鸣宴喜上加喜,轰动一时。
重宴鹿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功名,不是举人就能取得的。一是要少年得志,最好在20岁以前中举;二还要高寿,至少得活到80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那个年代,能活到重宴鹿鸣的年龄,实在不是件容易事儿。所以,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以前的461年间,新安县只有潘甲第被赐“重宴鹿鸣”。
鹿鸣重宴功德匾
9、麦氏家族:隋文帝赐姓?
麦姓在华人社会里属稀有姓氏,在《百家姓》里找不到它,在许多的姓氏介绍书籍中,也没有将麦姓列入。对于现今想要寻根追源的麦氏子孙来说,探索姓氏的起源,可以佐证的资料,相当稀少。以下有几种说法:
一是隋文帝(杨坚)赐姓说。
二是复姓变单姓,说是麦丘之后。
三是源于韩姓。据民间传说,汉初、开国元老韩信大将,被人诬告谋反,汉高祖刘邦要将其全族抄斩,韩家子孙纷纷外逃,官兵紧追不舍,一小部分逃到河边,官兵追问:“你们姓什么?”答的人指着河说:“姓何。”
另一小部分人是躲在麦地里,官兵问:“你们姓什么?”答的人指着麦地里的麦子说:“姓麦。”官兵也不知他们是冒称,就没杀。这两部分人,后来就分别姓何、姓麦。他们的子孙分居于江南、岭南一带。主要分布在宝安公明,番禺、中山、广州等地。
岭南望族
麦氏家族的迁移,是为了避“胡妃之祸”,珠玑巷里的33姓97户人家集体南迁,他们的首领叫罗贵,同行的就有麦家的五兄弟(即麦氏五必公)和他们的家人,一共200多人到了黄旗角,开辟基业。
这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迁徙行动,还得到了官府的支持,发有通行证。南迁之前,他们还经过探查,说“以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必有好处”,才动身南移的。
麦氏子孙从北向南,历经五代,终于在公明落地生根,至今已近600年,子孙后人达10多万人,遍布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和海外多个国家。
南沙黄阁镇麦氏宗祠
公明麦氏大宗祠
重宴鹰扬,忠义流芳
武举是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考试。说来有趣,武举是武则天这位女皇帝在长安二年(702年)设置的。也许是她姓武吧,想着如果不把这些魁梧的武将拿来考一考,杀杀威风,她一个女流之辈怎么服众,又怎么能坐稳皇帝的宝座?从此,将帅不是从草莽和战火里产生的,而是从科举考试当中考出来的。
到了清代,武科分内、外场:外场考骑马、步射及弓、刀、石,内场考《武经》,要外场合格了才能够进内场,就像今天的公务员考试,要笔试通过了,才有资格面试一样。武科放榜后,也要宴请考官和考中的武举人,这个宴就是鹰扬宴。《诗》曰:“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大意是颂扬太公望的威德如鹰之飞扬。鹰扬,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又是考官们的自夸。按照规定,武举人在乡试考中后满60周年又健在的,一样与新科武举人同赴鹰扬宴,这就是重宴鹰扬。
由于武将常年戍边,打仗的时候还要浴血疆场、身先士卒,长寿的武将非常非常少,重宴鹰扬这样的功名比重宴鹿鸣还难得。尽管这样少见,新安县在雍正朝时,还是出了两例,一位是曾氏的曾文韬,另一位是麦氏家族的麦世球。
除了重宴鹰扬的麦世球,麦家还出了一位革命烈士,叫麦福荣,1924年加入共产党,是宝安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任宝安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东宝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第三大队队长。深圳历史上曾有三次大的农民武装暴动,1927年,宝安县委派麦福荣到沙井和蛇口沿海一带秘密和农民自卫军联系,举行工农武装暴动。1928年2月23日,他出席全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主席团就由麦福荣、麦志兴、吴学3个人组成。1928年,宝安县农民武装举行第三次暴动,他被国民党反动派围捕,在广州就义。
麦家还出了几位武将军,所以麦氏大宗祠的牌坊上至今还能看到四个字:宿国流芳。
麦家大宗祠牌坊
10、文氏家族:文天祥胞弟文璧后代
文天祥的故事,大家都比较了解,著名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最著名的是这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需要纠正的一点是:这些文氏的后裔并非是文天祥的后代,按史书记载,文天祥全家十余口,二个儿子,文道生、文佛生,战死在抗元沙场,六个女儿被元军杀害。
忠臣无后、香火无继。文天祥有四兄弟,他是长子,曾和二弟文璧同中进士。文天祥被囚的时候,元朝曾派遣文璧去劝降。他让二弟带走自己的诗文稿,还和文璧说好把他的一个儿子过继到自己的名下来延续香火,文璧有三个儿子,就把第二个儿子文升子,过继给了文天祥。
所以,深圳文氏家族,其实都是文天祥胞弟文璧的后代。主要分布在宝安福永、松岗,深圳岗厦,东莞长安,香港新界等地。
文氏族谱
文天祥像
文山功德世人颂,正气常留天地间
文氏大宗祠的总祠,在宝安区松岗街道东方社区。2005年重修后,改名为“文天祥纪念馆”,被列为深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明朝以前,文氏都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文丞相的遗族。明代初年,才公开身份。到了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才开宗祭祀,在南头古城,建了信国公文氏祠,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南头古城中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
文氏一脉在深圳繁衍700多年,如今有10余万人。数千人迁居到香港,有不少政界、商界的名流。配图信国公文氏大宗祠
(根据申晨研究整理)
搭建深圳城中村
人脉土地资金项目合作体系
十年心血 专注于斯
深圳原村交流群开张啦
欢迎进群
↑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入交流群
让我们一起聊聊原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