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影视宝玉摔玉琥媚说红楼|浅说贾宝玉参禅

雪幼 阅读:36 2024-12-22 02:34:18 评论:61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按 作者简介:杨琥媚,1998年出生,幼时受外婆影响喜读红楼,有多篇文章发表于网络。 作者 杨琥媚 曹雪芹太懂年轻人谈恋爱的心理;宝玉和黛玉闹别扭,他因着湘云拿戏子比黛玉而两头得罪,回头便写了《参禅偈》,生怕别人看不懂还煞有其事地填了首《寄生草》,宣扬自己参禅是因为看破了、不爱了,这像不像大多数年轻人失恋后的状态? 不料宝玉却没悟透,又被林姑娘取笑一通。林黛玉问他: “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林黛玉的诙谐娇俏,让人想不爱她都难。她阻止他参禅,是怕宝玉入了禅机、移了性,而这首宝黛二人共同完成的《参禅偈》,既是禅理,也是谶语。 “外不着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林黛玉劝说宝玉时如此通透,可事情遇到自个儿身上,怎就病入膏肓呢?看来,所谓修行、参禅悟道,有时看文字上都很明白,但若说是否入心,可就难了。 黛玉给宝玉续了一句: “无立足境,方是干净。” 若连立足之地都可以放弃,那才是最终的了悟。显然,黛玉更胜一筹,她的续达到了空无纯明之境。 宝玉感慨一切烦恼都是因为放不下,还不如“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好;与人痴迷、拉扯、纠缠,都是迷障与幻境。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关系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知易行难,有丰富的禅学知识,不一定就能参禅,那时候的宝玉,足当“愚钝”二字。他的“悟”乃“情极”之“悟”,“悟”而终未忘“情”,“悟”中仍有迷障。 宝玉在这时还是没有彻底领悟的,可也为他以后遁入空门做了准备。黛玉、宝钗是领悟到的,但黛玉是个彻彻底底的“情痴”,悟性高却不能忘情。宝钗比出六祖慧能的故事,也曾在自己十五岁的生日宴上道出唱词:“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她对世态有深刻感知,可见其更有机锋,最早了悟人生的绝对是宝钗了。 宝玉写的这首偈子,其中心思想很简单,即不去追逐幻象。而这逻辑中,是以幻相为外、以宝玉假想的真心为内的,宝玉告诉自己,心千万不能随着幻相跑。 黛玉看到了这层,觉得他写的偈子还不够透彻,要加上一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她反诘之,你都这样了,还要一个立足境干什么呢? 薛宝钗认为,林妹妹说的很对,于是讲出六祖慧能与五祖神秀的故事,此情节也可看出,曹雪芹对《六祖坛经》、《金刚经》等佛经巨著有很深的研究。在第一百一十七回中,贾宝玉得和尚点化,欲将玉还给和尚时,袭人万般阻挠他,宝玉道:“如今不再病的了,我已经有了心,要那玉何用?” 这时的宝玉才是破了情执,恢复了本心的清静灵明,跳出了贪嗔痴慢疑五毒之迷圈;正是《六祖坛经》中所云:“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六祖慧能认为人的身与心不可执着, 从根本说是空无所有,众生所秉佛性本来是清净的,本来并没有尘埃,又何来的“可染”呢? 宝玉写出的《寄生草》,暴露了他执着于情、无法放下、不堪其扰的心境,与六祖慧能的“破执”相悖,而那时的他尚且年幼,心思活络,对佛经还是简单了解的程度。 曹公用菩提心来写红楼,把任何违缘都转成自己成长路上的助缘,他对宝玉参禅的行为是褒大于贬的。 心足够清净时,我们的眼中,便见不到他人的过失。《华严经》所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其实,幼年的宝玉是十分可爱的,他参禅还颇为自得,觉得自己的思想真是太高深了,却不料在黛玉、宝钗这样聪慧的女性面前,他的这点子道行是不够看的。 心如莲花不着水,又如日月不住空。事来则应,事去则空。在笔者看来,姊妹们参禅悟道,真正有所感者唯有宝钗,她从不提修行与出家,却一直在红尘中修行,不忧不惧、淡泊宁静。 《在江湖》里说:“不必满口道禅,不必装神弄玄。认认真真吃饭,凭着良心挣钱。”拿这句话劝那时候的贾宝玉,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原标题:《琥媚说红楼|浅说贾宝玉参禅》 阅读原文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