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31份2022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那些值得关注的农文旅机遇

妙纯 阅读:40 2024-12-22 04:54:01 评论:61
划重点!31份2022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那些值得关注的农文旅机遇 导语:在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之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22年“两会”均已圆满结束。 我们梳理了全部31份2022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发现31个省区市均在2022年主要任务中,针对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划,多个省市甚至直接将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列为主要任务之一。 在各报告中,我们发现乡村旅游、文旅融合、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景区、度假区)、红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旅游、夜间文旅消费等,成为2022年各政府工作报告文化和旅游部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而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建设、乡村规划、村庄治理、传统村落保护、乡村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部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足以说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仍然是2022年发展的重要抓手。 那么,在这些报告中,各省市具体释放了哪些新信号,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将在新的一年迎来哪些新机遇,一起来看! 北京(1月6日发布)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以更大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推动精品民宿与区域文化旅游联动发展,打造一批乡村全面振兴样板村。 ——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  充分发挥首都文化优势,传承发展独具魅力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 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厚重底蕴。推动出台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带动老城整体保护。 统筹“三条文化带”建设,落实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传承发展,留住城市历史文脉。 ——高质量发展城市副中心 实现大运河京冀段旅游通航。 加紧建设运河商务区和特色小镇,着力承接科技创新、金融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功能。 —— 焕发文化创新活力 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商贸等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实施“漫步北京”计划,精心设计旅游产品,优化提升旅游线路,做深做优文旅服务。 天津(2月12日发布)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新风貌 聚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高水平推进“三美四乡”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乡村振兴格局。 培育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高质量建设滨海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积极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提高城市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 努力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全国消费者向往地,不断推进消费国际化、综合化、区域化、智能化发展。 天津两会看“文旅” 加快建设国际化地标商圈。构建国际消费核心承载区,提升改造传统商业街区,建设时尚商业综合体,推动“一区一中心”建设。塑造高标识度、高显示度城市“符号”,提升“近代百年看天津”城市品牌国际影响力。以文、体、游、娱联动打响海河亲水消费名片,建设消费集聚区和多功能码头服务区。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打造主题鲜明网红“打卡地”,建设海洋文明体验中心、国家海洋休闲运动中心,培育文化中心文娱商旅融合发展标志区,促进消费特色主题商圈多元化发展。 加力培育特色化消费场景。办好海河国际消费季,培育首发经济,构建引领时尚潮流生态链。提升数字消费,发展一批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数字消费新业态,落地一批民生领域数字应用新场景。引导文化消费,挖掘高水平展览、演出等文化市场,提升文化消费能级。拓展康养消费,发力“银发经济”,壮大医护康养、旅游康养、康复医疗等多元消费市场。引导民宿消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影响的精品民宿。提质夜间消费,提升五大道、意风区等夜间消费示范区,支持各区培育特色夜市街区。 河北1月17日发布 着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打造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深化乡村建设行动。 新建美丽乡村2000个,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15个。 着力优化经济布局,推动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突出抓好“六带”建设。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抓好河道水系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文化遗产保护、文旅开发。 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深入推进冬奥遗产计划,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 打造太行山—燕山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带,建设中药材种植带和特色农业园区,培育绿色产业、生态经济。 打造沿海经济崛起带,建设环渤海港口群,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等产业,抓好渤海新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石保廊创新发展引领带,加强与京津对接协作,建设高水平中试基地和科技园区。 打造冀中南转型升级示范带,争列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建设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 加快建设共同富裕、普惠共享的现代化河北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壮大文旅产业,发展红色旅游, 支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建设。 山西(1月20日发布) ——着力推动文旅康养业提档升级 着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实施龙头景区“9+13”梯次打造培育计划,推动A级景区倍增,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 布局建设5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 新建成三个一号旅游公路2500公里以上,完善游客集散中心、公路驿站、房车营地等配套设施,推动同城景点公交化,开通跨省旅游专列,实现重点旅游城市、街区、景区5G网络全覆盖,完善山西文旅云功能。 高品质优化游客体验,建设一批高端酒店、特色民宿,打造一批精品文创产品、文创店和演艺项目,拓展自驾游、研学游、低空游、体育游、工业游,发展避暑康养、温泉康养、中医药康养等业态。 办好旅发大会、康养大会、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等活动, 打响山西文旅康养品牌。 内蒙古(1月21日发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 支持本土人才、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能人经济”,深化京蒙协作、定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行动。 全面完成乡村规划编制,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大力推进服务业提质提效。 全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重点景区品质提升行动和文化旅游数字化工程,组建自治区文旅投资集团,支持黄河“几”字弯、阿尔山、额济纳等优势区块率先发展,打造一批资源深度整合、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样板,带动全区旅游从东到西都火起来、一年四季都热起来。 辽宁(1月20日发布) ——扎扎实实强基础,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设农业强省。 加快振兴乡村产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 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加快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打造1000个以上美丽宜居村,开展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 ——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开展全省促消费系列活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提振餐饮住宿、医疗健康、文旅体育、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规范发展网络直播、平台经济。支持各地改造升级商业步行街、夜间消费集聚区,健全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振兴消费品产销老品牌。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滨海旅游、冰雪温泉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吉林(1月24日发布)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按照“九有六无”标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000个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擦亮冰雪圣地、避暑天堂“双品牌”,优化东西旅游“双线路”,推进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推动嫩江湾、查干湖等5A级景区创建。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村,培育打造一批特色民宿、“非遗”村落、观光农业等精品点和精品线路,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美誉度。 黑龙江(1月23日发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新创业。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持续增加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建设美丽乡村。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落实好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大力开展文旅招商,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深度开发冰雪游、森林游、边境游、湿地游、避暑游,扎实 推进扎龙、五营5A级景区创建,办好第五届旅发大会。谋划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推动形成新增长点。 上海(1月20日发布) ——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探索一条打通全产业链的新路径。 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新建1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推进示范村片区化联动发展。 加快打造一批乡村民宿和休闲旅游路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诗画田园。 ——聚力铸牢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持续深化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打响上海旅游品牌。加快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打造“浦江游览”等世界级旅游精品,提升旅游度假区发展能级,积极发展古镇游、工业游、乡村游等文旅业态和产业集群。 彰显城市精神品格。实施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工程,新增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机制,加强对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提质升级。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新建板块、乐高乐园度假区、邮轮旅游度假区。 江苏(1月20日发布)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积极拓展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夜经济,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强化乡镇功能,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打造令人向往的美丽田园乡村。 ——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打造江苏特色文化标识。 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加快推进苏州“运河十景”、淮安“百里画廊”等重点项目。 加强长江文化和城乡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开展古城保护和更新利用工作,擦亮独具魅力的“江苏名片”。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推出更多高质量文化和旅游融合产品,不断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影响力。 浙江(1月17日发布)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 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深化“千万工程”,强化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联动推进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建设。 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新建成50个城市风貌样板区、30个县域风貌样板区、40个未来社区、200个未来乡村。 ——加强新时代文化建设 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四条诗路文化带建设。 ——多措并举激活居民消费 积极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旅游市场恢复。 培育壮大文化体育服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生活性服务业,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安徽(1月17日发布) ——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旅游收入提高到880亿元。 支持小岗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 ——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实施皖美旅游行动,支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休闲城市和街区,开展乡村旅游点“微创意、微改造”2000个。 ——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协作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 ——推动皖北、皖南、大别山革命老区等提速发展 充分发挥皖南顶级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加强区域联动,支持黄山高标准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一批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进一步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优化政策供给,加强要素资源引入和产业导入,扩大红色旅游、高端农业、生态型产业等项目布局,为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注入新活力。 福建(1月22日发布)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850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更多特色产业百亿强县、十亿强镇、亿元强村。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一村一品”建设,鼓励发展沙县小吃等特色富民产业,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 ——着力打响文旅经济新品牌 加快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强化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利用,实现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增长25%以上、国内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建设好平潭国际旅游岛,推动厦门植物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永定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叫得响、串得起来、山海相连的旅游精品,让广大游客乐得来、留得住、游得好。 江西(1月17日发布) ——更好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 启动“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建设,打响“全国学子嘉游赣”等文旅消费品牌,打造更多更吸引各类群体的消费品牌。 引导商贸企业拓展线上业务,塑造“数字化引流+沉浸式体验”新优势。 ——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启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加快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推广科技小院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三年行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山东(1月23日发布) ——扎实推动消费扩容提质 实施传统消费升级行动,创新“惠享山东消费年”“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等系列活动。 实施新兴消费扩容行动,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做强首店首发经济, 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坚定不移实施黄河国家战略 申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 高质量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 ——坚定不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以上、农业产业强镇100个以上。 加快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 打造5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河南(1月6日发布) ——做优现代服务业 建设一批文旅文创融合项目, 培育壮大沉浸式文旅、研学旅游、考古旅游等新业态。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好“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建设。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传承创新发展优秀文化 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历史、文物、文化活化具象化 湖北(1月20日发布) ——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武汉、襄阳、宜昌、荆州建设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全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切实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推进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加强革命文物、红色档案保护利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薪火。 湖南(1月17日发布)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新型消费,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等新模式。支持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打造一批“夜间经济”地标和商旅文融合“打卡地”。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坚持不懈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促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创建一批美丽乡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旅游线路, 建设一批文旅产业千亿市、百亿县、亿元镇,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办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 广东(1月20日发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坚”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引领,推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建设,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设施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强化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推进“五美”专项行动,连线成片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高品质民宿。开展农村社区一站式综合服务示范创建,探索建设乡村生活圈“邻里中心”。 ——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深化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博旅游、海岛旅游,认定一批工业遗产、打造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推进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快划定各类保护对象的保护范围,加强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建设一批省级以上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古籍文献、非遗项目、华侨文化资源、南粤古驿道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传统工艺、传统节日振兴。强化红色资源保护,推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等活化利用,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 ——更大力度激发消费潜力 规划布局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特色商圈和示范步行街,建设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 广西(1月17日发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打好稳粮食兴乡村攻坚战。 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着力推动旅游恢复 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等项目。 深入推进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建设。开展“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创建。规划建设“粤桂画廊”。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 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建设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建成运营北海银基一期等项目,丰富“一键游广西”平台功能。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办好中国(广西)大健康产业峰会。深入开展“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广西人游广西”等活动,加快恢复旅游市场。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 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工程。 深入挖掘长寿文化、健康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文化资源。 海南(1月21日发布) ——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抓消费。推动高端旅游消费设施项目扩容提质, 培育邮轮游艇、低空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热点,努力打造海南旅游胜地和最佳旅游市场的“双驰名”品牌。 ——加快文体事业发展 推动海南热带雨林与黎族传统聚落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创建一批主题共享农庄,塑造海南农旅融合高端品牌。 集成推进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三块地”改革。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新建100个美丽乡村和1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重庆(1月17日发布) ——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积极创建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提升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品牌影响力。 ——促进消费升级扩容 培育新型消费,挖掘重庆特色文化、特色美食和特色旅游资源,推动消费产业联动融合,提质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商旅文体跨界发展。 ——推动文化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红岩文化公园二期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高新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优化乡村规划,深入推进“三师一家”下乡,有序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实用性村庄规划,强化村庄风貌引导。 新建200个美丽宜居乡村。 四川(1月18日发布)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办好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抓好天府旅游名县、天府旅游名牌建设, 塑造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3大超级IP,大力推进冬季旅游、全域旅游,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推进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省级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打造一批文体旅商综合体、特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让内需市场活起来、热起来。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加快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推进三星堆遗址公园等项目,强化皮洛遗址、江口沉银等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发挥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加快乡村产业发展。 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5个以上。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 贵州(1月20日发布) ——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游客人均花费增长10%以上。 ——着力提振服务业 加快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加强与知名旅游平台合作, 完善提升“贵州旅游·一码游贵州”平台。针对重点客源市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深入挖掘省内旅游市场潜力。深化“旅游+”“+旅游”, 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康养、山地体育旅游、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融合业态。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加快建设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 加强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等保护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创收增收、农村宜居宜业。 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200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300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1500家。 云南(1月20日发布)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 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创新产品和业态, 优化“一部手机游云南”功能,打造“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和“茶马古道旅游经济带”, 加快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推动文旅与健康、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居民消费持续恢复 创建一批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加快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建设。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 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国家植物博物馆、云南革命军事馆、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建设,持续加强革命遗址遗迹、文物文献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注重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的传承保护。 高标准开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创建试点,因地制宜建设16个示范乡镇、200个精品示范村和1500个美丽村庄。 西藏(1月4日发布)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提升“冬游西藏”“文创西藏”影响力, 文化产业产值增长14%以上。优化旅游线路布局,打造G219、G318精品线路,推进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兴边富民深度融合, 实现3A级以上景区智慧旅游覆盖面50%以上,力争4A级景区再增加4个、5A级景区再增加1个,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分别增长10%、13%以上。让文化旅游充分展现雪域高原的自然之美,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彩魅力! ——抓巩固衔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统筹县域内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 再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100个、巩固提升100个,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推进数字乡村试点。 陕西(1月19日发布) ——培育新兴增长点促进消费提振 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沉浸式消费等新型消费,推动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会展等服务消费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持续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做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努力让文物走出历史尘封、焕发新生,让文化在传承中创造价值、赋能发展。 ——坚持稳固农业、振兴乡村,全力夯实“三农”工作基本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3+X”特色产业规模, 引导创建5个国家级、30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发展乡村旅游, 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200个,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甘肃(1月17日发布) ——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 促进19个大景区提质扩容,争取宕昌官鹅沟、武威铜奔马景区、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进文旅康养产业提质增效。 创新“交通+文化旅游”模式,培育拓展路衍经济产业链。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倾斜支持3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推动“一县一园”建设和“百村振兴”计划。深化“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 编制完成3996个发展类村庄规划,创建50个示范乡(镇)、500个示范村。 ——提升文化体育软实力 坚持文化强省,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抓好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争取创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 实施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保护利用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 青海(1月21日发布) ——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着眼生态保护、生态旅游互促共赢, 建立健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标准体系,推出一批生态体验、生态科普、自然教育、生态体育等精品线路,鼓励发展冬季旅游、冰雪旅游。 规范有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做精做强做优藏毯、唐卡、传统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业 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深度挖掘原真生态系统、独特自然景观、厚重历史文化所蕴含的价值。 ——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 围绕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 加快编制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协同推动 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推进创建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前期工作。 办好国家公园论坛。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推动设立 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好 长江、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青海园区,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文物考古工作。 ——聚焦聚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先行、循序渐进,统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围绕乡村发展,培育壮大特色种养、乡村旅游、休闲农业。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建设,巩固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农村三产融合。 培育创业创新带头人和乡村实用人才,支持返乡创业,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 宁夏(1月20日发布) ——持续促进消费恢复 完善促消费政策,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公共消费,力促消费增量扩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发展品质消费、体验消费等新模式,培育消费新热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做活“旅游+”产业,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把“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独特魅力充分彰显出来。 扎实抓好生态保护修复。 争取设立贺兰山国家公园。 ——繁荣文化聚人心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加快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着力加快乡村振兴,切实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树牢“一盘棋”思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推动山川统筹、城乡一体、共同繁荣。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新疆(1月23日发布) ——加快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 深入实施 旅游兴疆战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为契机,做大做强冰雪旅游,加快推进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 培育世界遗产景区、A级旅游景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品牌。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研学旅游,丰富旅游新业态、新线路、新产品,叫响“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 力争2022年接待游客达到2.5亿人次。 ——着力促进消费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支持发展“直播带货”,拓展消费新场景,培育更多新的消费热点。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力抓好 20个示范引领县、100个示范乡镇、1000个示范村建设,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带动,高质量开展一体化规划、全域化建设、长效化治理,率先建成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大力振兴乡村产业。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 推进文化润疆,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入 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认真落实《文化润疆工程规划纲要(2021—2030年)》, 建设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点工程项目,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文旅融合龙头企业,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历史文物遗址保护利用,深入阐释其中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涵,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 责任编辑: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