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的电视剧缙云丨牟方根: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评万州原创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复排

羽謦 阅读:34 2024-12-22 18:35:03 评论:61
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 ——评万州原创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复排 文/牟方根 三峡移民精神,首要的就是“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它是三峡移民精神其它三个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的基础、前提和起点。 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地处重庆万州的重庆三峡歌舞剧团启动了原创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的复排工作。《移民金大花》,由万州人自编自导自演,于2003年首演,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时隔21年后,重庆三峡歌舞剧团将它再次搬上舞台,成为常态化演出,可谓意义重大,把“爱国”主旋律高扬得更加强劲。该剧以2002年初春至盛夏为时间节点,以三峡库区双河镇移民外迁为历史背景,以移民金大花、主管移民工作的镇长刘万民、双河酒楼老板刘万田等为主要人物,通过生动真实的故事情节和形象塑造,热情讴歌了三峡百万移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的大局观、爱国情,充分展示了基层移民干部“移民就是移爹娘,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的浓情大爱。其剧情跌宕起伏、感人至深,高潮处催人泪下,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三峡移民精神,特别是“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 一 长江水哟弯又长,三峡人哦心亮堂 首先,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百万之众的长江三峡移民,有工人,有农民,有干部。无论何种身份,他们都是一个具体的群体。这个群体平时也许并不打眼,或忙忙碌碌、上班下班;或东奔西走、养家糊口;或耕田种地、喂猪养鸡…… 《移民金大花》话剧一揭幕,便将双河镇三峡移民前的景象还原呈现:一座美丽的古镇上,十字路口,左边是刘万田家开的双河酒楼,右边是金大花家开的小茶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双河酒楼”的高大招牌很显眼,“压”得金大花小茶铺门前那块小小的“茶”字招牌几乎抬不起头来……一个好的剧本开场,不仅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还能为后续剧情的高潮埋下伏笔。《移民金大花》通过一“好”一“差”两个家庭的鲜明对比,为后来移民外迁工作的不易开展设置了重重悬念。 紧接着,纱幕上投影出长江三峡的秀丽景色——有飞船疾驶而过,有轮船鸣笛远去,有原生态的地道山歌吼出:“长江水哟弯又长,三峡人哦穷又忙……”话剧有机地把舞台背景双河镇的“小场景”和三峡库区的“大背景”融通,体现了“小”与“大”的辩证关系。 《移民金大花》中塑造的金大花形象,是精明能干的:40岁的她,虽然守寡,面临着独特的生存压力和挑战,但她始终坚守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靠正当手段经营着一家小茶铺,以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石头,赢得了大家的佩服和赞叹。话剧巧妙设计了双河镇赶场天、金大花的小茶铺晨曦初露就开张、众食客趋之若鹜、做生意老少无欺这幕场景,将以金大花为代表的三峡妇女真诚善良、勤劳朴实、聪明机智、独立自主、懂得感恩五大特质展露无遗。 在三峡百万大移民中,亲身经历过移民工作或长期生活在三峡库区的人,更能深深感受到库区广大群众为了支持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富强之梦,经历了怎样艰难困苦的情感割舍,作出了多少鲜为人知的奉献牺牲。从2001年初至今,我一直在万州的移民大镇——太龙镇人民政府工作,参与了移民外迁江苏省南通市279户、1124人的动员、报名、核实、公示、上报和对接工作,直到移民最后启程的全过程。所以,我对《移民金大花》中的情景深有感触。 眼泪与不舍,是移民给我最直接的印象。正如《移民金大花》中演绎的剧情——二狗一提起“三峡工程”的事儿,金大花就来气:“你少在我面前提三峡工程的事,说点别的要不要得?”二狗继续提:“嘿,怪了,三峡工程是明摆起的,是我们面临的大事。”金大花没好心情地回敬了一句:“搬迁?哼,没那么容易!”二狗自讨了没趣…… 尽管嘴上说得像“刀子”,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移民们选择了牺牲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把顾全大局的最高境界最终体现在了行动上、体现在了爱国上。《移民金大花》剧本中的移民金大花,亦是如此。 二 移民就是移我们的爹、移我们的娘 其次,爱国不是虚幻的,而是现实的。对三峡移民而言,当国家需要他们为长江三峡这一重点工程建设舍弃故土、告别旧园、另创新业的时候,他们都表现得那样的义无反顾、那样的众志成城、那样的真诚坦然、那样的自觉自愿。他们无愧为支撑三峡工程最宏大、最牢固的基石。 《移民金大花》描绘的金大花外迁情景,是感人至深的:夜色中,金大花和她的儿子石头走出房子,难分难舍地凝视着风雨相伴的老屋。然后,金大花和石头深情地伏地跪拜石头他爹,一句“石头他爹,我们走了,给你告别了”,热泪夺眶而出。最后,金大花走至门前,眷恋地取下自己经营多年小茶铺的那块“茶”字招牌,依依不舍……对于广大普通的移民来说,支持国家修建三峡工程、造福全国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大局,必须利益割舍,如祖祖辈辈积累起来的家产、所获得的丰厚物质生活条件等,他们心里是痛苦的。这份痛苦中,内含着伟大思想家顾炎武所称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怀,饱含着伟大民族英雄林则徐所抱有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凛然大义。 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是完成三峡移民任务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库区各级党委、政府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移民方针、政策的前线机关和指挥中枢,是百万移民工程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规模宏大的三峡百万大移民中,各位领导和干部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对移民工作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周密部署,进行了长期不懈地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特别是致力于“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的大力倡导和努力培育,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国家建设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爱国主义的新篇章。 《移民金大花》中双河镇主管移民工作的镇长刘万民,就是移民干部中的一位典型。金大花自己把建房批文弄丢了,房屋补偿不好办,刘万民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金大花当年买建材的那张发票作证明,为金大花申报了房屋补偿款。双河酒楼老板刘万田,是刘万民的大哥。在父母死得早的情况下,刘万田既当爹又当娘,提前休学、三十出头才结婚,攒钱供刘万民读书、参加工作。尽管几十年有恩于己,对在移民搬迁之列的哥哥刘万田,弟弟刘万民不徇私情,以自己从不喝白酒而豁出去喝酒壮胆量说“掏心窝子的话”,甚至以“我连自己亲人的工作都做不好,还有啥子资格当这个移民镇长”辞职为条件,“换取”哥哥的外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刘万田为之动心,观众为之动容。 移民镇长刘万民在《移民金大花》中批评教育镇政府办公室叶主任因移民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造成所开移民代表会议“不欢而散”,有针对性说的那句经典台词“移民就是移我们的爹、移我们的娘”,道出了移民工作的真谛。在三峡移民工作中,广大的移民干部正是从三峡移民的大局出发,把移民当作自己的“爹娘”,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了“爹娘”,干部们在可以休息的节假日选择工作,在需要的时候选择陪伴,在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选择放弃,在舒适和享乐面前选择艰苦,在少数“爹娘”不理解甚至有过激言行时选择了耐心和忍辱负重……可以说,每一个移民的背后都有移民干部的一段故事,每一幢移民建筑的周围都留下了移民干部辛劳的背影,每一项移民工作成绩的取得都体现着移民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三 百年圆梦风和雨,落了月亮有太阳 再次,爱国不是渺小的,而是伟大的。在中央电视台发起的“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三峡百万移民获得了“感动中国特别奖”。颁奖词写道——“三峡百万移民:携妻执子,远离故土,举家迁移,告别祖辈的家园,你们向故乡作最后的凝望,把眷恋深藏在心底。你们割舍个人的情感和利益,为的是成就几代中国人高峡出平湖的梦想,为的是造福更多的后代子孙。”这项“感动中国特别奖”,是当年获奖人数最多、分量最重的奖项。奖杯和证书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这充分表明,百万三峡移民已经感动中国,他们那些非同凡响的举动得到了亿万中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激起了强烈共鸣,伟大的三峡移民精神体现出了非凡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干部示范宣讲+群众现身说法”,以身边人身边事、生产生活条件变化为例证,不失为“移民做移民工作”的好办法。《移民金大花》中的李富贵,就是曾经外迁广东的移民。剧情围绕他从广东“衣锦还乡”,用带点广东口音的“大家好啦”,满口“的啦的啦”,摸出一沓照片分发给众人看“广东虽然说不上是人间天堂,但确是繁华之地”,把移民外迁后的美好生活直观、鲜活地传达给了双河镇准备外迁的移民。 《移民金大花》第四幕,用了很多镜头聚焦在移民拆迁房上的“迁”字。迁,汉语一级字,本义指向高处迁移。其基本字义是机关、住所等另换地点:迁居、迁移、迁徙。观看《移民金大花》原创方言话剧复排,我注意到了这么一个细节:要拆迁的房子上,不但刷了一个“迁”字,并且还在外围画上了一个圆圈。这里面有什么含义呢?原来,移民拆迁房子本来就是一件大事,写上“迁”字,外面画一个圈就像政府盖的公章一样,看上去非常的严肃、认真。为此,在《移民金大花》话剧中,当金大花“激动地一把提起地上的石灰桶,几步跨到自己屋前,往墙上刷出一个大大的‘拆’字”,刘万民“为之一怔”。刘万田也“从金大花手中夺过石灰桶,感情复杂地望了刘万民一眼,转身奔到自己酒楼前,往墙壁上刷出一个更大的‘拆’字”,刘万民“急忙奔过去,一把抱住刘万田的双肩”……尽管情之深、爱之切,在“情”与“理”的抉择面前,百万移民果敢、坚决地选择了“理”,即国家的大局,人性实现了质的飞跃、达到理性的升华。 《移民金大花》刻画的石头和兰兰,分别是金大花之子、刘万田之女,两个自由恋爱中的男女青年,都积极动员和支持母亲、父母外迁,在移民工作中功不可没。对于外迁,石头这样劝母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妈,三峡工程是个机遇,几十年、几百年都难得遇到。错过这个机遇,我们会后悔的。”面对刘万民给刘万田做移民外迁思想工作遇阻,兰兰那句帮腔,“爸、妈,不要再给幺爸增加压力了,幺爸的话有道理。”情至深处,想得通透,显而易见移民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离开眷恋的故土,亲手拆掉祖祖辈辈居住过的老屋,砍伐自己含辛茹苦培育起来的果树……2002年至2004年,在太龙镇开展移民外迁江苏南通工作中,我曾见过这些动人的场景:在拜别祖辈父母坟前时,有多少张泪流满面的脸——去坟头烧一摞纸、磕一个头、添一培土;在吃故乡的最后一顿团圆饭也是告别宴时,有多少家妻儿老小、兄弟姐妹咽不下,忍不住,无语凝噎;在告别家园的那一刻,有多少双留恋而又依依的眼神,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啊——别了,此后天各一方、难再相见、难再相拥、难再相扶……这就是我们的三峡移民,没讲什么大道理,但默默地服从大局;他们的付出没有人去计算,也没有人能够计算得清楚。正是他们,让我们深深地理解了顾全大局、爱国精神的真谛。 《移民金大花》最后的移民外迁,纵然铁石心肠,也会潸然泪下:“古镇江边。外迁移民和送行的人们难舍难离地从各个方向走上,逐渐汇成一组动人的雕像……”伴随着,纱幕上浮现的已建成的宏伟三峡大坝,三峡电站喷水发电的雄姿动人心魄,三峡人地道的山歌再次冲天而起:“百年圆梦风和雨,落了月亮有太阳……” 好个《移民金大花》,满台家国情怀,满台移民精神,满台肃然起敬,满台前程似锦! 作者简介:牟方根,重庆市万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现任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人民政府四级调研员,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等文学作品数百篇。 图片由重庆三峡歌舞剧团舒群林提供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