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干部教育在线
惠园
阅读:48
2024-12-20 16:59:09
评论:61
各位学员:
2020年9月份选修课程已经上线,欢迎大家选学,后期将陆续推出更多课程。本期课程名单如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课程时长:74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全面系统的认识辨析找出改革关键、确定基本遵循,以攻坚克难的智慧勇气突破体制瓶颈、擘画宏伟蓝图,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全面深化改革内在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本课程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说明了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教师简介:郭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时长:91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本课程主要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历史贡献和重大意义。
教师简介:孟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3.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课程时长:116分钟(四讲、3学时)
课程简介: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是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本课程首先围绕国家安全主题,对我们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其次从我国国家安全管理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对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背景进行了讲述;并立足我国国家安全立法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了外国国家安全立法状况及启示。再次从我国国家安全立法的历史沿革入手,进而讲解了如何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并对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现状进行了解读。最后详细解读了组成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四部主要法律;分析了我国国家安全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健全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若干建议。
教师简介:李忠,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国际法所法治战略研究部主任
4. 如何践行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安全观
课程时长:116分钟(三讲、3学时)
课程简介: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课程首先详细阐述了国家安全观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演变,指出国家安全观是现代国家产生之后的国家治理理念,经历了从有界到无界、有形到无形、国内到国外、地球到外层空间的变化;介绍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国家六论》与人民主权论‘’国家安全的概念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容。其次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人民性需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主要表现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逻辑,是国家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强调建立健全国家安全法律体系是践行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安全观的重要制度措施;对《国家安全法》出台背景进行详细介绍,表明《国家安全法》是当今世界各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制度手段,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强调加强《国家安全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1993年《国家安全法》是以国家安全机关的反间谍工作为中心的国家安全立法,2015年《国家安全法》是全面规范国家安全工作和活动的综合性法律;指出《国家安全法》具有人民性特征,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制度,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制度、风险预案体系、重大事项的审查和监管制度、国家安全危机管控制度;最后指出《国家安全法》在践行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安全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简介: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
5.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
课程时长:108分钟(三讲、3学时)
课程简介: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本课程主要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要论述。首先从中央的扶贫开发工作会、专题会、实地调研等方面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几次重要讲话,讲解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七条之路、四大举措、四个明确以及要处理的四个关系。其次介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脱贫攻坚的战略举措;从目标要求上提出两不愁、三保障、两看齐、三确保;从政策措施上提出要坚持“三个施策”、解决“四个问题”、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做到“六个精准”。再次围绕怎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展开讲解;通过两次会议介绍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和安排;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措施的主要要点。最后,对标2020年的目标任务,讲解当下的主要工作。
教师简介:宋洪远,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6. 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
课程时长:111分钟(三讲、3学时)
课程简介: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有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课程首先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是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介绍了其与“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关系并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其次阐述了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新的形势与新发展理念;最后讲解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
教师简介:向春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7. 《资本论》第二卷导读
课程时长:86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本论》共三卷,其中第二卷讲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包含着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等重要理论。加强对《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课程详细解读了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教师简介:王天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8. 《资本论》第三卷导读
课程时长:92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资本论》第三卷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整理和编辑而成的,于1894年出版。《资本论》第三卷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即分析作为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恩格斯指出:“这是一部光彩夺目的著作,在学术上甚至超过第一卷。”本课程首先介绍了《资本论》第三卷的出版过程、主要结构,以及其在《资本论》三卷中的地位;然后重点阐述了《资本论》第三卷的主要内容;最后总结了《资本论》第三卷乃至整个《资本论》三卷的理论框架和内容,论述了《资本论》三卷给我们的启示。
教师简介:袁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9. 马克思主义导论
课程时长:86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本课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马克思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教师简介:王虎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章党规党纪
10. 严格执行选举制度规定,提高党内选举质量——《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解读
课程时长:133分钟(四讲、4学时)
课程简介: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的基本遵循。本课程首先围绕《条例》内容,对《条例》的适用范围、党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的基本原则和党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的范围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其次围绕《条例》中关于党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范围的有关规定,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讲解。再次对《条例》中关于党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对什么时候换届、换届选举大会的准备工作、换届选举大会的基本程序等内容进行了讲解。最后结合具体问题,对党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大会的基本程序进行了分析,并对党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的呈报审批、纪律和监督等进行了讲解。
教师简介:吕冬冬,北京市顺义区委党校教授
党的建设
11. 加强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统一
课程时长:81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本课程首先对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的内涵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分析了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的统一,最后探讨了党的领导与党建统一的内涵与路径。
教师简介:董亚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12.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国有企业干部队伍
课程时长:83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本课程重点分析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国有企业干部队伍的重要意义,阐明了如何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强调我们要增强选人用人能力,为干部队伍建设选好人用好人。
教师简介:刘玉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13. 做好国有企业基层党建的几点思考
课程时长:80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本课程首先对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然后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党员队伍建设,及抓好基层党建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
教师简介:杨云成,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14.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
课程时长:92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时代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重要论述中给出了明确指示。本课程首先通过几段论述,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战略价值的认识;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四项新要求。其次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把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为重要使命,重点阐述了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四大优势的有机融合;接着通过三段论述,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战略价值的认识和厚望;最后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重要论述——两个着力点。
教师简介:陈凯龙,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
15. 如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落实党的建设“四同步”“四对接”要求
课程时长:110分钟(三讲、3学时)
课程简介:国企党建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而“四同步”和“四对接”是落实好国企党建的具体做法。本课程首先阐释了党建的概念、主要意义和五个基本要求,介绍了党建的历史渊源以及新时期党建的历程;详细地分析了国有企业的界定、属性,并结合案例介绍了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说明了“四同步”和“四对接”的概念与源头。其次介绍了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指出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高素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把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并加强对国企党建的领导。最后介绍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中国企党建相关内容;举例具体分析了某国企和某工业园区是如何做好党建工作、落实“四同步”和“四对接”的;阐释了中组部文件规定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具体内容,并举例分析了某民企成立公司党委的相关做法。
教师简介:胡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16. 国有企业党委的作用以及党委书记、副书记的履职担责
课程时长:90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的根本遵循。本课程围绕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的新要求及破解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的难题展开,具体指出了国有企业的定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把党委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领导作用;学习用好习近平国有企业党建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精神;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上下功夫六个方面的内容。并指出破解难题首先要解决两个两张皮问题。其次介绍了破解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的几个难题,分别是完善党建工作考核体系问题、党管干部人才方式改革创新问题、党建工作动力机制问题。接着,强调党委书记副书记履职担责必须着力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明确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目标,实现党建工作七化;打造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模式;在政治建设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指出党建工作的考核指标要与生产经营对接,个人要与绩效考核对接。
教师简介:陈凯龙,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
党史党风
17. 抗洪精神系列微课
(1)抗洪精神系列之一:什么是抗洪精神
课程时长:12分钟
课程简介:抗洪精神不只产生于这一次抗洪抢险斗争,而且根植于我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根植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2)抗洪精神系列之二:九八抗洪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课程时长:11分钟
课程简介:九八抗洪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领导层的果断决策,勇于担责,也有严防死守的战略手段;既有赖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支撑,还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更有抗洪军民在这场斗争中所激发出来的伟大精神力量。
(3)抗洪精神系列之三:子弟兵英勇无畏战洪魔
课程时长:11分钟
课程简介:九八抗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为抵御自然灾害动用兵力、装备最多的一次军事行动。抗洪部队承担着最艰巨的任务,战斗在最艰险的地方,出现在最危急的关头,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击不退、冲不垮的铁壁铜墙。
(4)抗洪精神系列之四:封堵九江决口
课程时长:11分钟
课程简介:九江长江大堤的决口,可谓是九八年大洪水的最危急时刻。而广大抗洪军民以超人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封堵决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防洪史上的奇迹。
教师简介:专家组
18.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经验与教训
课程时长:88分钟(三讲、2.5学时)
课程简介:历史研究是人类认识自身的根本途径,分析学习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24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有利于提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执政能力。本课程围绕共产国际展开:首先介绍了共产国际的由来、特性等背景,讲解了共产国际与苏联的关系,指出共产国际的本质是维护苏联利益,分析了对共产国际给予中国革命指导的评价。接着针对“3个八年”的第一个时期,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进行了分析与介绍。最后强调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员应更加了解的革命经验,包括共产国际的高度集中制和对各国党内事务的干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应有原则、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只有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以及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教师简介:祝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教授
宪法法律
19. 《民法典》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课程时长:129分钟(三讲、3.5学时)
课程简介: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习近平总书记在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民法典》的时候说:《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那么,《民法典》的意义和主要内容都是什么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朱广新研究员将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读。
教师简介:朱广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政治建设
20. 新时代青年干部如何践行务实担当精神
课程时长:94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历史使命就是接好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赛、接力跑的最后一棒。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新时代青年干部如何践行务实担当精神:首先课程强调研究青年干部发展的过程中,认识时代特点至关重要;其次课程具体给出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指出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培养应充分认识青年干部的成长规律以及务实精神的内涵及如何践行务实精神;具体阐述了青年群体践行担当精神的体现;最后课程重点强调了践行务实担当精神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教师简介:吴庆,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所长
21. 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课程时长:99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本课程首先分析了技术“赋权”下舆论场格局的变化;其次,讲解了常态化舆论生态与非常态化舆论生态的特点。并指出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壮大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最后,探讨了舆论治理范式创新与舆论生态建设。
教师简介:周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经济建设
22. 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学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课程时长:64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本课程重点介绍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层含义,旨在打造我国制度型开放的新高地,打造我国的重要开放门户,打造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分析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与制度安排的突出特点,阐述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开局之举的深刻内涵。
教师简介: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23. 有效应对疫情对我国制造业的冲击——侧重从产业链、供应链角度的分析
课程时长:43分钟(一讲、1学时)
课程简介: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之一,有效应对疫情对制造业的冲击,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和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本课程分析了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判断了疫情对我国制造业的冲击,阐述了疫情之下我国制造业如何危中求机。
教师简介:王一鸣,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24. 如何点亮“夜经济”
课程时长:105分钟(三讲、2.5学时)
课程简介: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可以延长经济活动时间、提高各种设施利用率、增加就业机会,是城市发展水平和品位的缩影,也是一项利市惠民工程。本课程围绕在扩大内需战略框架内理解“夜经济”展开:首先指出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随后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基础和可行性;紧接着,从供给侧改革,消费与投资和民生三方面介绍了扩大内需战略的新内涵与新特点;详细介绍了扩大内需战略的四项新路径和新举措。其次介绍了“夜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指出什么是“夜经济”,“夜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人民有需求、发展有条件、政府有回应;“夜经济”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指明了“夜经济”活动现状,“夜经济”活动主要内容是餐饮、娱乐和购物。最后指出“夜经济”发展趋势是健康消费、融合消费、全天候消费、年轻消费、品质消费与下沉消费;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握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和地方政府创造环境为“夜经济”保驾护航三方面详细介绍了点亮“夜经济”的方向和重点。
教师简介:王蕴,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经济所消费室主任、研究员
25. 如何打好新时代消费者权益保护战
课程时长:98分钟(三讲、3学时)
课程简介: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消费者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予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本讲的主要内容:首先从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助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阐述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意义。从鼓励企业慎独自律的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协同共治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其次阐述了从鼓励行业自律、倡导消费理性等方面讲解如何构建协同共治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接着简要阐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当中的若干难点和问题。最后与从生活消费的内涵与类型、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原则以及消费者的权利等方面,阐述了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教师简介:刘俊海,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
26. 促进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课程时长:93分钟(两讲、3学时)
课程简介: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本课程首先指出,新基建是“十四五”时期的投资重点;其次,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和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接着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分类、重点领域进行了详细讲解,对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进行了比较;再次,分析了新基建的投融资模式;最后提出了编制实施新基建专项规划的相关建议。
教师简介:吴亚平,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
27. 5G基站: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升级版
课程时长:85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近两年,我国在多个场合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基建发展步伐。本课程围绕5G展开,首先提出5G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全球及我国5G整体推进情况。其次具体介绍了新基建步入高层布局、新基建的概念和内涵、国际组织层面和国内层面5G布局。强调新基建七大热点领域中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称为数字基建,其中5G是新基建中的领头羊。接着介绍了5G“新基建”的基站、围绕以基站为基础的5G网络部署、我国5G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等内容。具体指出了移动通信网络架构、1G到5G基站的演进史、基站系统的组成。同时,阐述了我国5G网络部署的组网策略、使用频率、基站数量、建设成本、运维成本、电磁辐射、建设环节等内容。最后,强调我国5G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加快网络建设、做大做强产业链、培育应用生态、加强国家合作。
教师简介:彭健,工信部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8. 发展服务型制造,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课程时长:116分钟(四讲、3学时)
课程简介: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共生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本课程主要讲解了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实现路径与发展思路。首先,从宏观角度具体介绍了制造业当前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其次,讲解了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和发展情况,以及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重大意义;再次,课程分析了服务型制造的具体实现路径,并通过典型案例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服务化的转型;最后,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思路和政策。
教师简介:邓洲,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文化建设
29. 盛世诗潮——唐宋文学
课程时长:119分钟(三讲、3学时)
课程简介:唐代和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浪漫、最充满韵味的时代。这个时期有丰富的艺术形式、蓬勃的创作热情、数不清的文学艺术家、说不尽的奇闻异事。这个时期留下的文学艺术作品,广博如大海、璀璨如群星。本课程介绍了唐代及宋代文学。
教师简介:马奔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30. 《传习录》与阳明心学智慧
课程时长:140分钟(四讲、3.5学时)
课程简介:王阳明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留给世人的财富却是无穷的。阳明心学绝不仅仅属于中国,也绝不仅仅属于古代,其思想所焕发的光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深刻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学习阳明心学的重要性。本讲重点阐述了阳明心学为什么重要、阳明的人生历程、《传习录》与心学智慧,以及阳明心学智慧对为政之道的启示。
教师简介:乔清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
社会建设
31.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政策与实践分析
课程时长:92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是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后一项改革任务,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内容。本讲课程介绍了国有企业办社会问题、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意义、有关国有企业办社会改革的政策与文件、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与政策,以及支持地方做好央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从试点城市看改革存在的问题、推进社会化管理基本思路与对策等内容。
教师简介:胡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研究员
生态文明建设
32.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依法、科学、精准治污
课程时长:111分钟(三讲、3学时)
课程简介:防范和化解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是当前举国上下为之奋斗的三大战略性任务,其中,污染防治应当依法、科学、精准。本课程提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导向:首先从生态文化遗产、城市生态美学、资源压力、经济压力和健康等方面详细讲解了依法、科学、精准治污的历史渊源;其次分别探讨了依法、科学、精准治污的背景与导向,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教师简介:宋豫秦,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科学人文
33.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新技术
课程时长:65分钟(一讲、2学时)
课程简介:当前,正处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移动化的时代,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人类交往方式,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冠疫情期间,个人信息被大规模收集,隐私如何保护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课程从信息时代发展与特征、网络空间安全内涵、云计算大数据安全问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有助于系统了解网络空间安全和数据安全。
教师简介:俞能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安徽干部网络学院
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