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资料
柔旋
阅读:35
2024-12-23 18:03:59
评论:61
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哪些项目?
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2类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您有免费享受的权利
建立居民档案
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或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等形式,为辖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填写相关记录表单,及时更新信息。
健康教育
发放12种以上健康教育印刷材料,6种以上音像资料在正常应诊时间内播放,居民可以享受健康咨询。对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个体化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为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健康
对新生儿家庭访视1次,免费体检12次(即满月、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岁、4岁、5岁、6岁)。
孕产妇健康管理
孕13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健康状况评估。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一次随访,对孕妇健康状况和胎儿的成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与指导。产后访视1次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1次。
老年健康管理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免费检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腹部B超。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
每两个月至少随访一次,在随访时如果血压或血糖控制不满意要2周随访一次,每年提供一次健康体检。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填写个人信息补充表,对于基本稳定和不稳定的重性精神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每年4次随访的基础上增加4次随访,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转氨酶、心电图。
中医药健康管理
每年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一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每年为0-36个月龄儿童的家长提供儿童中医包含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向家长传授摩腹、捏脊和按揉迎香穴、四神聪穴。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者推介转诊,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监督规范服药。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问答
1.谁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城市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具体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政府部门的工作部署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2.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付费吗?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的服务内容由国家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政府承担,居民接受服务项目内的服务不需要再缴纳费用。
3.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有什么好处?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全市城乡居民,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实施项目可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4.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居民健康档案包括:
①个人基本情况。
②健康体检记录。
③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与主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记录。
④患病就医时的有关接诊、转诊、会诊与住院等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5.建立健康档案时主要询问哪些内容?
答:一是询问个人基本情况,包括:
①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类别与血型等基础信息。
②药物过敏史、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史、家庭史、遗传病史、残疾情况等基本健康信息。
③农村地区还要询问一些厕所、饮用水等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二是询问居民当前健康状况,包括:
①有无不适症状。
②吸烟、饮酒、包含习惯、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
③以前主要疾病的患病和治疗情况。
④住院、手术、输血等情况。
⑤预防接种情况。
⑥最近1年的主要用药情况等。
6.建立健康档案时的体检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建立健康档案时的体检内容主要包括:
①体温、脉率、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检查。
②口腔、视力、听力、运动功能等粗测判断。
③皮肤、心脏、肺、腹部等一般体格检查。
8.什么是健康教育?
答: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9.健康教育服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①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②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③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④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鲁菌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⑤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⑥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⑦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10.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主要有哪些?
答:基层医务人员会根据辖区居民重点疾病的发生、分布和流行等特点进行健康教育。
①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脑卒中(中风)后遗症等常见慢性病,从生活方式、合理用药、运动治疗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
②对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妇女常见肿瘤进行自我关注、参加普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③对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等常见传染病主要从认识和防止疾病传播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使得居民能够了解和认识这些疾病,达到对这些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目的。
11.什么是预防接种?
答:是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力,得到对这种疾病的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接种百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
12.预防接种服务的对象是哪些人?
答: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包括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老年人等)。
13.预防接种服务的内容有哪些?
答:①预防接种管理。医务人员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采取电话预约等多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每半年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核查和整理1次。
②预防接种服务。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对重点人群进行应急接种或疫苗强化免疫接种。
③对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进行处理和报告。
14.怎样建立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证有什么用?
答: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家长尽早携带《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以及《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到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乡镇防保所)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领取接种证和建立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接种证是个人规范接受免疫接种的记录和凭证。当儿童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全部完成后,家长要长期保管好接种证,以备孩子入托、入学、入伍或将来出入境的查验,千万不要丢失。
15.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0~6岁儿童健康管理内容包括:
① 新生儿家庭访视。
② 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③ 婴幼儿健康管理。
④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16.新生儿家庭访视的内容是什么?
答:新生儿出院1周内,儿童保健医生会到家中对新生儿进行访视。
内容包括:
① 观察和询问儿童出生及疫苗接种的情况。
② 了解新生儿出院后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等情况。
③ 医生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
④ 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⑤ 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的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针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还要提醒家长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17.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答:新生儿满28天以后,家长或监护人带着新生儿到本地儿童保健机构进行满月随访。
内容包括:
① 询问新生儿1个月来的喂养、发育和疾病等情况。
② 对满月婴儿进行体重、身长的测量和体格检查,评价新生儿的发育。
③ 给新生儿注射第2针乙肝疫苗。
④ 做健康指导。
18.婴幼儿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答:婴幼儿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需要到当地指定儿童保健机构,接受共8次健康管理服务。
内容包括:
① 询问上次至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
② 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③ 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④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
⑤ 在6、12、24、36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⑥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如无禁忌症,在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19.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答:4-6岁的学龄前儿童每年可享受一次健康管理服务。
内容包括:
① 询问上次至本次随访之间的饮食、患病等情况。
② 进行体格检查,对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做血常规检查和视力筛查。
③ 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④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如果没有禁忌症,在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20.妇女怀孕后可以享受到哪些健康管理服务?
答:妇女怀孕后,从产前、孕期全程到产后42天都可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
内容包括:
①孕早期健康管理。
②孕中期健康管理。
③孕晚期健康管理。
④产后访视。
⑤ 产后42天健康检查等健康管理服务。
21.《孕产妇保健手册》包括哪些内容?
答:《孕产妇保健手册》包括孕产妇的基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及一般的体检,包括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艾滋病(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22.孕早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答:怀孕12周以内为孕早期。
① 需要到孕妇居住地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市区内在西市和站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② 医生为孕妇进行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还要进行体检和妇科检查,做血和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等化验。
③ 开展个人卫生、心里和营养保健的指导,特别强调避免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宣传告知。
④ 根据检查的结果,填写第一次的产前随访记录表。如果发现孕妇有妊娠问题或严重并发症,医生会及时将其转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诊治。
23.孕中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答:怀孕13~27周为孕中期。在16~20周、21~24周,医生做2次随访。
① 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医生通过询问、观察,体检、妇科检查、化验等对孕妇和胎儿进行评估,识别是否为高危孕妇。
② 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出生缺陷的健康教育。
③ 对发现异常或有高危征象的孕妇,立即将其转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24.孕晚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答:怀孕28周以后是孕晚期。
①督促孕妇在怀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检查。
②医生对孕产妇开展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孕期并发症防治、合并症防治的指导。
③对高危孕妇应根据其就诊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增加到医院随访的次数,发现问题及时转诊。
25.什么是产后访视?有什么好处?
答:产后访视是指基层医生在产妇分娩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的第一次产后家庭访视,医生为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查体、健康咨询和指导。
通过访视可以了解产妇的一般情况,如: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也可以早期发现产褥期感染,达到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
26.产后访视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①通过观察、检查、询问,了解产妇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②对产妇的产褥期保健进行指导,对出现的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等问题进行处理。
③发现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恢复不佳、产后抑郁等问题,及时转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④ 通过观察、询问、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指导母亲正确护理婴儿。
27.产后42天健康检查有哪些内容?
答:①产后42天的产妇进行产后健康检查。如果生产时曾出现异常的产妇就到原来分娩的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②通过询问、观察、体检和妇科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③对产妇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儿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28.哪些人能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指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包括65岁。凡是在社区住半年以上的老年人,无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都能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29.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每年对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
内容包括:
①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了解老年人基本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与吸烟、饮酒、饮食、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以及既往所患疾病,目前慢性疾病常见症状与治疗情况等。
②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
③告知本人或其家属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对发现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④告知下次体检时间。
30.老年人一般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①一般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身高、体重以及皮肤、浅表淋巴结与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②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以及心电图检测。
31.哪些高血压患者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
答:社区常住居民中,无论户籍或非户籍,年龄在35岁以上(包括3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都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
32.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高血压患者每年可以享受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服务,血压不稳定的情况下增加2次随访,和每年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体温、脉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33.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随访内容包括:
①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果血压很高,或有危急症状,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需要紧急转诊。
②对不需紧急转诊的患者,要询问上次随访至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③测量心率、体重,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
④询问患者疾病情况以及生活方式,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⑤做针对性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34.哪些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
答:社区常住居民中,无论是户籍还是非户籍居民,年龄在35岁以上(包括35岁)的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享受到这项健康管理服务。
35.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可以免费享受到6次空腹血糖检测、血糖在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6次面对面随访以及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体温、脉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足背动脉搏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36.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随访内容包括:
①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果血糖、血压很高,或有危急症状,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需要紧急转诊。
②对不需紧急转诊的患者,要询问上次随访至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患者疾病情况以及生活方式,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③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测量体重,并判断是否超重、肥胖。
④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⑤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37.哪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
答:诊断明确并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都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
3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以享受哪些健康管理服务?
答:①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服务时,需由家属或原来进行治疗的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一般居民健康档案,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补充表。
②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不稳定的情况下每年最少随访8次。
③在患者病情许可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转氨酶、血糖、心电图等。
3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次接受随访时:
①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疾病与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②根据患者的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干预。
③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
40.什么是传染病?
答: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主要有:
①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②通过饮食传播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③经蚊虫、血液等传播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④由接触体表传播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
41.国家法定报告的传染病有几类?共多少种?
答:我国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3类,共39种。
①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②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N1H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病毒性禽流感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③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42.保护家人不得或少得传染病的途径有哪些?
答:一是控制传染源。
①一经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送指定医院隔离治疗,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②对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③患者离开后应对其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要采取预防措施。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
① 呼吸道传染病,应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空气,不随地吐痰,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等。
② 消化道传染病,要对患者的餐具等煮沸消毒,粪、尿、呕吐物等用漂白粉或来苏儿消毒。
③ 经皮肤传播的传染病,家中注意防蚊防鼠。还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避免和病人接触,不用别人的衣被、洗具等物品。
三是对易感染者加强保护。
① 对儿童、老人、病人进行预防接种。
② 加强饮食营养、提高抵抗力。
43.家中发现可疑传染病或者有确诊传染病人时怎么办?
答:如果怀疑家中有人患了传染病,应做到:
①马上到附近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并配合医务人员对病人以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治疗,必要时隔离治疗。
②配合医务人员对家中被污染的环境、排泄物、生活物品等进行消毒。
③接受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调查。
④在没有治愈前,不能从事容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44.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还有重大的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与居民有什么关系?
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直接危害居民健康的大事,应急处理就是政府动员各方面力量,为了将事件危害缩小到最低、对居民健康伤害减到最少,而制定的应急方案和解决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发现这类事件时就会及时上报政府部门,并对事件伤者进行急救、转诊;还要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保护其他群众不再受危害,保障扩大居民的身体健康。
46.什么是卫生监督协管?
答:卫生监督协管是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在辖区内依法开展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反馈报告等工作,并接受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指导。
47.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内容包括:
①定期进行卫生巡查,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健康事件;发现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异常情况,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和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液等相关信息,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协助调查。
②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对其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咨询、指导。
③开展食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病防治等法律法规与卫生知识宣传,协助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48.什么事食品安全?
答: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该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使食用者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食用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49.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可分为三类:
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和粉尘,物理因素如噪声、电离辐射等,以及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鲁菌等传染性病原体。
②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以及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
③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以及生产环境污染等。
50.什么是结核病?
答: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
51.肺结核有哪些常见症状?
答: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痰中带血,有的人会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