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talks | 在北京,去上班比上班累!生命1/5的长度,奋斗青年都奉献给了通勤

越瑷 阅读:21 2024-12-23 15:01:47 评论:61

一刻talks | 在北京,去上班比上班累!生命1/5的长度,奋斗青年都奉献给了通勤

作者 | Talk君 K 日复一日 无数的人被塞入罐头般的车箱 地铁就这样满载着人群的疲惫和愤怒 从城市一端驶向另一端 2022年3月,有一份报告出炉,这份数据震撼的报告是《2021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时耗51分钟,平均通勤距离13.3公里。有人评价,如果不是疫情,北京的通勤时间更漫长。 在这个拥有27条地铁线路,3000多条公交线路的大城市,没人能说它的交通不够便捷,但事实却是,通勤时间却越来越长。 海明威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今天,这句话放在北京也同样适用,如果你有幸在北京生活过,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北京交通的体验也将伴随你的一生一世。 对于生活在北京这座大城市的打工一族来说,最遥远的距离跟爱与不爱没有关系,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从家到公司的距离。有的人加班到凌晨,有的人凌晨便要出发上班。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超过一小时以上的通勤被称为极端通勤。而奋斗的北京人超过20%以上每天忍受着极端通勤。真正做到了,去上班比上班累。 北京,很容易产生新名词,比如工作地分布被称为“五大两小”七个就业组团,五大组团分别为泛CBD、中关村、金融街、上地、望京,两小组团为丰台科技园与亦庄组团。还有“五大通勤走廊",即: ● 第一通勤走廊:昌平城关镇-回龙观-上地-中关村方向; ● 第二通勤走廊:天通苑-泛CBD方向; ● 第三通勤走廊:顺义城关镇-望京-CBD方向; ● 第四通勤走廊:通州-泛CBD方向; ● 第五通勤走廊:房山城关镇-丰台科技园方向 2020年和2021年通勤期望线图 在北京如果有早高峰开车向北或向东走的经历,经常会有“拥堵追着走”的体验,即“走到哪、堵到哪”,而事实上可能就是如此。研究发现北京市的早高峰通勤是由西南向东北逐层开始的: 第一层西南方向房山、石景山等地居住的工作者通勤出发最早,在7:30以前; 第二层西三环-南三环附近居住的工作者通勤出发在7:30-8:00左右; 第三层东北方向回天地区、望京、CBD等地居住的工作者通勤出发最晚,在8:00以后。 专家们把这种早高峰通勤的空间称为城市“苏醒环”。 北京城市“苏醒环” 图表来源: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在北京,去上班,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人员人数最多的大厂总集中在那么寥寥几个点上,住宅区则像末梢神经一样散布在四面八方。 大厂分布 住宅分布 你可以通过下面4个令人迷思,有泪点有笑点的故事,深刻领略,在北京,去上班比上班累!生命1/5的长度,不管身处燕郊、大兴、顺义、天通苑还是后厂村,这个城市奋斗青年,是如何奉献给了通勤? 如果,在北京工作的人,生活在燕郊 “睡在燕郊,梦在帝都” 在极端通勤的大军当中,来自燕郊的选手们首当其冲。 燕郊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放在7、8年前,住在的燕郊人民是怀着满满的希望挤公交的。“30分钟直达CBD”是吸引买房一族的致命诱惑,所有的燕郊人都曾坚信:地铁的现代化科技之光总有一天会普照燕郊大地。如今,被现实扇了一巴掌的燕郊人民早已心如死灰,他们不知道地铁何时会来,但通勤这事儿,还是得琢磨琢磨。 每天早上5点,当夜空中的星还未完全消逝的时候,燕郊人早已起床,整装待发,准备迎接一场隆重的通勤。此时的街上,只有零散的环卫工人、代驾司机、刚刚出来的早点摊主及大量的燕郊人民。他们为了踏上第一班开进市区的车,只能在黑夜中安静的守候。城际公交818路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这趟从天洋城总站到大北窑南的CBD直通车,承载了大量燕郊人的睡眠。 排队上车的的燕郊人民 十多年前,818上的乘客远不及现在这么多。当时的818路2、30分钟才发一趟车,现在工作日早晚高峰,5分钟发一趟车不说,首站人就爆满,数据统计,818路每天要接送上万乘客往返北京和燕郊。 要说还有谁比打工的燕郊人更早起,那一定是在燕郊趴活儿的黑车司机,他们需要比燕郊人更早的出现在街头,后视镜上挂着的小红灯在昏暗的街道中散发着巨大的诱惑力,15一位,人齐发车。黑车的价格是公交车的7倍之多,而且还只是拉到草房或潞城地铁,剩下的通勤路你还得一个人走完。但即便如此,相较于公车的舒适座椅再加上不用排队,让这些黑车也从不缺客人。 当然,除了公共交通,自驾车通勤的燕郊人也不在少数,尤其在疫情之后,他们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如果每个乘坐公交通勤的燕郊人,盼望着能够在在爆满的车厢中拥有一席之地,那么每个驾车通勤的燕郊人,则会在每天出门前祈祷今天通过进京检查站能够快一点,再快一点。 燕郊人的第一道关卡:收费站 图自/kai 进京检查站是从燕郊通向北京城区的必经之地,也是让无数燕郊人眼含热泪的无奈之地。凌晨,当太阳的第一缕曙光还未升起的时候,进京方向的主干道上已经排起了长龙。你看不见它的尽头,但你大概率知道,今天的午饭又要在车上吃了。 一眼望不到头的堵车 图自/kai 放在疫情之前,检查站一年之中最堵的时候,无非是两会、十一阅兵、全国人大会等重大会议期间。但自从疫情爆发以来,进京检查站的手续逐渐严格,不仅要筛查大数据查行程码,通过的时候,检查站的机器还要通过刷身份证来识别是否做过核酸、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而且是车上所有人都要刷一遍。运气不好的时候警察还会抽查你的行程码、核酸证明以及后备箱是否藏人。即便是步行或骑车通过也难逃一劫。整个路都被检查站封住,但凡你是个喘气儿的,都得接受检查。 曾经也有过燕郊的勇士,不甘隐忍堵车的困境,抱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勇气曲线救国,乘坐绿皮火车进京上班,从燕郊站到北京东站,再步行到大望路坐地铁,但现在燕郊站改造,所有列车停运了,火车通勤这条路又被切断了。或许我们可以期盼,未来潮白河可以再拓宽一些,这样勤劳的燕郊人就能搭船上班了。 坐火车上班,不再是一个梗 图自/kai 大兴有机场,但不意味着他们能驾机而来 逆风而行,有座就是王道 现在,说说大兴的故事吧,大兴有机场,但不意味着他们能驾机而来,大兴的通勤故事是,奋斗的人们逆风而行,有座就是王道啊。 除了燕郊,通勤也是每一个大兴人的噩梦。 与燕郊不同,大兴人民拥有地铁,这是好事,但坏事就是,大兴只有一条地铁。 早上不到七点,北京地铁大兴线始发站天宫院站已经挤满了通勤的人,在天宫院上车的人分成两种,大部分是住在附近几个小区的居民,还有一部分是从北边反向坐地铁过来,希望能有座位的人。这两类人,把从天宫院驶出的地铁挤得满满当当。 燕郊人民把房置办在距离城区30公里的西边,想着终归是离北京市区近点儿。但大兴人民则反其道而行,尽量把房置办的远一点。能住义和庄就不住黄村火车站,能住天宫院就不住生物医药基地。谁要是把房安置在了新宫,那挤地铁就成了他们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从天宫院到角门西的十几站里,只有人持续上车,几乎没有一个人下车。有座位的人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站着的人连脚都不敢挪一下,毕竟人挤人的车厢,下一秒就就会有人入侵你的“一亩三分地”,只能在在狭小的空间内艰难求生,每到夏天,拥挤、异味这些因素会让人更加烦躁,活似一个人肉罐头。 号称别墅扎堆的富人区顺义 “蜂拥而入”和“鱼贯而出” 号称别墅扎堆的富人区顺义,交通秉承“蜂拥而入”和“鱼贯而出”的特别原则。 在大家的印象里,顺义一直是富人区,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别墅区。还有特别国际范的首都机场以及生态资源丰富的自然环境。 但对于打工人来说,环境再好,抵不过交通的便捷,跟大兴一样,目前顺义也仅有一条地铁15号线,当然,如果你把机场快轨算上那就两条。退而求其次的公交,虽有直达东直门的大站快车,但也架不住机场高速早晚高峰的极度拥堵。 每天早晚高峰期,顺义人民都快马加鞭地奔赴在在公交车、15号线的路程上,很少有公共交通工具像地铁,能让你体验到什么是“窦唯的无地自容”。 Oh…… Oh……,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琢磨,人潮人海中,是你是我,装作正派面带笑容,不必过分多说,自己清楚,你我到底想要做些什 么,不必在乎许多,更不必难过,终究有一天你会明白我,人潮人海中,又看到你,一样迷人一样美丽,慢慢的放松,慢慢的抛弃。现在不是从前的我,曾感到过寂寞,也曾被别人冷落,却从未有感觉,我无地自容。 车门开启的一瞬间,用“蜂拥而入”和“鱼贯而出”这两个词来形容人流量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上下车的人流在开门的1分钟内激烈的碰撞着,狭路相逢勇者胜,总会有一两个较为瘦弱的乘客被留在车厢中或是车门外。 北京的布鲁克林 ”生死西二旗,决战天通苑” 当昌平拥有天通苑“亚洲第一大社区”和后厂村,通勤正在上演”生死西二旗,决战天通苑”,黑压压的人群就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地铁站,到了晚上,又如同潮水一般褪去。 天通苑, 背负着“亚洲第一大社区”的标签,也是北京经济适用房的起点,当然,也有人称这里为北京的布鲁克林。这里交通设施发达,几十条公交线路都包围着社区,公交站40多个;地铁5号线、13号线都设有站台。但即便是这样,对于每天通勤的人来说,压力仍然不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昌平227万常住人口中,回天地区(即回龙观、天通苑)约85万人,其中天通苑常住人口30多万。但民间传言,天通苑的居住人数已经超过50万;更有每天地铁通勤的人表示,天通苑实际居住人口可能已经超过100万…… 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地铁站外人满为患的蛇形排队场景,成为了人们挥之不去的噩梦,天通苑的清晨,是需要一些力量的,大家在去地铁站的路上顺手就把早饭给吃了,补充好体力才能在“地下决战”中取得一场艰难胜利。 就像知乎中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中写的那样,“黑压压的人群就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地铁站。到了晚上,又如同潮水一般褪去”。 而当你终于踏入天通苑地铁内部才发现,外面的排队只是热身,现在才是一位橄榄球选手上场的时刻,五趟列车之后,你终于被后面的人流推进了车厢。 这一刻,你似乎明白绞肉机的含义,而车上,又是另一场劫难的开始。 就像Michael Wolf在摄影集《东京压迫》中记录了的那样: “日复一日,无数的人被塞入罐头般的车箱,在狭窄逼仄的空间中腾挪,最终被压迫在玻璃窗上,地铁就这样 满载着人群的疲惫和愤怒,从城市一端驶向另一端。” 在这里,电动车专卖店的生意格外好,不少人体验了几次早高峰的通勤,果断入手了一辆电动车。 素有“西毒”之称的西二旗,这里遍布腾讯、百度、联想、网易、新浪等知名互联网“大厂”,这里是互联网人的梦之地,但却有媒体评价说,在这里梦想似乎无从谈起,只剩强烈的求生欲。 在西二旗,有一条普普通通的双向车道,但也就是这条车道,让本应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华尔街”,却被吐槽为“制约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后厂村路。 后厂村路曾是这一区域唯一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路,在中关村软件园逐渐发展成型后,这条道路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它仍然是这个地区唯一的东西向主干道。每天成千上万的打工人挣扎在这条通勤的路上。 除了制约中国互联网发展,后厂村路也致力于憋坏大厂打工人的膀胱,“到公司前千万别喝水!”这是经常通勤往返于这里的互联网“老鸟”能给出最真诚的建议。在后厂村通勤,你能信任的只有自己的双脚和胯下的共享单车,这也是为什么这里被报修共享单车的数量是其他地区的几倍。 在北京通勤难吗?是真的难,极端通勤这事搁谁身上都难以接受,但除了生理上的煎熬,有研究显示,通勤时间过长也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通勤时间超过1小时 患抑郁症的概率高出33% 17年,英国一家私人医疗保险公司委托剑桥大学等机构对3.4万余名上班族联合展开调查,试图找出通勤时长、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和在家办公对雇员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单程通勤时间超过30分钟就能对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通勤时间最长的人单程通勤在1小时以上,抑郁几率将高出平均水平的33%,产生与工作相关压力的风险高12%,每晚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的可能性高46%。 当然,也有人会认为,通勤时间过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似乎和通勤的方式挂钩,如果不选择坐地铁,挤公交,能够开车通勤,这种感觉就会好很多呢?上边那位来自燕郊的朋友将会告诉你,事实上并非如此。 根据麦吉尔大学的一项研究,不论你是选择地铁、公交、骑自行车,或是开私家车,通勤时间过长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会因为你所选择交通工具的不同而减小。对于开车一族来说,身心压力可能来源于长时间的疲劳驾车、堵车或是路上的不良驾驶行为等因素。 而对于赶公交以及地铁的人来说,排队等车、空间拥挤以及不健康的环境等等,都会导致身心压力的上升。 这种负面影响也会跟随你近到办公室,因为工作环境不是一个可以很好解压的场所,人们还会接着带着压力进行接下来一整天的工作,这将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被通勤打倒?不可能的 “变废为宝,苦中作乐” 当然,研究归研究,身在北京通勤的打工人人那会这么容易被打倒?相反,他们在通勤期间完成了一生中大部分的影视观赏、电子书阅读和网络课学习,变废为宝,把垃圾时间变成了灵魂升华的一次契机。 据某位朋友说,他在地铁上利用通勤时间,将科目一的模拟题刷了一遍又一遍,不知道当他拿到驾照开上自己的车的时候,会不会怀念曾经的地铁时光。 毕竟,堵车的时候玩手机扣分。 来,文尾,请收藏,大北京2022的地铁豪华图。 再请收藏,大北京2005年地铁线路图,彼时,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时耗38分钟通勤,但当时只有三条地铁线路。 - END - 封图及文章内图片除标注外, 均来源于网络 赶紧关注视频号@一刻talks吧! 别忘了给喜欢的内容点赞哦~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