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梦魇,缠绕日本37年

麓蔓 阅读:25 2024-12-11 06:02:35 评论:61

  来源:环球时报

  日元汇率最近不断突破新低,令经济前景恶化。有人担心,上世纪80年代签订的“广场协议”引发的日本经济危机是否会重演,很多人认为,正是这一协议导致了日本经济“停滞的十年”,其不利影响至今仍在。

  从1980年初到1985年3月,美元升值达到了惊人的48%左右。货币升值必然带来出口下降,造成贸易逆差并带来大量的财政赤字。美国人意识到自家的经济遇到了大麻烦。而此时的日本价廉质优的工业产品涌入美国,极大冲击了美国本土市场。美国制造业工人大批下岗,美国反日情绪高涨。当时,各种印制“抵制日货”“第二个珍珠港”等字样的T恤衫、汽车车贴等风靡美国。美国甚至发生了一次性砸毁40多辆日本汽车的事件。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超市掀起了“把美国带回家”运动,向美国人表示尽可能地卖美国货,暗示绝不卖日本产品。1985年,美国参议院将日本列为“不公正贸易国”。

  美国的举动让日本时任首相中曾根康弘寝食难安。中曾根康弘的私人顾问提交了一份报告,称当前日本对外贸易的顺差过大,日本应提高日元利率,改善日本经济结构,否则会招致贸易报复。此观点也得到一些官员的支持。中曾根康弘先是呼吁日本国民买美国货,希望每个日本人都买100美元外国货,特别是美国货,以此向美国示好。后来,他找到掌管经济的大藏大臣竹下登商量日元升值的构想,两人一拍即合。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积极谋划应对之策。1985年,美国召集英国、法国、西德和日本五大工业化国家集团(G5)的政府代表到纽约开会,讨论如何解决美国严重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问题。会议在纽约的广场酒店召开,9月22日,会议产生了一项联合协议,就以酒店的名字命名为“广场协议”。广场协议旨在通过政府干预货币市场,使美元相对于日元、英镑、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等主要国际货币贬值,从而促进美国出口,平衡贸易逆差。

  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此消彼长”之下,日本人惊喜地发现自家的购买力大增。而美国的出口也逐渐恢复,带动了国内产业的复苏。而后来的历史走向证明,日本是先喜后悲。1985年至1990年期间,由于日元的持续升值,日本国家财富急剧膨胀,房地产、股票等各个领域都在疯狂升值,日本体验了“一夜暴富”的感觉。日本人在美国大肆收购高档住宅、高级酒店、高尔夫球场等,曾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象征的洛克菲勒中心和帝国大厦都先后被日本买下。甚至当有日本人表示要买下自由女神像时,已经有美国人开始担心日本是否会买下整个美国。

  但实际上,一些人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初就看到了这种做法对日本的危害,汇率大涨带来的虚假繁荣和泡沫经济终有破灭的一天。上世纪90年代,日本调控过热的房地产政策终于像导火索一般戳破了虚假繁荣的“泡沫”,日本人无奈吞下了广场协议的苦果。而同一时期,把大量不动产变现的美国则将资金投入到互联网、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领域,实现了科技的崛起和产业的升级。日本人发现广场协议或许是一场大阴谋,无数日本百姓捶胸顿足,称“日本上了美国的当”。

  但也有分析认为,广场协议只是让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的诱因之一,日本的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同时签订广场协议的德国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当年的德国同日本一样面临着货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但德国始终将精力放在国内的产业稳步发展和经济建设上,确保物价和生产稳定,并未发生日本“泡沫破裂”式的经济停滞甚至衰退。

  还有人认为,是广场协议逼迫日本走上了一条革新之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对内压缩投资,抑制消费,逼迫大量企业走向海外,巩固了日本制造业在海外的地位,也为国内生存的企业腾出了市场空间。日本后来进行了全面调整升级,制造业转向了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因而,有人认为广场协议并非针对日本经济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促使日本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催化剂”。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