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降了,银行理财又又又火了

宣囡 阅读:49 2024-12-11 20:47:05 评论:61

自7月25日工农中建等主要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以来,多家股份制银行及地方银行纷纷跟进。当前,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已经迈入“1”时代。

与之相对应,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高增1.72万亿元。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8.52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72万亿元。

“今年以来,随着存款利率下降、投资者风险偏好趋稳和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修复,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在波动中有所回升,继续成为居民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在规模增长的同时,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稳健,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413亿元,同比增长3.11%,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80%。个人投资者数量也在稳步增加。截至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1.20亿个,占比98.74%,较年初新增738.88万个。

银行理财,为啥又火了?

问:是何因素推动产品存续规模高增?

答:在经历“赎回潮”低谷后,今年上半年理财规模较年初增长1.72万亿元至28.52万亿元,增势强劲。收益具备比较优势是推动银行理财规模高增的重要原因。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测算上半年理财各月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中枢多稳于3%以上,仅6月为2.9%,理财收益率较存款具有比较优势。同时,整改 “手工补息”存款影响在二季度集中释放,部分企业资金由“类活期”的协定、通知存款向定期存款或表外非银产品等形态迁移,推动对公理财规模扩张。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整体来看,上半年理财市场扩容主要源于债市和“手工补息”叫停影响。其中,一季度债市表现利好固收类理财净值修复;同时,随着存款挂牌利率再度下调和理财收益率改善,比价效应助推理财规模增长。4月以来“手工补息”叫停出台,带动理财扩容进一步提速。

此外,上年同期因受理财赎回余波等影响具有低基数特征,也是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较快增长的原因之一。王一峰表示,2023年受理财赎回冲击余波、居民风险偏好较低、季节性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理财规模增长压力较大。截至当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较年初下降2.31万亿元。

问:哪类产品最受欢迎?

答:存续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依然最受欢迎。《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7.6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6.88%,较年初增加 0.5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73个百分点。这与银行理财市场中投资者风险偏好特点紧密相关。截至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仍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3.82%。

受资本市场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等因素影响,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有所下滑。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8万亿元,占比为2.73%,较年初减少0.4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1.65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分别为700亿元和400亿元,其中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较去年年末下降100亿元。

不过,风险偏好为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年初均有所增加。专家表示,高风险偏好客户占比回升,有助于后续理财公司更好发挥多资产、多策略的配置优势,进一步丰富含权理财的产品谱系。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备受投资者青睐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有所下滑。截至6月末,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7.49万亿元,较去年年末下滑1.05万亿元;占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32.88%,较年初减少7.4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2.71个百分点。

对此,王一峰表示,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下降,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现金管理类理财作为参与理财季末回表的主要产品线,季末时点规模相对低估;二是受益于当下债市环境,市值法类现金产品业绩表现相对更优,同时兼具高流动性,客户接受度好,该类产品规模的增长与现金管理类理财存在“跷跷板”效应。

问:为何产品净值波动压力加大?

答:综合市场分析来看,下半年理财存续规模稳中有升基本是行业共识。谈及银行理财收益率走势,业内专家普遍提到了整顿手工补息、监管趋严整顿信托通道等带来的影响。

“下半年理财收益率或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温彬分析称,一是由于“手工补息”叫停、保险资管监管调整等措施出台,理财配置高息存款的渠道被切断,超配存款情况下净值面临下行压力;二是信托通道监管趋严,降低信托委外或使得理财净值波动增加,基于稳负债需求,理财整体进一步维持低风险市场定位,“低波、稳健”策略预计延续,对理财收益提升带来约束;三是资产荒演绎下,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均降至低位,下沉信用或拉长久期性价比有所降低,综合考虑预计资产配置仍以短久期为主,对理财收益拉动相对有限。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面临的监管规范趋严。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在研报中提到,当前理财产品平滑净值的 “三板斧”,包括配置现金和非标等无市值资产、借助信托通道实现类摊余计价、采用收盘价估值方法等。从目前的监管推进程度来看,补息存款的系统性整改明显压降了存款平滑对于理财的吸引力;信托产品“削峰填谷”操作终止,也使得理财净值更加体现市场波动;仅剩收盘价估值法起到部分平滑作用。

此外,王一峰表示,严监管环境下,随着高息存款、信托平滑机制等配置方式受限,后续理财净值波动压力加大或不可避免。

来源:金融时报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