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棍术起源:和明初江淮大移民密不可分

沈韵 阅读:75 2024-12-15 00:10:36 评论:61
从明初洮岷江淮大移民看西棍起源 周建睿王文元 内容提要 西棍是流传在西北各地的传统武术门类,包括鞭杆、齐眉棍、条子棍等多种棍类器械。甘肃是西棍的起源地和核心流传区域。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西棍起源的研究,主要来自于以下观点: 一、明初大将常遇春后人,常巴巴传下天启棍。此种说法主要流传在兰州等地,提出者是马明达教授和一些传习地方武术的人。 二、天启棍(西棍核心套路,有天齐、天旗、天奇等多种叫法),有人认为源自明代天启年间的抗倭名将俞大猷,因此称为天启棍。 三、西棍起源于一位名叫智善和尚,据传说智善(亦称至善、志远)和尚是在岷县天齐庙中传授这种棍法的,所以叫做天齐棍。这种说法在临夏的武术家中比较流行。 四、清代大火三次焚毁少林寺,流散在西北少林寺僧人所传。此僧人被河州人通称王喇嘛。 我们认为上述多种说法,大部分依托于民间传说,要研究西棍起源必须从一个地域的人文历史地理的大视野下去考量,不能满足于对一两个民间故事的延伸和考证,必须透过现象(民间)看到本质。长期以来,学术界以讹传讹,以传说说传说。缺乏在大的人文地理背景下对西棍形成进行考量。 在研究中,我们对民间传说进行的辨伪梳理,结合甘肃的甘南、陇南、天水等地的地域辖区的形成历史,来考量。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我们以为:西棍的起源成型和明初江淮地区大移民有着必然的关系。可以说,江淮大移民成就了西棍的雏形,成为了西棍最为重要的源头。 一.西棍溯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人精悍而机灵,河流密布,拳打五尺船头,故而善于使拳弄棒,南派武术以拳法为主;北方人人高马大,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四肢修长,长于用腿,北派拳法以腿为主;潼关以东的人们善使大枪,如沙家杆子、马家长枪、梨花枪、杨家枪、梅花枪、六合大枪等等(注释一戚继光《纪效新书》长枪卷176页),显然与逐鹿中原密切相关;西北戈壁沙漠交错,丝绸古道万里迢迢,茶马古道沟壑遍布,一棍傍身既能探路过沟,又能驱兽抗匪,故而西北人善于用长棍短棒。 故此长期以来,在中国武术界形成了“南拳北腿,东枪西棍”武林拳谚。追溯西棍起源,我们发现至少在远古时期,西北的牧羊人,也就是在羌人中就使用棍术了,故而有人曾提出西棍起源于牧羊人之说。(注释二:见《兰州晚报》“少林棍法和西北牧羊人”作者王文元路生)。考古发掘证实,现今西棍最为重要的流传地域临夏(河州)及其周边地区,也是羌人的活动核心地带。 2004年8月8日 远古时期的大西北,地广人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大多半农半牧。羌族中的牧羊人为不使自己和羊群受到狼虫虎豹的威胁,他们的手中始终紧握着一根短木棒,由于这种短木棒的长度和放羊鞭杆的长度相近,抽打方法相似,人们把它叫做鞭杆。上山了,羊儿吃草,放牧人无事可做,于是便拿起手中的鞭杆挥舞,练习“防守进攻以及打狼”的本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简单、快捷、方便地使用棍棒的方法。至今,甘肃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十个羊把式九个会练拳。”“羊把式”指的就是牧羊人,而“拳”在人们的意识中自然就是武术了。 羌族牧羊人使用棍棒,这是西棍早期的源头,也是西棍诞生土壤。 现有资料证实,早在七八千年前,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而东西方文化交流则更早。伴随着丝绸之路上的商贸交往,东西方的各种文化都在甘肃这块地方上相互碰撞,中原的武术也在逐渐向西北传播。 有记载,魏国棍术就是通过戍边将士传到了河西走廊。这是西棍起源另一个重要源头。据记载,战国时,孟子曾对魏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注释三:语见孟子)。这里说的,梃就是棍的另一种称呼。从孟子的这番话语中,我们能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其时,崛起于西北的秦人,并不擅长于棍法,秦人靠的是坚甲利兵,而魏国人以棍为自豪,甚至把棍当做抵抗秦楚坚甲利兵的优势项目。如今秦始皇兵马俑等考古发掘也证实了这一点,出土的秦人兵器多为剑戈弓弩。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地区的匈奴部,歼敌4万余人。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注释四:《甘肃通史·秦汉卷》)后来,汉王朝为控制河西走廊,不仅设立河西四郡,而且在河西走廊迁入大批河东等地移民,数量最高时达28万人。而河东就是指当年魏国地域的一部分,“魏地兼有河东、河内、河西、河外”(注释五:《战国策地名考》)。河东的主体在今山西南部的运城盆地,曾经是晋国的经济、政治重心。 大批河东移民进入甘肃的河西走廊等地戍边,因而他们不仅把河东商贸带到了甘肃,也把击梃之术带到甘肃河西走廊。这是,西棍早期起源和交流情况。 二繁杂的西北棍术 在历史上人们对棍的称呼大不相同。棍最早称作“殳”,列为五兵之一;到晋代称作“翘关”;唐代棍称为“掊”;宋代称棍为棒;明代也有把棍称作“长剑”的,如明代抗倭名将,著名武术家俞大猷写的棍法专著就以《剑经》命名;清代以后均称棍。 目前,流传在西北各地棍术繁杂庞大。有多种分类方式。我们按照棍的长短可分为:五尺棍、条子、鞭杆。 “五尺棍”,棍的长度以人在站立姿势的状态下从地面到人的眉毛为准,故而又叫齐眉棍。以明代生活为背景的《水浒传》中就曾经多次提到齐眉棍,而武松打虎时拿的哨棒也是类似于五尺棍的长木棒。有很不多不同的体系和流派,比如有天启棍、蒲坛棍、风磨棍、扭丝棍为四大名棍之说;有进山条子、出山棍、五虎群羊棍、蟠龙棍等(注释六:甘谷县科学技术局、教育体育局、武术协会编著的《姜维故里武术集锦·棍术篇》),也有河州魏家棍(注释七:《天启棍研究》侯尚达、方汝楫著,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临洮边家棍,还有秦安高家屲的高家壳子棍,蔡家棍等等(注释八:《壳子棍研究》蔡志忠著)。这些棍中而最受推崇的是天启棍,一般都认为天启棍亦为母棍,其他都为子棍。 条子棍,这种棍的长度稍高过人头,棍细而长,技击方法上是棍中兼枪(枪法)枪中有棍(棍法),有迎风条子、八虎条子、水仙条子、桑门条子、陆合条子、琵琶条子等,其中迎风条子、水仙条子等内容较为丰富,风格独特、动作凶猛;陆合条子、琵琶条子等则组合清晰、动作疏密相间,演练人群较为普及。戚继光说:“中平枪、枪中王、去如箭。来如线,指人头,扎人面,高不拦、低不拿、中心一点难遮架”(注释九:戚继光《纪效新书》长枪卷178页)。枪棍相加,这种棍法既适合于民众在丝绸之路上往来,也适合于冲锋陷阵抵御游牧民族的袭扰。可见,西棍实用性和技击性是非常强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西棍的起源和战争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鞭杆,民间的说法是鞭杆不过三尺三,但其长度并不固定,一般是本人的一臂加一肘的长度,或是在站立姿势下,从地下到胸口的高度,故此在民间有三尺鞭杆之说,而鞭杆的套路就更多了。 上述,我们简单地介绍了西棍的分类,以及流行在民间的西棍形制。由于本文的论述重点是西棍起源,故而简单提及,不再展开论述。 三、民间的棍术起源考辩 就从西棍的分类来看,大体上可以分长棍(条子棍、齐眉棍)和短棍(即鞭杆)两个大类,然后又于此衍生出了其他的种类,比如连枷棍等等。 我们先说鞭杆起源。鞭杆的诞生和西北古代的牧羊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长期以来,外地的朋友们总是弄不清楚,何为鞭杆?我们做了探究,并为此进行多方考证得出的结论是:短棍在搬、砸、扭、扣等击打动作的运动轨迹中,双臂和手腕劲力的发出风格(力道)特点如同使用鞭子的方法一样,故而把短棍叫做鞭杆。这是民间将鞭的杆单独使用而逐渐演化成的。如《说文》载:本作鞭驱也。《武备志》载:“长而细坚重者为杆”,此为《中国武术史》中对鞭杆论述的中相关引用(注释十:见习云太《中国武术史》第313页“鞭杆”条。) 鞭杆就是一种由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的武术短器械,由于他要短棍长用,它的击打动作不管是用搬、砸、扭、扣、勾、挂、挑、略,还是其他击打方法,终究要使力道(着力点)到达棍头,就是说在对抗中要用棍头以及短棍的前三分之一处击打对方,在练习的过程中手臂和鞭杆要有弹性,武术行家们看一个人练习鞭杆的功夫高低和传授的深浅,就是要看短棍的劲力在挥舞的时候是否到达棍头上,一些好的武术行家在演示鞭杆的一瞬间,他的臂膀和短棍给人的视感是弯曲的带有弧度的,鞭杆在动态中就像是放牧人甩鞭子的动作一样,一鞭子抽出去,鞭稍子啪啪的响,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力和悟性,是不会产生这种感觉的。 关于鞭杆的起自牧羊人之说,我们在《西棍溯源》一节中多有提及,这里就不多说了。需要强调的是,甘肃(大甘肃范畴,指甘宁青及新疆的部分地域)多山地,沟壑纵深,三尺鞭杆在当时非常适合于行路时随身携带、行商、赶车、放牧。在武术上可长可短,可近可远,而且带有很强的防身作用,因而深受西北车把式、贩运牲口的商人欢迎,在西北传承绵绵不绝。以前,人们经常看见一些货郎担在行走和歇脚时,把鞭杆当作一种辅助性的休息工具。可以这样理解:鞭杆首先是一种生产用具,然后才是武术器械。 长棍、短棒在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中,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今天西北地区独有的长短棍内容和数不尽的鞭杆套路。 下面,我们重点谈论长棍的起源: 千百年,在频繁的战争中,在丝绸古道、唐蕃古道上的商贸队伍中,在民间放羊人中,西棍生生不息地流传着。 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民间武术家大多重武轻文,也由于在过去武术是一项及其普通实用技艺,是人们生存的必备的基本技能,因而不为文人所重视。长期以来,关于武术的流传体系,鲜见记载。因此,关于西棍的起源人们的依据主要来自于民间的口头记忆,其中大量的是民间传说,而关于见诸于文字的少之又少,而成书年代大多在民国年间。 在这些年的研究和田野调查中,我们对有关西棍起源进行了梳理,也对这些民间传说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关于西棍核心棍术——天启棍的起源种种说法: 一.常巴巴的传说。马明达在《常巴巴轶事辑述》中写道:“王富海说,他的天启棍是一位姓常人传的。常是山东人,约60多岁,自称是常遇春的后人,四川过来,专程到“西番”地里寻找常遇春的一支后代,但没能找到,只好计划到兰州再做打算,不想走到蒿子沟时得了病,滞留在客栈里。正在为难之时,来了一群脚户,其中便有年仅十六七岁的王富海。王见老人孤病无助,就主动上前伺候,别的脚户都走了,王继续留下来照看,直到老人病情转安,又执意要用骡子把老人送到兰州。小小年纪的王富海如此仁义厚道,使老人大为感动,路上闲谈中,老人得知王也喜好练武,最喜练棍,练过一些地方套子,只是未得名师指点。于是,当走到距兰州不远的阿干镇时,二人便住下来,老人给王传授了天启棍的套子和排子,还仔细拆讲了临敌实用的定势和变法等,然後才依依分手”。(注释十一:马明达《说剑丛稿》135页“燕山常巴巴辑述”) 关于常巴巴的说法,新修《临夏回族自治州志》中说:“王富海……少年受一位山东拳师指教,得武术天启棍真传。” 二、民国年间编纂的《导河县志》记载,天启棍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从山东传入的。导河县就是今天的临夏县。《县志》中写道:“王富海,俗名王大脚,清咸丰同治年间年近古稀,精技击,幼从山东得一拳术,名曰天启棍,内分十二门三十六着,习之娴熟,有滴水不能侵身之妙,故陇上武术家称大脚为宗师。”(注释十二:《续修导河县志》卷六人物门下艺术) 三.“王喇嘛传棍”说,“清季,外地人王喇嘛流落临夏,以教拳为生,为报卧病时王富海照顾之恩,授棍法于王富海。 四.至善和尚传传棍说。在河州民间武术家的传说中,智善和尚传下棍术。据传说智善(亦称至善、志远)和尚是在洮岷一代的一个天齐庙中传授这种棍法的,所以棍术套路的名称叫做天齐棍。据我们在临夏(河州)调查中,民间的武术家们一说起流行于河州棍术的渊源,就会提到智善和尚。 五、有学者从名称上推断,天启棍可能诞生于明代天启年间。 六、著名武术家吴图南《国术概论》一书中的说法,《国术概论》记述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少林高僧智远,在西北寻访武林高手,他得知在兰州水北门(今天的永昌路北口一带)有一位姓李的老人是位武林高手,于是他出言相激,两人过手,智远被击倒在地。于是,智远将李氏父子请到了少林寺,后来李氏的儿子皈依佛门,取名澄慧,独掌少林十余年。由此,可见在明代嘉靖年间,西北武术水准已经非常高超了,自然其中也包括棍术。(注释十三:吴图南《国术概论·国术史略》第95页) 纵观上述关于种种(主要是前四个观点)的天启棍起源观点,都集中在一个核心人物——王富海,对于究竟是谁传给王富海的棍术,至今没有明确记载或者说法。基本上都是些民间传说,主角不是和尚,就是道人,要不就是归于某一家,许多结论相互矛盾,有时又相互抵触,甚至诋毁。有一点基本明确,传给王富海的是天启棍,而不是鞭杆。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西棍中的天启棍是外地传入甘肃的,而鞭杆则是西北本地发展起来的。 临夏武术家方如辑等人曾提出“天启棍究竟是土生土长于临夏,还是由外地传入”的问题”。至今这个问题无法解决,相反随着年代推移,许多当事人的去世,而更加模糊不清楚了。 长期以来,关于天启棍的种种说法,不仅没有使西棍起源正本清源,相反却使西棍起源更加复杂化。因而,要弄清楚西棍的核心棍术——天启棍的起源,难度非常大。 仅仅是从,从天启棍的名称上我们就能看到,其流传的复杂性和起源的模糊性。关于天启棍的名称的写法有天齐、天启、天旗多种写法,但大部分人主要认为应该写为“天启”。 在天齐、天启、天旗多种不同的称呼,都和明代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先说天齐庙。在民间武术家的传承中,曾有临潭天齐庙中传棍的说法。天齐庙起源比较早,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后来各地为泰山神修的庙称天齐庙。民间传说,相传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贵贱、生老病死的神仙,所以信众众多。河南商丘一带传说:明太祖朱元璋还在红巾军郭兴部下为帅时,他带兵在黄淮地区与元军作战,屡打败仗。一天夜里,朱元璋梦中遇到天齐王,并向他授了一计。朱元璋大喜,连夜出击,打败了元军。次日,朱元璋赶到百里外的沙岗,为天齐王烧香焚拜,并许愿,如能推翻元朝,建立大明,世代朝封天齐庙。所以,明代天齐庙的香火非常旺盛。 天启在民间武术家的口传心授中指明代天启年间。在历史上,以天启为年号者有三个政权,其一,南朝梁政权永嘉王萧庄的年号(558年三月—560年二月),共计近2年。其二,元末徐寿辉政权曾用天启(1358年~1359年),一年即止。其三,明熹宗朱由校年号(1621年——1627年)。 天旗以套路中有各种以“旗”命名的招式,如迎风展旗、秦王磨旗、迎风巻旗、怀抱天旗、斜插天旗、倒挂天旗、天王举旗等各种变化动作,故名天旗棍。各种“旗”的式子,这些无疑带着典型的军旅色彩。古代军旅以旗鼓为号令,而明代军队最基层单位则为旗,每个小旗辖10人。按照,明代军制核心机构是分驻在各地的卫、所,卫由卫指挥使率领,辖5个千户所,共5600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显然,这些无不与军旅有关。 显然,不论是天启、天旗、天齐都和明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临夏武术家方如辑等人通过古今名势比对,论证了河州天启棍与明代俞大猷《剑经》、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之间的源渊关系,比如临夏武术家方如辑认为:“天启棍极有可能就是俞氏棍法的后裔,而它与程氏棍法的血缘关系更近。” 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关于天启棍起源的种种说法中,有几点是可信的: 其一,从其诞生地域来看,与甘肃陇南、岷、洮、夏、河、甘南的山区有关。 其二,和军旅、战争的关系极为密切,比如西棍中的条子棍,其实就是没有安上枪尖的枪术套路,比如各种以“旗”为名的式子。 其三,从产生的时间上看,不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亦或者对历史记载的推断,最后都指向了明代中叶。 在查阅资料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长期以来被武术学界忽视的问题。这就是西棍起源的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人们往往就传说说传说,就故事说故事。然而,任何一种民间技艺的出现都不是凭空出世的,相反而是有着深厚文化土壤。 任何一种民间技艺的形成,都无法归功于某个人,期间或许有一两位集大成的大师出现,但那也是在归纳总结了无数前人的经验才成功的。 除此之外,关于西棍的各种传说中有很多的论点,即:少林寺僧人所传,山东和尚所传,河北人所传,少林棍法禅宗等等,对以上传闻和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文革后期在推广国家甲组武术的过程中,笔者有幸学习初级棍、甲组棍,而且还多次演练并教授体校学生和民间武术爱好者,对东西棍术的区别有着深切的感受。如果是一个熟悉武术,比较爱好棍术的练家们稍加注意,对初级棍术和七八十年代推广的甲组棍术的动作组成,以及高水平专业武术竞技运动员们演练的棍术套路略加分析,和西棍做细致的比较,就会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结构、分格,讲究的武术技术。 五、江淮大移民 我们归纳出了三点:西棍(天启棍)的起源地在甘肃东南、名称和明代关系密切、和军旅关系密切。于是,隐藏在岁月深处的明代江淮大移民走入了我们的视野,经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明代江淮大移民和西棍起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368年明王朝建立后,明政府在今甘肃境内设置了卫所,用以巩固地方政权,防御少数民族进犯。明朝兵役制以卫所制为主体,以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千户所,120人为百户所。为了落实卫所制度,明代还严格推行军民分籍管理“人丁一经入军,一家便为军户,世代相继,不许变更”,大量的家属自然也就跟随了过来,不仅生子可以补充壮丁,在缝补军需还可以参加屯垦劳作,最为重要的是有亲人相伴左右,不止因牵挂而逃离。 从洪武二年到十二年的十年间,明朝中央政府在今甘肃境内先后设立了临洮卫、兰州卫、河州卫、岷州卫、洮州卫等卫。守卫这一带的官兵,仅永久充军的军户就在三万人以上,如果再加上他们的家属,大约不下十万之众。(注释十四:《甘肃通史·明清卷》第十一页军事建制部分)兰州大学的教授曾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民俗调查后认为,洮岷地区的汉族人大多来自南方。这些人的祖先都是明朝初年从安徽凤阳、江苏南京等地迁移过来,大部分人的原籍应天府、凤阳府。最初的一批移民是从洪武二年开始的,当时他们是跟随平定这里的明军来的,随后陆续有大批移民来到了这里。这些人大部分是明朝开国将领徐达、常遇春、沐英、李文忠、胡大海、金朝兴等人的子弟或部下。这些人从江南迁来后,以洮州卫城为中心分散后居住周边各个战略要地,起到了守卫卫城,抵御外敌的作用。(注释十五:关于洮岷地区民俗问题,见柯杨著《诗与歌的狂欢节》一书) 柯杨 在《洮州厅志》上还能见到这样的记载:金朝兴是南京伫丝巷人,忠勇多谋,有儒将风。洪武十二年,明太祖朱元璋任命金朝兴为都督奉国将军,从西平侯沐英讨洮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平定结束后,曹国公李文忠命金朝兴修筑洮州卫城,有功的被封为宣德侯,他的两个弟弟都被授予卫指挥使,因此就留在了洮州,后来金朝兴在征云南时去世。而明初名将李胜是凤阳府定远县人,他的儿子李达,曾镇守洮州四十余载,子孙六代继其卫指挥使职。直到满洲人入关才变军为民。 这些半军半民的住户,在洮岷地区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不仅完成了中央政府赋予的重任,而且也将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保留了下来,成为特殊的群落。为纪念先辈们,洮岷地区居民供奉了十八位龙神,它们被人称之为“洮岷十八路神庙”。与其他地方神庙不一样的是洮岷十八路神庙中供奉的龙神,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而且还被朝廷敕封为神。洮岷地区十八路神庙中供奉着: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胡大海、康茂才等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历史小说《大明英烈传》中的人物,所以有人把洮岷各地供奉的十八路神庙的龙神称之为“一部活着的《大明英烈传》。”(注释十六:见2006年第三期《丝绸之路·洮岷十八路神庙:一部活着的大明英烈传》作者王文元) 在当地的神信仰文化传统中,这十八路神庙中供奉的神都称为佛爷。其实他们不应该称之为佛爷,应该称之为将军。由于这些人都被明朝政府封为洮岷一带各河流的龙神,所以他们也被人们称之为龙神。常遇春则为洮河龙王。在距离冶力关镇处有一座常爷庙,就是为纪念常遇春而建立,冶力关是奉祀常遇春的地方。 5公里 常遇春庙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常巴巴在西番草地上寻找常遇春后人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常遇春虽然没有到过洮岷地区,但他的部属和后代,或许落户在洮岷地区。对此,有人曾认为:“常遇春一生转战南北,从未到过西蕃边地,常燕山在西蕃草地里,寻找什么子孙“?显然,这种说法并不客观。常遇春虽然没有到过西蕃草地但并不代表他的子孙、部属没有到过。而常巴巴也是到西番草地寻找常遇春的后人,而后人一词就比较笼统了。 由此可见,唯有把我们的研究视野投入到明代江淮大移民,这一特殊的时期,西棍(天启棍)起源的问题才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认为,明代中期,随着大批戍边将士,江淮移民在洮岷地区扎根后,原先流传在军中的棍术、枪术也逐渐传入民间,在辗转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天启棍,也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传说。 五、结论 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民间技艺的形成是离不开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西棍起源必须把深入探究西棍所产生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否则,所谓的研究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从我们总结出西棍的三点共性上来看,西棍起源和明初江淮大移民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一源头往前追溯,则可以追溯的北宋和西夏在甘肃东南面对峙的背景也有极大关系。 可以这样说,明中期是西棍的形成时期,洮岷地区的大批军队的驻防,他们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武技传入了民间,而这种武技就是当时军人征战时,磨练出来的高超技艺。这就不难发现,天启棍为何又叫天旗棍,这其实是军人沙场搏杀斩将夺旗的武功路数。 不能否认有常燕山在西番草地寻找常遇春后人的传说,应该说确有其事,而且常遇春就是明初所封的洮河龙王,至今在洮州卫还有常爷庙。但遗憾的是:常燕山(常巴巴)他的脚步只走到了河州东南的蒿子沟就得了病。至于冶力关附近的龙王庙和庙里供奉的是何人,他也就永远无从而知了。否则就会有他找到了常姓后人大团圆的民间武事传说了。他只不过是天旗棍在民间口传过程中最为真切的记忆。并不能否定,在这之前就没有天旗棍的说法。 西棍的起源极为复杂,既有远古羌人武术的影子,也有战国时期魏国人击梃之术的影响。明初期,大批江淮移民将他们的军中武艺传入民间,促使了西棍成型之时,最终在明朝天启年间形成了西棍。 这些仅仅我们查阅资料中的所得,作为一个观点提出来,供各位同道共同商榷,以起抛砖引玉之意,促进对西棍起源研究和探讨。 初稿于2011年12月15日 二稿于2012年3月13日 三稿于勤行居2012年4月13日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