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脱不花」用她的人生蜕变告诉你:一个女人可以有多强
田小
阅读:39
2024-12-16 11:49:46
评论:61
脱不花这名字原是梁羽生《萍踪侠影录》里一个配角,前后出场三次。这个角色在武侠小说中的结局虽然不好,但这个姑娘的一辈子被评价过得倍儿痛快。
现实生活里的脱不花也活得倍儿痛快,有段时间,她的签名是“时时可死,步步求生,纵横四海,心无挂碍。”一股子江湖气,快意恩仇,爽直坦荡。
脱不花的本名叫李天田。
无论是跟大家提脱不花、还是提李天田,可能很多人还是不知道她是谁,那们就提一提“得到APP”,提一提罗胖子罗振宇。
2019年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很多人可能听了,没错,那是“得到”罗振宇主持的。
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个人物,她是罗振宇罗辑思维公司的创始合伙人CEO。
她的故事,可以用“惊为天人”四个字来形容,而如果你是一个女性、渴望独立、渴望自主,值得花时间去了解一下她的故事。
~ 1 ~
原生家庭
脱不花,原名李天田,1979年出生,祖籍山东,她在家中是一个独生子女。
~ 2 ~
成长经历
小时候的李天田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乖女孩,一直品学兼优,多次在班里考第一。用李天田自己的话来说:“我是那种肯定能给父母争光的女孩。”
李天田命运的转折点是1996年的北京。1996年,国外的大学到国内来招生,聪颖好学的李天田被美国俄亥俄大学看中,她于当年7月离开临沂到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补习英语。
她认识了一位荷兰的老师,他的一句话改变了李天田的人生轨迹。他说,出国学习深造到底为什么?你要认真想清楚。
李天田想,出国学习、上大学不过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职业。但通过在北京的见闻,她发现国内机会更多,应该立即着手创业。想学习,终生随时都可以学。
李天田一旦坚定了这种念头,便去游说父母。但父母已经跟亲朋好友说过了,他们的宝贝女儿要出国深造。但李天田主意已决,没办法,父母同意让她在北京“打工”尝试一年,一年后如自己改了主意,还可以出国。
"当我站在北京街头的时候,心里却是一片茫然,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向我袭来,你会发现周围的人都很忙,但别人做的事,没有一件你可以做,"我能做什么"?看着扫大街的人,我在想,我是否可以扫得和她一样好,是否可以找到一份和她一样的工作。"
"想到又要去美国,更是一种特别恐慌的状态,在这样一个纯中文的环境中,都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一直以来呆在家里。出国了,虽然可以读很好的英文,但却发现在这个社会上你原来什么都不会做。" 这种恐慌,后来她在好朋友王小平的《本领恐慌》中找到了共鸣。
但连李天田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那么早她就强烈地感受到"能做什么"很重要,为什么她不能像周围大部分人那样安于命运的安排,做"循序渐进"的事情?
放弃出国,做起了广告公司"小妹"
1996年,李天田加入北京金锣广告公司时,因为既又没有学历、又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她能争取的工作就只能是一个接电话、订盒饭、负责礼品库管的办公室小妹,每月拿着380块钱,但她觉得能有这个机会就已经很高兴了。
后来当她读到吴士宏的自传时,有一段叙述让她颇有感触,是讲吴士宏在IBM从一个办公室勤务升做销售时的感受,就像"揣着一个站台票就上车了,所以在车上只能拼命的补票,才能在车上呆下去?
李天田1996年上车了,一路补着"票"。
从给下岗女工到给中国首富讲课
1996年,对李天田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最让人激动的是,每天都有新变化、新的机会。做了半年多的办公室小妹,她就抓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这个机会让她从此"跳"了出来,获得了更大的成长空间。从这一点上,她感谢"小公司",这里没有那么厚的土层,虽然一切不那么规范,但却提供了不少好机会。
1997年春天,李天田所在的公司与中华职工教育社合作,招收一批下岗女工推销客户公司的产品。为了让下岗女工做好工作,需要安排一些培训,但什么是培训?怎么做培训?没人知道。公司十几个同事各有各负责的项目,问谁接这个工作,没人吱声,李天田却举起手,"让我试试。"老总竟然答应了。
为了这个培训,她忙了一个月时间,把所有能用的资源通通用上。她戏称自己那时就有了"整合营销"的概念了。
此后不久,“直销真情内衣”的活动让她崭露头角。她带领公司招来的50多名下岗女工,在王府井大街边上的一座教堂的唱诗班用的平房里,讲出了她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课。她用真情打动了那些三四十岁的下岗女工,她们在台下泣不成声。
1997年,培训机构很少,最火的培训就是传销培训,为了了解培训到底该怎么做,李天田办了几家传销销售人员的卡,到各种各样的培训课上去听,但让她受益最大的是安利公司的培训课程,它让天田了解到了培训的"标准"是什么样子。她大约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买书、看书,搜集了大量的信息,最后终于编成一本培训资料。
对于培训,"写"只是一部分,还要能"讲"出来。她不断地练习,为了了解自己的演讲效果,逢同事,她便请人吃饭,以便能听她讲课,直到公司里的哥哥姐姐见到她就"恶心"了。
李天田用这套培训资料做了十几批下岗人员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不是讲如何去赚钱,而是讲怎样激励自己,建立自信。培训人中很多人从来也没有听过这种培训,很受震动,有的听过培训后,甚至是泪流满面,当年培训的几批人中,有一些人和李天田至今还有联系。
对于李天田自己来讲,让她倍感欣慰的是感到别人听过培训后心底产生的微妙变化,"能对别人有所帮助,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这个培训做了半年多,她又获得了一次给首富讲课特别机会。
1997年3月,希望集团的刘永好总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了李天田,便请她到成都去讲课。李天田开始还有点犹豫,最后还是去了。刘永好郑重地安排了集团内30多个总经理级的高级管理人员听北京来的“营销专家”、18岁的李天田讲课。因为效果特别好,当日下午刘永好又单独请李天田给他讲了一个多小时。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的总裁,刘永好的谦虚好学给李天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李天田震动也很大。李天田说:“给希望集团讲课让我更加自信。同时我从刘总那里学到了做人的方法与气度,那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好学精神。”
从此李天田走上了新希望的培训讲台,一站就是6年之久,至今还担任着该集团的企业发展高级顾问。
在与大量企业家的交流中,李天田渐渐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她要为企业建立一个大型的沟通平台——企业商学院,通过讲课平等交流,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之弊。2000年7月,她与中国人民大学签订联手建立企业商学院“合作备忘录”,为新希望、金大地、完达山、威克多、小蓝鲸、伊利六大企业集团做人力资源的培训。至此,李天田揭开了她智业生涯的新篇章。
放弃广告转做咨询
说李天田与公司的成长是同步的,一点也不过。1996年,李天田工作的这家广告公司刚刚创建,到底做什么,定位是什么,也不是特别清楚。基本处于只要有生意就做的状况。所以按李天田的说法:那是一个比较混沌的时期,在抓各种机会,也走过了不小的弯路。
1997年它们代理北京一家饮料公司的广告,但是那家公司付不出广告的现金,双方谈的条件是对方给货,用卖出去的钱顶代理费。当时,还觉得挺好,看着一箱箱饮料就像看到"钱"一样,但后来的艰苦可想而知,把商品卖成钱可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
回忆起她自己回山东开辟市场,其中有艰辛也有自豪,当时租了一个办公间,是一个二楼的仓库,当第一批货运到的时候,她真有点傻了,一个个大大的集装箱堆在楼下,这些可都是要一个个人力把它搬到了二楼。这次折腾,让她两个胳膊肿了好久都没消,父亲心疼女儿,说:"你到哪卖产品不好,在家门口受这个罪。"
辛苦不说,第一次把运到的货最后虽然都卖了出去,但公司在这个客户的业务上还是赔了。整个1997年的日子没有多大的改观。
但在这个过程中,让天田对"营销"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1997年之后,公司开始也有了一些新的客户,也有了一些比较好的业务,李天田笑笑说:"到1997年底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小头目了。"
与惠普营销专家高建华的相识,对于整个公司及李天田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转折。
她回忆说:"1998年的时候公司开始有了很多的培训机会,认识高老师开始于慕名听他的几次营销课。"
1998年3月份李天田当了广告公司总经理。4月,公司就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下决心花了一个对当时公司来说不小的数目,请高老师给公司做了一次咨询。"这次咨询的收获显然是不少,不仅是学习了咨询的方法,更大的收获是学到了八个字"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后来在高老师指导和带领下,公司为伊利做了一期战略规划,那期规划做的效果非常的好。李天田说:"当时感觉非常激动,"
1998年是一个转型,公司主动放弃了广告专做咨询。公司从此走上一条有前途的路。
从1998年做第一家乳业的客户——伊利到如今,最后公司服务了乳业的12家公司,李天田的咨询公司在乳业咨询方面树起了一面旗,她自豪地说:"现在,公司已经提前实现了公司确立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人们谈到乳业咨询时,就会想到我们公司。
快速学习和分享
咨询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这种竞争有来自国内、有来自国外的,所以做一家公司,打造核心的竞争力是十分关键的,李天田所领导的这家咨询公司在学习和分享的上有些"特别"的作法。
2002年,她带动全公司的人研究传统文化,她说,这么做不是讲时髦,而是因为她发现六年来走过的路不少可以在那里找到答案。
上半年,全公司全员学习《孙子兵法》。先是搞了一场研讨会,请专家来讲解《孙子兵法》2000字的内容,做好普及的工作。然后每人发一本,回去慢慢读。
之后,在北大经济研究中心搞了一个研讨会,交流大家学孙子兵法的体会,可以想见,即使同时读孙子兵法,咨询人员与财务人员从中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次研讨会,除了公司员工之外,还邀请了他们的客户。
那一天,有一些让李天田今天想来也很激动的事。有一个平日里很普通的员工,谈体会时,悟出 "维持大道者,方可图天下"。还有一个在公司实习的员工结合客户的情况写下了"运用古兵法,决胜紫禁城"。这些分享让大家感受到了分享的力量和蕴藏在员工的智慧,分享的成果也被应用到为客户服务中。
李天田认为,技术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是规律是不变的。
李天田是个敢想敢干的女性,当问及她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时, 她说,公司下一步的目标是要成为中国食品业咨询的第一品牌。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但公司已向这个方向努力了,从2003年,公司一方面会把现在这个公司框架留下来,同时会按这个框架成立一个新公司,去开发食品业的客户。
而再追问她下一个目标呢?2005我们要有500强的客户。她解释说:"不是我们去找500强的客户,而是希望在我们的客户中有进入五百强的企业。"
至于个人的规划,她也不隐瞒,"还是会做咨询,但是工作方式可能会不一样",2003年可能不再担当总经理的职务,2004年可能会转做董事长,她要去"游学",放眼世界。
~ 3 ~
李天田与逻辑思维
2019年的今天,李天田最耀眼的身份,是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兼CEO,她一手担起了罗辑思维公司管理层的重要角色。
2014年,罗辑思维的领导班子经历了第二次变革,在罗振宇和吴声的再三邀请下,打动了当时服务于传统行业中咨询服务机构的创始人的李天田(脱不花),同年5月,她正式以CEO的身份加入了罗辑思维。
李天田在加入罗辑思维之后,和罗振宇、吴声配合默契,使罗辑思维在互联网知识服务时代下成为了业界的领跑者。2016年5月,李天田与罗振宇、吴声联合创立了得到APP,李天田担任公司CEO,截至到目前,得到APP发布了包括了《李翔商业内参》、《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等多个业界领先的知识服务产品,并成功发布和更新《得到品控手册》,确立了得到APP在知识服务行业的地位。
2017年罗辑思维的CEO李天田在跨年演讲里再次成为了焦点,这次她不仅作为一个商业人,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变成了一个“特别向往家庭生活”的女性。这段感性的演讲促成了得到APP另一款知识付费产品的上线。
2017年4月,得到发布了针对7-15岁孩子的知识服务产品——少年得到APP,李天田带领团队把知识产品的落脚点放在了孩子身上,李天田瞄准好奇心最旺盛的少年时期,想通过少年得到APP来解决不能满足且可能扼杀孩子创造力和好奇心的缺口。
随后,少年得到APP推出了第一款产品——《数学有意思》(主理人为《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的作者林欣浩),很多成年用户看到课程介绍以后争相为孩子订阅。
李天田将知识产品向青少年群体转型,不仅填补了现在市面上对青少年群体对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知识扩充的缺失,更让罗辑思维在互联网知识领域里为自己争取了一席之地—更广、更有生长潜力的用户群体。
~ 4 ~
排在中间的危险
(摘自李天田的一次演讲)
我们很多人都有一种体会,我们去参加一个活动,在窗口排队,都会遇到一种情况,本来我排队排得很长,队伍很长,我也可能是在中间,也有可能在前面也有可能在后面。虽然我非常的着急,但是我仍然会有耐心,因为这个就是这样的,前面排了100个人了,你只能在101个排着。
但是往往我们忽略一种情况,真的队伍排了那么长的时候,也许随时会有一个新的窗口打开,打开的时候最快跑过去的一定是在原队伍最后的人,在原队伍里面已经通过窗口的那是超级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会考虑这个问题。靠前的人也不会考虑这个问题,马上轮到我了,最犹豫的是中间的这个人。
我好像在中间了,前面也接近了,那边打开了会不会比这个更快呢,会不会是真的打开呢,你稍一犹豫就会发现,你的所谓的在中间的这样一个既得利益和安全感瞬间消失了,在两个队伍里面都变成了最末尾。
我们很多传统企业的从业者来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就在于当一个新的窗口打开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而很明显,任何一个生活的常识都会告诉我们,当新的窗口打开的时候,在旧窗口前的这些既得利益者,他们可以存续下去他们已经在旧世界里面获得了足够的积累,哪怕本来排在末尾,勇于冲向新窗口的获得者可以重获新生,就怕那种在中间的人。
所以今天的一个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改造,最大挑战就是我们所说的,消灭其实与你无关,是不是变成最后的一个人,跟你自己的行动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取决于新的窗口打不打开以及跑在你后面的人是不是比你跑得更快。
这是两难的选择,在这头好像有一些既得利益,在那头好像充满风险,这种情况下怎么做权衡。
我个人本身也是传统产业从业者,经常说原来从事的行业做了十几年,好像发现是夕阳产业—管理咨询业,到今天为止我们所使用的所有管理技术和解决方案都是确定性的研究,我们管理咨询业最常用的一个方法叫建模,我对各种各样的现象排除掉所有的不确定性,拎出它的共性来,把它建个模,把这模型套在不同企业身上。但是问题是第一个,今天快速变化的竞争导致你建模的这个动作根本不能完成。第二个,就是所有试图用确定性的解决办法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尝试毫无疑问都是无效的。
所以带着这样一种恐慌,也是带着看了新窗口一个一个打开的挑战,我自己也接受了一个新的挑战,也算是一个新的尝试。我把原有的公司交给我的合伙人,他们更多的来去打理,把自己90%的时间投入在一个新的事情上,接受罗振宇逻辑思维的邀请,加入到这个团队。
目前为止我们一共有13个人,由于完全的出生在移动互联网上,出生在社群经济,所以它可以用非常小的力量来去做各种各样的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以及社群商业的这样一种尝试,这恰恰是我自己特别希望去研究和学习的一个方向。
~ 5 ~
失控的力量
(摘自李天田的一次演讲)
5月17号那天,老罗给我们团队发了一个语音,这个语音就是说他特别想给逻辑思维用户当中的小朋友,做一个活动,就是他想发起儿童节的party, 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经验,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线下活动,没有资源,这个语音发出之后,13人的小团队非常惊慌失措的,因为完全没有准备,也不知道老罗到底要干什么,唯一能做的事情立即发个表单出来,如果你有主意,如果你有资源,愿意跟我们一起为北京的小朋友做个儿童节的party,你就填这个表单,我们跟你联系之,看你能干什么。
作为传统的从业者,唯一能做的是一个大活动需要哪些人跟你参与,有总的赞助人,各种各样的志愿者,各个板块的征集,其实就是资源众筹的表单,我可以跟大家汇报的是5月17号发出到21号关闭报名,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共收到了200多份表单,有经验的志愿者,也有非常优秀的公司。
比如说,有一个众筹项目是说需要一个总的赞助人,这个活动需要钱,一天之内出来了12个,30万的现金,最后变成了要走后门,最后选的是李静,因为本身她的团队有非常强的执行能力,静姐说不仅出钱还出一个团队帮助你们完成现场的舞美,有超高的附加价值,李静成为这个活动的总的支持者和赞助人。场地、车辆、服装、礼品、安保、灯光甚至是主题歌等等全部都是众筹来的。
17号到21号完成众筹之后,自愿众筹结束,23号发出了一个报名表,邀请各地的这些朋友会员可以来报名,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生一个非常好玩儿的事情,当这个报名表发出之后,就有新的资源跟进来,因为这个现场空间是很受限的,于是另外有一个做儿童舞台剧的那样一个组,冯伦的夫人他们做的舞台剧,我们愿意跟一单,我们再赞助你们一笔,很多人进入不到你的主会场的人可以到我们这儿来看舞台剧,作为分会场,27号又发出分会场的报名,17号到27号完成所有活动的组织,6月1号下午活动登场了。
活动登场的时候,我自己没有在国内,但是我觉得特别激动,整半个月的时间里面,这些工作人员没有见过面,没有开过协调会,个人管个人的,在最后一两天的时候建了一个工作大群,服务了当天到场现场177个家属,以及在分会场的180个人,这个活动很多小朋友把家长,还有礼包装着3000块钱价值的礼品,这些礼品全部都是众筹来的。
这个过程当中,第一次感觉到了“失控的力量”,这个完全是去中心化的,逻辑思维起到了发动作用,发动之后形成了接力式的中心转移,所以对于我自己来说,对这个现象非常感兴趣,去中心化在一个实际的运作当中并不是没有中心,而是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多中心化,第二个就是中心的接力式的这种转移,才是去中心化,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个特征。
调动整个活动的整个项目的总控制人,是一个90后的小姑娘,大学毕业仅仅一年。
这个活动之后给我自己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之前没有想到其实这种失控模型可以在混乱当中循序的达到这种自组织和自进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14天里完成,我前两天参加这个活动之后,我觉得非常好,我的伙伴有点发愁,也有人觉得有点混乱。
我特别想说的就是什么叫互联网思维以及什么叫做你真的愿意用互联网模式改造,如果你仍然处于怕乱的状态,可以说这样一个心态,控制者心态还是居多的,更多的角色是基于控制,所有的角色都是忘我,控我的能力来自于过往的经验,而经验来自对所有的已经结束的历史性事件的经验总结和所有确定性元素的了解。
今天摆在我们面前更主要的挑战可能是在一个非确定性的环境,怎么样能用非控制的方式让我们的社群,让我们的部落,让我们的组织能够进入到一个在混乱中重新达到秩序的状态,我想这就是失控模型所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启发。
接下来我自己的兴趣在于我特别希望去看,今天风口论坛这种看似有点小混乱,其实它能够找到秩序,而且这个秩序不是中心建立的,是自我形成的,这样一种实验。
我也非常希望和更多优秀的企业家一起去发起和尝试各种各样的基于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去结合的实验,因为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可能只有用一种做实验的心态,一种不确定性的方式才能够在这样一个85后、90后成为主流的时候,让我们这些人不至于落后,虽然我们的年龄可能已经中年微胖不听劝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用一个实验者的心态尝试最新鲜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是做企业和做商业最美好的地方。
~ 6 ~
李天田对职业女性的13点建议
1.不存在平衡工作与生活这件事。你一天只有24小时,所以你只有一张 List。要把自己过成 Feed 流。
2.严歌岑老师说过形象是女性的纪律。亲眼目睹严歌岑在餐厅等迟到的人时趴在地上做平板支撑,就坐后运动外套一脱里面是符合晚宴标准的无袖露背紧身上衣。
3.无论对同事还是对伴侣,选择信任别人,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4.女性最大的优势是所有人都认为你天生更善于也更乐于沟通,因此你就有了更多的沟通机会。
5.像男人一样思考,像女人一样行动。意思是说,做最理性的判断,行动时姿态要柔软漂亮。
6.无论职场还是家庭女性最容易失分的项目是「控制不住」:控制不住碎嘴唠叨、控制不住情绪发泄、控制不住关系分寸、控制不住得失进退。
7.把家务活动尽可能外包,不要依赖你的父母亲属。力所能及范围内请最好的家政,把他们当专业人士那样尊重和对待。信任他们。为自己每天多赚四个小时。
8.和发型师搞好关系。找出一两个每一季都能找出体面新衣的品牌。
9.无论再忙,定期要见女朋友,要和女朋友约会,要尽最大努力维持和女朋友的关系。
10.孩子是天使,天使不需要奴隶。不要试图比专业保姆做得更好,母亲对孩子最大的价值,一是成为他们的榜样,二是能在他们青春期来临时体面地让他们独立。这两点,家庭妇女都做不到。
11.丈夫不是你的饭票,丈夫是家庭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伙人,互补比相似更重要。
12.把你的所有身外之物的数量删减到目前的十分之一水平,你会过上更高级的生活。
13.多赚钱、多赚钱、多赚钱。
~ 7 ~
早年,李天田接受采访
记者:自古英雄出少年。如今年轻人成大业者越来越多。中学生作家韩寒,写出《本领恐慌》的王小平,都非常年轻。你如果继续读书,也就大学刚毕业,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李天田: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
第一、我们所处的时代经验主义已经彻底过时了,年轻人和年纪大的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第二、年轻人具有更强的创新力,这已被世界富豪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杨致远等人证实;
第三、年轻人具备更强的学习力。但年轻人也要注意克服好高骛远、狂妄自大、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
记者:你是搞智业的,你对智慧如何理解?
李天田:智慧就是一个人反省的能力,一个人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多深,他的智慧就有多高。哲学的最大力量在于它是一面镜子,令你看到自己。读道德经其实看的不是老子,而是自己。读尼采、培根都是如此,怎样认识自己远比怎样认识世界更重要。这正是哲学之魅力所在。我主张人应该读三类书:一类是传记,看到他人;一类是专业,看到趋势;一类是哲学,看到自己。
记者:看你整天像个纵横家,忙于在大江南北游说企业家,你有时间学习吗?你都喜欢读些什么书?
李天田:除了在外地,在北京的时间我生活非常规律,每晚都要看书。除了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外,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杜拉克的《旁观者》对我影响也很大。对了,休闲时我特别喜欢武侠小说,金庸和古龙的都喜欢。
~ 8 ~
小七说
李天田的人生可以说是走了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路线的。
显然这样一路开挂的人生是无法复制的。但是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来路,决定了他的去处,我们了解一个人,学习一个人,要看他的现在,更要看他的过去。了解一个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比盯着他现在的成就,更能给你启示。
了解过李天田的一步步走来,有时候似乎在某些地方也能看到我们普通人的影子,她骨子里的那种倔强、坚持、还有身为山东人的敢闯敢拼,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品质。
当然,来到功成名就后,她个人对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反思,也十分让人敬佩。
她有一本自传《传灯记》,也许读来之后你会受到更大的启发。
可能你会觉得她是个幸运儿,甚至觉得有点宿命的味道,觉得时代不可能回到她那个时候,幸运也无法被复制。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种所谓的幸运,即使来到我们面前,我们未必就能伸手抓住,而她用关键时刻的最优抉择把握住了机遇。
最后的最后,想再分享11条她的人生必杀技,与君共勉。
1.他人定律
你的价值高低不取决于你,取决于他人的需求。
也就是说,你的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好,而在于他人的痛点与你所提供的价值是否匹配。所以要想变成一个重要的人,必须学会研究和理解他人的痛点,哪儿疼戳哪儿。
难点在于,世界上并不存在作为一个集体的“他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要在与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不断训练自己理解需求的能力,直至变成本能。
2.鲁莽定律
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分析推演,立即去做。
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
因为如果不做,这件事就永远是停在脑中的“假想”,由于没有真实的反馈,诱惑会越来越大,最终肯定让你后悔。
而去做,就进入了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概率能做成、不后悔。
3.通道定律
时时检查自己是不是处在一个上升通道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则。如果一个行业、一家公司处于下行通道中,那么,考虑到机会成本,你越能干,损失就越惨重。
检查上升通道最简单的方式,是看这个环境是不是聚合了越来越多高于平均水平的牛人。
要注意,不存在“平衡通道”,不是上行,就是下行。
4.朴素定律
如果一个事、一个人,让你觉得眼花缭乱,那么大概率它是错的或者假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5.好命定律
人生总有些时刻,你会觉得“哇,我怎么这么好命,想什么来什么!”别犹豫,立即All in,这不是命运的安排,这是成功的信号。
如果你在努力过程中,不断有需要的资源意外地汇聚,说明这件事做对了。
反之,如果一件事你推动得特别困难,而且没有任何外部力量来帮助你,这也不是命运不公,而是这件事不对,他人只是给了你一个真实的负面反馈,与其“与天斗”,不如快放弃。
6.没良心定律
一个人的价值,是他身边最常来往的六个人的均值。这虽然不太准确,但是在逻辑上绝对是个真理。
所以,一个人是不是在进步、进步得快不快,风向标就是看他身边老朋友的多少。
面对过去,你必须成为一个“没良心”的人。一个飞速成长和发展的人,身边是没什么老朋友的。这很残酷,也很酷。
7.靠谱定律
一个让人离不开的产品要能够提供确定性。一个人也是这样。你可以非常有个性,但是你要靠谱。
靠谱就是输出确定性。如果他人能预判你的反应,他就知道如何与你低成本地建立协作。
确定性,是他人信任你的前提;信任,是向你输送资源的前提。对个人而言,确定性就是在任何情况下,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8.不设防定律
心理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阻抗”:即使在催眠状态下,人也会对抗催眠师试图进入和引导自己的潜意识。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防范心理是非常强的,人很不容易了解另外一个人。这是普遍现象。
但是,如果你不去“进攻”别人,又对别人的“进攻”采取“不设防”战略,主动把自己打开给别人看到,坦诚到超出常人的程度。那么,相当于你把对方引进了自己的主场,胜算反而更大。
9.一惊一乍定律
这个世界很枯燥,即使你做得非常好,但如果只是正常的好,那么其他人的情绪曲线就是平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厌倦,这条曲线一定会进入下滑通道。
所以,需要你主动提供“峰值体验”,要有种“一惊一乍”的气质,尤其是对于好消息、新机会,要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兴奋度,来感染、刺激他人。
让情绪曲线不定期地上扬、波动,这个东西,叫作“魅力”。
10.八卦定律
你要有意识地管理你的个人形象符号。不妨想象一下,一个人会怎么向其他人介绍你和八卦你。
面对面,其实不是一个真实场景,而是一个被你强烈干预的场景。当你不在场、别人在八卦你时说的话,才是你真实的形象,才是被传播的。
所以,你要基于这个场景来设计和管理自己的个人品牌,如果你很重视品牌形象,那么你要“设计”好别人八卦你时的关键词。
11.增量定律
不跟任何人讨论存量问题,存量会绑架你,也是创新和变革的敌人。
提醒自己,永远保持增量思维。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