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神话与华人起源

紫皓 阅读:41 2024-12-16 13:34:29 评论:61

苗族神话与华人起源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6年年会”

人民网2017-12-26原创首发

苗族神话与华人起源

田 波

摘要】苗族出自三苗,三苗跟炎帝、黄帝、蚩尤有关,而炎帝、黄帝、蚩尤跟华人起源有关;因此,探讨苗族神话,有助于研究华人起源。中华创世神话是华人的族源神话,三皇五帝是中华创世神话的主角。族源神话是讲述部族起源的创世神话,苗族神话是中华族源神话的缩影。西方民族理论,有分裂祖国之虞;因此,笔者重新定义“民族”,引出一个概念,即中华民族的前身——昆仑三族。炎帝、黄帝、蚩尤,便是昆仑三族的代表和象征。三苗,则是昆仑三族的战后孑遗。

【关键词】苗族、图腾、创世神话、民族、昆仑三族

一、苗族是凤族后裔

1.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对于大多数华人而言,是活态文化,祖祖辈辈都离不开。“充分尊重每一个民族选择自己的信仰、包括图腾信仰的权利和自由,不仅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也是保持我国各族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1]

以神话思维为准,可将图腾分作两类:根图腾、类图腾。根图腾的原型,叫类图腾。类图腾,多属实物图腾,将它们的一些特征组合起来,便构成了根图腾。比如:古代,龙有“九似”之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尔雅》)“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本草纲目》)闻一多《伏羲考》说,龙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拟生物,因为它融合了其它图腾的诸多特征。

其实,在形象设计上,各种图腾并非水火难容,比如,有翅膀的蛇叫羽蛇或腾蛇,有翅膀的龙叫应龙,有翅膀的虎叫飞虎,龙也可以有个兔耳朵[2],龙爪即鹰爪,龙掌即虎掌,太阳被视为火凤凰,有丹凤朝阳之说。只要是崇拜或审美的对象,不管它是什么物象甚至是虚构之象,皆可通过神话思维组合成一种新的抽象图腾。所以,华人既可能是龙的传人、狼的传人、熊的传人,也可能是蛙的传人、牛的传人、鸟的传人,等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身上都流着三皇五帝的血。

龙是认同最广的中华图腾,华人心目中的龙都是一个样,各组所尊奉的龙是同源的。汉族及许多兄弟民族自称“龙的传人”,把龙奉为血脉祖宗,把龙当作吉祥物,把龙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神庙是中华分布最广的庙宇。“龙的传人”是中华神话的集体意识,这是一种基于图腾崇拜的民族意识;所以,中华神话是一个放大了的宗族神话,神界诸神或对应着人间的先公先王,或直接就是某一部族的根谱、世系。

根图腾,又分为母图腾、父图腾。父图腾所代表的部族,是母族联姻的对象。同一母图腾的人,都源自同一个女祖神,她具有始母神、生育神、爱神、创世神、保护神等身份。母图腾是族源的标志,母图腾是什么就属什么族。当“母图腾”、“始祖母”融合为始母神后,就具有了“化万物”的神性;因此,许多图腾虽然很小,却能创世造物。[3]

华人的母图腾最初是龙,因为人间最初的生灵是“龙神”女娲所生。龙、凤甚至虎,是由许多实物图腾整合而成的抽象图腾、复合图腾,它们产生于原始社会的结盟联姻;因此,龙虎凤是部族融合的产物和象征。始于西王母的虎族,到了伏羲时代、黄帝时代以及周朝,势头相继盖过了龙族、凤族,人口最多,虎因此成为华人的母图腾。女娲是身兼龙虎凤特征的图腾祖先,而水族神话说,牙线(女娲)是人(兄)、凤凰(妹)之母,兄妹相婚,始有人烟。据此,凤凰也是华人的母图腾。所以,华人是“龙虎凤的传人”。

2.苗族之源

“苗人,古三苗之裔也。”(明·郭子章:《黔记》)“在湖南见说,溪洞蛮傜略有四种:曰僚、曰仡、曰伶,而其最轻捷者曰猫,岂三苗之遗民乎?”(宋·朱熹:《三苗记》)猫是苗的通假字,含有贬义,指苗族。

三苗,当指黄帝与炎帝、蚩尤之战的失败者、幸存者,即战后孑遗,是五帝时代(尤其是尧舜禹时期)分布广泛、曾经联姻结盟的庞大部族;因此,蚩尤被杀后,三苗始见于典籍,奉蚩尤为祖神。三苗作为战败者,被迫逃离故土,曾广布于祖国各地,乃至远迁海外。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名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猿,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山海经》。神话学家袁珂说,延维即伏羲。)“陇西郡首阳有三危,三苗所处。”(《地道记》)“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后汉书》)“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北史》)“三苗之君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韩非子》)“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战国策》)“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史记》)

禹征三苗之后,“三苗”、“有苗”等称谓不再见诸汉文典籍。“黎、苗之王,夏、商之季,子孙为隶,不夷于民。”(《国语》)这些沦为奴隶的三苗,后来融入了华夏族,成为汉族的来源之一。三苗的大部分被迫离开淮河、长江的中下游平原,成为如今许多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女娲作笙簧。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象凤之身,正月之音也。”(《世本》。宋衷注:“女娲氏之臣也。)如今,芦笙仍流传于西南少数部族,而他们大多奉伏羲女娲为祖。芦笙节是中华众多民族各种年节(包括春节)的伴节,说明他们在族源上是同源异流的。

苗族,是凤族后裔,母图腾是凤,父图腾是龙(源自“蚩尤-炎帝-神农-伏羲-女娲”),有《蝴蝶妈妈》、《阳雀造日月》、《公鸡请日月》等神话。“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山海经》)翼,即鸟翅。蝴蝶,为类凤。“混沌的太初,朦胧的岁月,蝶妈生老人,生远祖央公。央公生我们的妈妈,妈妈才生我们大家。杀猪扫村寨,祭祖先老人,祭祖祭蝶妈。”(《焚巾曲》)黔东南苗族,农历十月初一为苗年,有“扫寨”之俗,即每年村寨里杀猪一头,由理老念巫词,大家分得一份猪肉,都带到村外去吃,家家户户熄火一天,象征这年无灾祸。“扫寨”所祭祀的,是蝴蝶妈妈。在黔东南苗族支系里,“嘎闹”崇拜锦鸡、“斋柳”崇拜燕子、“代良”崇拜青鸟。比如,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的“嘎闹”,十二年一次的祭祖大典要跳锦鸡舞。婚庆、迎客礼仪、青年男女“跳月”时,常表演该舞。

黔东南的苗族支系锦鸡苗族,自称“旮弄”(又译为“嘎闹”),因崇拜锦鸡(即凤凰图腾),女子穿锦鸡服饰,在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跳锦鸡舞,而得名。他们的祖先来自楚国,远祖则是威震中原的蚩尤。

锦鸡舞,是芦笙舞的靓点,是古老的祭祀舞,由小伙子的铜鼓和芦笙伴奏,由中年以上的苗族妇女在铜鼓坪上起舞。她们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只艳丽夺目的锦鸡,头戴银饰,穿黑短衣,腰束五彩镶边、坠挂银牌和流苏的彩条长裙,高高垫起的臀部则模仿锦鸡的尾羽。她们围成圆圈起舞,动作舒缓,时而向前,时而向后,模仿锦鸡的求偶、步态、旋转、飞翔等动作神态。照汉人的话说,锦鸡舞象征的是凤皇来仪,即凤凰来舞,普降吉祥。因此,锦鸡舞为青年男女架起了爱情的桥梁,他们成了锦鸡舞的主角。

锦鸡舞的发源地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被誉为“天下第一锦鸡舞”。相传,苗族祖先迁徙时只有三样东西:水牛、谷种、芦笙。定居后,垦荒,打猎,摘野果,采野菜,捞鱼虾,艰难度日。有一位老人套到了只锦鸡,在清理时将锦囊包丢在草棚前的灰堆旁,谁知便长出小米。次年,他又把小米作种子,烧荒播撒,长出了满坡小米。就这样,小米救了他们的命。于是,他们发明了锦鸡舞,以示对祖先、锦鸡的感恩,并融入苗族十二年一祭的大祭即祭鼓之中。

湖南武陵山的苗族,认为最能辟邪的不是老虎而是水牛。牛为类龙,故在刺绣中多有“牛龙”或“龙牛”的图案。贵州省台江县清水江苗族的“划龙船”节,农历五月二十五的前后四天,各村寨都有龙船下水。主要不是比赛速度,而是比哪一条龙船得到的礼物最多,而礼物一般是由老人的女婿送的。一条龙船实际是由一只大船和两只小船拴在一起的。船手可以多达三、四十人,站在两侧的小船上划桨。老人的孙子穿上女孩子的服装和银饰,坐在船头敲锣。这也是姊妹节,是一个村寨向外村隆重地展示自家女儿的风采,从此开始了村寨间和家族间的联姻活动;而划龙船节就如同得到了来自女婿家的汇报,使得姻亲之间的情分达到了高潮。这个节俗,保留了龙凤联姻的古老记忆。

在“文明古国”里,唯有中华是古今一脉的,因而保留了最悠久的祖先崇拜。多族同源的族源神话是中华创世神话的主流,同源共祖是中华族源神话的基调,这些体现了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比如:

潘定智、龙伯亚《苗族史》载,湘西苗族《龙人歌》:“要传诵远古的史诗,要传达远古的故事,江河湖泊有了游鱼,陆地有了爬虫走兽……”,“过了很长的时期,过了很多的世纪;大地上啊,开始出现龙身人首的乌基,出现了人首龙身的代基;后来才生洛保造啊,后来才生闷造冷;才开始生养阿剖抖炭,才来生养阿娘抖滩;阿剖抖炭才生男国王,阿娘抖滩才生女国王;男国王生养豆奈,女国王生养旺几。豆奈生养奶略啊,旺几生养玛果。奶略生养几个隔雄隔夷,玛果生养几个代扎代坎。奶略、玛果是代雄代夷的祖先,奶略、玛果是代扎代坎的祖宗;几个代雄苗人繁衍了十二个宗支,几个代雄生息了一百四十八姓。”隔雄,又作“代雄”、“仡雄”,是湘西苗族的自称。“隔雄隔夷”,即“苗夷”。“代扎代坎”,苗语音译,意即“汉人”。

该书又讲:苗族崇龙,认为龙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能给人带来好运和康宁,是自己的保护神。湘西苗族定期举行“接龙”的祭祀活动。祭祀时要诵《龙经》,唱《龙歌》,跳《接龙舞》,盛装的接龙队伍从河边、井边将龙接来,象征性地将龙安置在房屋中堂的“龙室”内。广西融水苗族,要举行“安龙”祀典,祈求龙神庇佑风调雨顺,全寨安宁。他们将龙神安于村寨前的土坪上,每年二月及八月,每家都派人祭祀。

神话时代,盛行图腾婚,即图腾外婚,即“异图相婚,同图禁婚”。原始社会,图腾的主要用途是,划分部族,确定姻族。贵州故事讲,上古时代,蛇部落的首领娶了位兔部落的女子,结果部落日益兴旺,故留下“蛇盘兔,必定富”的老话。山西,也有这句老话。春节,民间的十二生肖剪纸,有一种叫“蛇盘兔”,流行于北方的陕、晋、京、豫等地,贴在窗棂或门楣上,有民谣:“蛇盘兔,自然富”、“蛇盘兔,必定福”,意在祝福属蛇、属兔的人婚姻美满。河南洛阳民谣:“贴上蛇盘兔,种下摇钱树。”

苗族,订婚那天,媒人要带着一只母鸡到女方家去。女方母亲如果觉得男方家庭、人品等方面都可以的话,便说:“这门亲事说起来都还可以,不过,到底行不行还得问祖宗。”问祖宗,即请神灵判断。媒人一听这话,急忙将母鸡递给女主人。女主人一声不吭,接过去便杀后煮熟,捞起来和媒人一起看鸡眼睛。按习俗,两只鸡要对称一致才吉利,要开都开,要闭都闭。如果对称,婚事便算定了。如果一眼开、一眼闭,不吉利,女人会婉言推辞。“苗族人在选择结婚良辰吉日时,南方父母一定与媒人同赴女方家商定。女方家杀公鸡一只,煮熟之后,双方共同观看鸡眼,此礼仪一般在深夜举行。如果鸡的双眼全睁或全闭,则表示吉利;如果鸡眼一只睁着一只闭着,则认为不吉利。看完鸡眼,双方就开始协商婚期,一般订在‘午日’或‘子日’,苗民认为这两个日子是大吉大利之日。”[4]

苗族以凤凰为母图腾,属凤族。鸡,属类凤。所以,鸡可以象征苗族的图腾祖先。审判之俗,源于神话。在神话里,伏羲、女娲兄妹在洪水后,为繁衍人类,只好结婚。在结婚前,须征得神的同意,要经过滚磨盘、合烟烟等所谓“难题”的考验。

苗族不喜欢老虎,通常蔑视甚至仇恨老虎,更不饲养老虎。只要讲到老虎,都是消极的。“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5]以“干支”配“生肖”,寅为虎,故避寅即避虎。对一方图腾的痛恨,恰恰显示出民族矛盾之深;苗族先祖蚩尤被虎族的黄帝所杀,导致了苗族长达数千年的大迁徙。

二、中华共祖,号为“三皇五帝”

1.祖先=神祖+人祖+德祖

(1)神祖

神祖,即图腾祖先,是最早的祖先观念,是民族认同的最古老标志。祖先崇拜始于神祖崇拜;因为,图腾具有祖先的含义,是象征祖灵的圣物。图腾崇拜以生殖崇拜为基础,祖先崇拜是生殖崇拜的承绪,神祖崇拜是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融合。神祖崇拜是一个民族的源动力,哪怕这个民族没经历过神话时代,也要竭力在神化祖先的同时,挖掘能象征他们意志和愿望的图腾,以凝聚人心。

在华人的俗信里,祖先左右着子孙后代的祸福,甚至孩子也是祖先所赐;因此,华人敬畏祖先、感恩祖先、崇拜祖先、祭祀祖先,俗称“不忘本”。“苗妇有子,祀圣母;圣母者,女娲氏也。”(《苗俗记》)这条记载,讲苗族把女娲奉为高禖,即主宰婚恋、子嗣之神。主宰婚恋者,俗称爱神、媒神、月老。主宰子嗣者,若为女神,则称送子娘娘。恋爱之前,祈祷高禖,赐予姻缘,是为许愿;成婚之际,祈祷高禖,早赐贵子,再度许愿;生儿育女,答谢高禖,隆礼祭祀,是为还愿。

先有健康的婚恋,后有兴旺的子嗣;因此,高禖崇拜的背后实际上是婚姻制度,演变到信史时代,便是由神媒变为人媒,《周礼》里掌管婚姻的官员称作“媒氏”,足见牵线搭桥之人何等重要,遂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说法。

传说,女娲是神龙降世,而蛇又俗称“小龙”;所以,女娲的古典形象,多半是“蛇身人首”、“鳞身人面”或“龙身人头”。苗族神话《龙变人》,讲:远古,大地上“开始出现龙身人首的鸟基,出现了人首龙身的代基;后来才生洛保造阿,后来才生闷造冷”。

广东汉族《女娲与海龟》讲:传说,远古的时期,天熔地烂。天盖不过地,而且很低很低,整天雷火燃烧,雨水倾泻。地上洪水泛滥,山火不熄,猛兽横行。玉帝见此情形,要挑选一种生灵来主宰天下。当时,海上有一蛇族两兄妹,正在刻苦修炼。哥哥先练手足,练得又粗又大,又高又长,而且力大无比。他认为自已完全有本事征服天地,主宰天下。于是他用背脊把天向上一撑,结果把天顶成一个穹隆,由于用力过大,把天顶裂,裂成一块一块的。这时,他再不敢放开了,如果一放开,天就会一块块地掉下来,地上的一切生灵就会被压死。这样,他只好整天撑着。他的妹妹也在加紧修炼。她先练头身,把头身练得很大很大,练成像现在的人头人身,而且还练成一个发达的头脑。她想出一套整治天地的方法。她把天火用来炼五色石,把岩浆砌补天上的裂缝,又砍下她哥哥的手和腿,撑住天的四个角,这样,才把天稳固下来。后来,她又把炼石的炉灰堵塞江河,治了洪水,使江河归大海,猛兽入深山,天下的生灵各得其所。玉帝认为她确实有本事,就决定由她来主宰天下,由她来造人。她就是人类的始祖女娲氏。[6]

浙江省海盐县《伏羲女娲做夫妻》[7]讲,伏羲兄妹成亲后,女娲生下一条几丈长的蛇。因此,龙蛇之族,都是女娲之裔、龙的传人。

(2)人祖

人祖,指父系母系兼备的祖先。原祖,是最早的人祖,指族源神话里最早的一对父母。伏羲女娲,是中华神话里影响最大的原祖。亚当、夏娃,是西方神话里影响最大的原祖。

女娲、伏羲,相传是“人首蛇身”、“人首鳞身”或“人头龙身”的神祖,被彝、壮、傣、佤、毛南、基诺、苗、拉祜、白、怒、布依、畲、瑶、哈尼、傈僳、土、土家、德昂、侗、汉等族视作本族的开山之祖。讲述中华各族同源共祖,是中华创世神话最突出的特征,比如西南的苗、畲、瑶、黎、侗、壮、佤等族,均传说伏羲女娲乘葫芦躲避洪水灾难,再传(再造或再生)人类。伏羲女娲,被他们称作人祖爷人祖婆、社公社母、傩公傩母,等等。由于信仰的广泛,所以关于女娲神话的异文,多不胜数。

学林前辈,说:“关于伏羲女娲洪水神话的文字记载,过去的研究家都认为唐人李冗《独异志》中的记载最早,但敦煌遗书中的有关记载却着录于六朝时期,比《独异志》提前了四百年左右。”[8]

“将敦煌遗书中有关我国上古洪水神话的记载与天水一带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相互对比、参证,就可以得知:伏羲女娲兄妹在洪水中‘得存其命’、‘兄妹婚配占婚’、‘繁衍和再造人类’等主要情节都是大致相同的。敦煌遗书中《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中有关伏羲女娲神话的记载,其资料主要来源于当时甘肃境内流传的民间神话。”[9]

“《峒溪纤志》:‘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蜗、伏羲位。’按他们的传说,苗族全出于伏羲与女蜗。在传说中,女蜗的事迹比较丰富,她被苗人尊之为祖神,其所受崇拜之地位,也高于伏羲。”(白寿彝:《中国通史》)

学林前辈,讲:“稽考中国古史,苗、瑶之民,亦中夏原住诸民族之一。古先传说,谓伏羲、女娲而后,黄帝尝与蚩尤战而胜之。至舜,更窜三苗于三危。此说虽不必为信史,而古者苗民亦尝杂居中原,殆属可信。故于伏羲、女娲二灵,叫人类之祖,崇敬既深,传说亦富,固不仅为汉族之神话也。苗瑶相传为盘瓠之裔,干宝《搜神记》,述之颇详。而盘瓠亦即盘古。《赤雅》载《刘禹锡诗》曰,‘时节起盘瓠,’谓苗人祀其祖也。《岭表纪蛮》引《昭平县志》曰,‘瑶人祀盘古,三年一醮会。招族类,设醮场,行七献之礼,男女歌舞,称盛一时,数日而后散,三年所畜鸡犬,尽于此会。’《洞溪纤志记》苗俗曰:‘苗人祀伏羲女娲。’伏羲一名,古无定书,或作伏戏,庖牺,宓羲,虑羲,同声俱可相假。伏羲与盘瓠为双声。伏羲庖牺盘古盘瓠,声训可通,殆属一词,无间汉苗,俱自承为盘古之后。两者神话,盖亦同出于一源也。”[10]

苗族神话《落天女的子孙》:很古老的时候,天与地创生了一位女神,称为“落天女”。她来到凡间,因为吞吃了老人送给她的红果子,生下7个儿子,他们被玉帝任命为雷公,监督人类要行善敬孝,否则将受惩罚。最小的两个儿子戈生与戈瑟脾气都很暴躁,戈瑟用计将戈生囚禁起来。戈瑟的子女伏羲兄妹受骗,给了戈生水与火,结果用雷电炸开锁链逃走,并降下洪水报复。后来,伏羲兄妹结合,繁衍了苗族子孙。

苗族传说,女神吞吃了老人送给她的红果子,生下七个儿子,任命为雷公。洪水后,女娲兄妹结婚,繁衍苗族。

苗族神话《伏羲兄妹造人烟》:洪水后,伏羲兄妹被迫结婚。第二年妹妹生怪崽,没鼻子眼睛,没得手脚的怪胎,砍后变成人,以石、田、李等为姓。

湘西苗族《傩神起源歌》:洪水后,兄妹被迫结婚。生男女不分的怪人,用刀分一百块,成为百家姓。

云南富宁苗族《谁来造人烟》:天神生老让女神敖玉和男神敖古下凡成婚,繁衍人烟,成第一曹人。后来人间发生黄瘟。生老派天女下凡与幸存的小伙成婚,上树采桃花,抛落变成无数男女,为第二曹人。后来发洪水,生老让志男和志妹兄妹滚磨等成婚,生肉疙瘩,砍碎后成瑶、苗、彝、壮、汉等族和各种姓氏。

云南文山苗族《古歌》:雷神玛由梭一直下了三年的大雨,结果洪水滔天,除了福哥和福妹兄妹钻入葫芦得以逃生外,其他人都淹死了。洪水后,天神竺妞说:“人烟断绝了,你俩成夫妻”,“你俩不成婚,天下绝人烟”。迫不得已,兄妹俩只好“双双成了亲”。后来,福妹怀胎七年,生下了“象个大南瓜”似的肉团。肉团被砍成一百块,碎片变成了一百家人。

苗族神话《召亚兄妹》:洪水后,兄妹难题考验占卜结婚。生下苗、汉、彝的祖先。

苗族神话《伏羲兄妹造人烟》:洪水后,伏羲兄妹经难题考验结婚。第二年妹妹生怪崽,没鼻子眼睛,没得手脚的怪胎,砍后变成人,取石、田、李等姓氏及名字。

湘西、鄂西南、川东南、贵州松桃的苗族神话《傩公傩母》:洪水后,姐弟经难题考验结婚。生子如磨刀石,弟弟剁碎生人类,有了148姓。姐弟成傩公傩母。

湘西的苗族神话《傩公傩母歌》:洪水后,伏羲兄妹占卜结婚。生肉胞,伏羲祷剖开,生12对男女,成百家姓。

湘西的苗族神话《傩神起源歌》:洪水后,兄妹经难题考验结婚。生男女不分的怪人,用刀分100块,成为百家姓。

云南省富宁县的苗族神话《谁来造人烟》:天神生老让女神敖玉和男神敖古下凡成婚,繁衍人烟,成第一朝人。后来人间发生黄瘟生老派天女下凡与幸存的小伙成婚,上树采桃花,抛落变成无数男女,为第二朝人。后来发洪水,生老让志男和志妹兄妹滚磨等成婚,生肉疙瘩,砍碎后成瑶、苗、彝、壮、汉等族和各种姓氏。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精选》所载的苗族神话:女神吞吃了老人送给她的红果子,生下7个儿子,任命为雷公。洪水后,伏羲兄妹结婚,繁衍苗族子孙,成为苗族先祖。

贵州从江县的苗族神话:树根和树尖烂,生2虫。虫脱皮变成公母一双鹅。母鹅生12个蛋,孵出雷、龙、熊、虎、兔、狗等动物和“央”、“美”兄妹。洪水后,二人结婚,生肉团,他们一气之下,砍碎后有了人烟。

(3)德祖

人间有正气,神国多英雄。英雄崇拜是德祖崇拜的基础,弘扬正气是民族宗教的正宗;因此,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为有功德于民,甚至这种功德是虚构的,都会被奉祀为神话的主人公。“古者,祖有功,宗有德,皆不毁之名也。王者,祖有功,宗有德。”(《旧唐书》)

2.先秦学的软肋

先秦学是研究先秦文化的学问,中华起源是先秦学的中心主题。神话学是先秦学的基础;因为,先秦时代的主导思维是神话思维、主导文化是创世神话、主导崇拜是神祖崇拜。所以,神祖研究的不足是先秦学的软肋。

神话传说是祖先崇拜的载体;中华有个认同度很高的神话传说,即“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华人的共祖,他们带有部分的血缘之祖的成分,但主要是神祖,从而作为文化之根的象征、中华族源的象征。对三皇五帝神话的认同与归宗,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与归宗。

在华人的族源记忆里,三皇五帝大多融合了人类、鸟兽的特征,即身兼多种图腾的模样;因此,他们属神祖——图腾祖先。三皇的人选:《列子》是庖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史记》是天皇、地皇、泰皇,《帝王世纪》是伏羲、神农、黄帝,《汉书》、《世本》宋衷注是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大清会典事例》是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淮南子》、《补三皇本纪》、《春秋纬运斗枢》是伏羲、女娲、神农,《白虎通义》是伏羲、神农、祝融,《三五历纪》是天皇、地皇、人皇,《礼纬含文嘉》是燧人、伏羲、神农,《通鉴外纪》是伏羲、神农、共工,《吕氏春秋》高诱注是伏羲、神农、女娲,《尚书》的汉代纬书是伏羲、神农、女娲,《反经》注是伏羲、女蜗、神农,四川绵阳盐亭的《盘古王表》是天皇、地皇、人皇,《皇王大纪》以盘古为三皇之首,等等。如今,少室山顶仍有“三皇寨”,寨中有盘古洞,供奉神农、炎帝、黄帝。这些人,多被苗族奉为祖先。

炎帝八世姜榆罔、姬轩辕黄帝、蚩尤,合称“三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华神话以活态文化的方式传承至今;所以,“神祖史”、“过渡史”、“人祖史”才是中华通史的三部曲,能否体现这一点,决定着史书的优劣。但是,《史记》把“神祖”向“人祖”过渡的三雄完全历史化了。伏羲女娲都被列入三皇,但《史记》并未从伏羲女娲写起,而从黄帝写起,用千古一系的父权制思想拼凑中华起源史上的帝王谱系,说黄帝直到夏、商、周的帝王都是黄帝嫡脉。现代,《中国人史纲》虽把中国史分为神话、传说、半信史、信史四个时代,却又陷入大汉族主义的沼泽。

《山海经》是中华圣史的代表作,可称“书传圣史”;但在其成书之前,大多是口传文化,故叫“口传圣史”。“无稽之言,君子慎之。”(《荀子》)孔子、孟子等儒圣的书,只讲尧舜,“荒古”之事被视为无稽,而《史记》却从民间传闻中选出比尧舜更早的黄帝,择“其言尤雅者”。比黄帝更古老的女娲、帝俊、伏羲等人,都被他按儒家的“戒慎”标准,排斥在外。其实,三皇五帝的事迹在司马迁以前就广泛流传了,只是他对此择“雅”而用罢了。对神话进行“历史化”或“合理化”的改造,是孔子、司马迁等儒家的惯技,比如,孔子对“黄帝四面”、“夔一足”、“黄帝三百年”等神话的解释。但是,司马迁欲罢不能,还是把秦国起源、黄帝升天之类的神话挪入《史记》。中华神话的大部分,就这样被儒家消灭了。

3.三皇五帝=中华共祖

共祖信仰,是祖先崇拜的最高境界,是民族意识之魂。神祖认同是最根本的共祖崇拜,最古老的共祖是神祖,共祖崇拜是文缘的产物。谁是华人的祖先,谁是华人的共祖,谁是中华共祖,谁能代表中华,事关华人从何而来的大问题,民心如秤,自有选择。

三雄,指炎帝八世姜榆罔、姬轩辕黄帝、蚩尤。三皇→三雄→五帝,简称“三皇五帝”,是中华共祖的象征,是中华文缘的象征,是中华创世神话的脊干,是中华起源史的主线,是中华之根。谁是三皇,谁是五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所代表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华人也有自己的祖先,他们就是三皇五帝。凡是讲中华起源史的人开口必谈“三皇五帝”,最讲究“郡望”和“根”之所在的中国人都要不厌其烦地寻根到“三皇五帝”。以“三皇五帝”为基础的祖先崇拜,是华人的精神支柱。图腾、姓氏、宗祠,使华人保持着清晰的谱系线索,而华人的血缘与姓氏是高度对应的,这在世界上具有惟一性。常言道“你我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越往上推,越能得出同源共祖的结论。

创世神话追溯由来,中华创世神话凝聚着华人的民族意识,其中有相当多的族源神话以同源共祖为基调,族源神话讲述部族的起源,而苗族神话是中华创世神话的缩影。但是,从主体上讲,华人并不都是“炎黄子孙”,而是“女娲子孙”、“三皇子孙”、“三雄子孙”、“五帝子孙”。寻根就是归宗,认祖就是认亲,血统是头等神圣的东西,除非是疯子,或者另有企图,谁会乱认祖宗?即便是三岁小儿,也懂得认亲、认生。

黄帝,是华夷之辨的焦点。“以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通过一定形式抒发崇敬之情,进而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团聚力和认同感,是有意义的好事。但在华人以黄帝为人文初祖,积极寻求认同的时候,不仅排除了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和其他外国人,也很容易使境内少数民族产生误解。尽管可以强调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但牵强不通之处在所难免,与民族融合的历史和‘中国是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这一基本看法不合。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和独立各省一度使用黄帝纪年,是为了排满。我曾亲见一位维族干部指着自己的鼻子说:‘炎黄子孙?你看我像吗?’而他根本不是‘民族分裂主义者’。”[11]人文初祖,即人文始祖,简称“文祖”,当指女娲,而非黄帝,或其他人。

因此,五千年中华史,至少有三大错:(1)蚩尤是炎帝后裔,汉族自称炎黄子孙,而把蚩尤贬为乱臣、蛮夷、敌人。(2)东周乱世修长城,硬把华人分两等:汉人、夷人。(3)汉族之名,得自汉朝,而汉高祖刘邦,隆重祭祀炎帝、蚩尤,对黄帝则较为冷淡;所以,大汉族主义者有违汉族缔造者的初衷。

当代,三雄被奉为“中华三祖”(河北涿鹿县委编著《中华三祖圣地——涿鹿》)。1995年,河北涿鹿召开全国首届炎黄蚩三祖文化研讨会。读历史,听传说,给人一种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华人是由炎帝、黄帝、蚩尤所代表的三大部族融合而成的;炎帝、黄帝、蚩尤作为中华共祖,并非当代的追认,而是古老的信仰,三雄都是女娲之裔。与黄帝崇拜(侧重于人祖崇拜)相比,女娲崇拜(侧重于神祖崇拜)更古老、更深沉、更广泛,避免了许多不利于身份认同、民族融合、政治稳定的因素。

比如,陕西绥德神话《女娲造就人世》讲:最初,玉皇大帝把伏羲、神农和女娲封为天皇、地皇、人皇。女娲仿照伏羲、神农的模样以及自己的模样,捏男女,捏出黄泥人、白泥人、黑泥人,发令后成活,又用腰带放在泥滩上乱抽,出现各色人种。

湖南省安化县乐安镇的蚩尤村,又称思尤村、思游村。这里的佛、道、儒、巫各种纷繁复杂的宗教活动中,不论源出何门何派,都奉蚩尤为祖、为尊,都有“蚩尤神咒”。贵州榕江苗王庙,供奉的是蚩尤。汉族进入榕江后,认为苗王可护佑一方平安,为感谢苗族最先来开发这片土地,也将苗王庙视为“祖庙”加以保护。苗王庙曾多次被官方强令拆毁,每次都是当地汉族居民奋力保护、维修或重建。

共祖崇拜,是民族意识之魂。民族观,取决于祖先观;祖先观决定民族意识,民族意识决定民族国家。民族是个文化概念,民族是文化的产物,其关键是共祖崇拜;如果这种信仰消失了,民族便消亡了。惟有共祖意识,才会产生真正的民族意识、民族宗教、民族国家。

三、昆仑三族,中华民族的前身

1.对神话的认同与归宗

图腾的本质,是对人类进行象征性的分类。如有新的人员出现,就可简便地归入原有的分类,这是个开放系统。殖民时代,当欧洲航海者到达澳洲时,土著便将来者归类到某一图腾部族。因此,图腾崇拜不仅是信仰,还是分类学、信息理系统。[12]

中华图腾,分为两种:龙、虎、凤三大根图腾,类龙、类虎、类凤三大类图腾。龙虎凤,以及类龙、类虎、类凤,对应海陆空,海陆空构成了人世间;如果以它们为标准“对人类进行象征性的分类”,可泛指所有人。昆仑三族是中华民族的前身,中华民族以昆仑三族为基础;昆仑三族靠文缘来凝聚,中华民族靠政缘来凝聚。这是拙著《春节考源》首创的中华三源说,认为在先秦曾有结盟的三大姻族,即昆仑三族:①龙族,奉女娲、太昊、神农、蚕丛、炎帝、尧帝、鲧、大禹为祖。②虎族,奉西王母、伏羲、黄帝、颛顼、廪君为祖。③凤族,奉帝俊、少昊、蚩尤、帝喾、舜帝为祖。

文缘,指对神话的认同与归宗。其核心,是神祖崇拜。孕育民族、融合民族的因素很多,而文化认同最重要。把人群融合为民族的因素主要有六种,即血缘、姻缘、地缘、财缘、政缘、文缘。“炎黄子孙”指血缘,“姜姬(炎黄、齐周)世婚”指姻缘,“同饮黄河水”指地缘,“丝绸之路”指财缘,“共和国的同龄人”指政缘,“龙的传人”指文缘。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独异志》)这是汉文典籍对女娲成亲的最早记载,记载虽晚,但内容很古老,只说“女娲兄妹”,而不说“伏羲兄妹”,犹存母系社会的遗迹。女娲神话说明,昆仑山是华人的发祥地,女娲神话来自昆仑山。

“昆仑神话-女娲神话”是华人的族源神话;所以,华人自称“昆裔”,引申为“后嗣;子孙”,泛指中华儿女,与“华裔”同义。比如:“统摄昆裔,辑宁殊方。”(《晋书》)“泽憺昆裔,芟夷群暴。”(《宋书》)“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王国维:《读史》)“昆仑是中国人的故乡。”(吕思勉:《中国史》)

民族意识,文缘为本。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生命由物质和精神组成,前者源于生物基因,后者源于文化基因。血缘,注重以生物基因为基础的人祖崇拜;文缘,注重以文化基因为基础的神祖崇拜。神话时代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神祖崇拜。认可同样的天地神祇并不能表明是同族,而共奉同一个祖先却毫无疑问是认为同为一家。文缘的价值,在于消弭血缘、姻缘、地缘、财缘、政缘等因素造成的内耗、冲突。文缘是一种最大化的团结方案,文缘的价值在于尽可能地将更多的人变成“族人”、“亲属”。比如:《古代社会》的作者摩尔根被印第安人收养入族,电影《阿凡达》的主人公杰克被外星人推为领袖。

把华人凝聚成一个民族的关键,是中华文缘,即对中华创世神话的认同与归宗。中华,是由“昆仑三族→中华民族”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在汉语里,“民族国家”的概念是用“社稷”来表达的,即以“社稷”象征国家、江山、政权,而最大的社神即社皇,指女娲。昆仑三族是中华民族的前身,中华民族以昆仑三族为基础。外婚制是华人在生理上生生不息的奥秘;那么,文缘则是华人在精神上气息相通的纽带。“昆仑三族”之说,侧重于文化-文缘;“中华民族”之说,侧重于政治-政缘。汉族形成于汉朝,汉族的形成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成;所以,昆仑三族的历史(上万年)比中华民族的历史(几千年)更漫长。与“中华民族”相比,“昆仑三族”所培养的民族意识,更古老、更深沉、更神圣、更牢靠、更坚韧。

德国哲学家谢林,说:“一个民族,只有当它能从自己的神话上判断自身为民族,才成其为民族。”[13]时贤田老师,说:“民族的形成的标志之一,在于它的神话走向成熟。”[14]他又说:“对神话的认同与归宗,乃是民族融合的关键。”[15]

“族群确立的条件之一是要有群体共同追认的英雄祖先。‘人类族群认同蕴涵着两大因素——共同血缘与空间资源。为了共享与垄断资源,一群人凝聚在共同血缘(共祖)想象之下,这便是人类族群认同的本相。’(王明珂:“游移于边缘、边界的田野”)对于徙居漳州的中原移民来说,陈元光‘平闽’并‘初建漳州’无疑是具有‘创世纪’意义的神圣事件。于是,关于陈元光的开漳传说,便在最初‘族谱’、‘方志’等零星记载的基础上不断扩充,最终被建构为具有文化英雄意义的共同始祖——开漳圣王。今天闽南流传的‘开漳’传说,并不以陈元光为惟一的讲述对象,而是以之为中心,形成了‘开漳将士’传说系列。最终建构起了以陈元光为中心、其他将士众星拱月的‘英雄祖先’群。在作为一个集体的中原移民族群得以形成的同时,同一族群内部不同姓氏、不同支系的起源记忆也得到了相应的解释。”[16]同理,女娲堪称“开华圣母”;华者,中华也。

文缘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其核心是圣母崇拜。对女娲神话的认同和归宗,是最大的中华文缘。女娲,身兼神祖、人祖、德祖三种身份;所以,女娲崇拜是中华影响最大、认同最广的祖先崇拜,培养了华人最深沉的民族意识。

2.筷子、年节

如今,在中华的竹餐具中,传承性最好的是筷子。千万年来,汉族的老祖先从大西北向东南的中原不断迁徙,不断融合其它部族,原先主要从事的是畜牧业,后来转为农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吃饭用上了筷子。古汉语称“筷子”为“箸”,如今苗、瑶、壮、侗、傣等南方部族称“筷子”的词汇就是“箸”的源头,而他们多是三苗后裔。即言,汉族的祖先和今天的南方少数部族的祖先,共同从另外一个部族那里吸收了用“箸”吃饭的习俗,这个部族后来消失了,融合在今天的各族中。[17]

黔东南、湘西的苗族《年节歌》[18],叙述了年节的来源:年节本来在人间,后被天抢去。于是,人与天为此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议定:天是兄,先过年;地是弟,后过年。“年节”在天上到处逛,逛到雷公家,到星宿家,到天狗家。到哪家,哪家就过年。然后,来到地上,也是到处逛,先歇息在树上喜鹊家、斑鸠家,又到山间的野猪家、山羊家和水里的鱼、虾、龙王等家。它到哪里,哪里就过年。最后待到人们丰收之后,它走进寨子,来到人家。人们杀猪酿酒,欢欢喜喜地迎接它,载歌载舞地过年。酒肉吃完后,“年节”悄悄离去。歌里唱道:“我们要过年,过节春才转。年节遨游四方,人们要去接年回来才有年节过,年节被天界抢走了,又要上天去夺回来。”冬去春来、日月轮回,古人相信,这是年节在遨游。歌里唱道:“年节还小啊,他正曲卷着头睡觉呢……是季节他老人家,拉了年节一把,年节才能站起来。”

《年节歌》共四部分:①《寒冬冷季歌》说,季节轮回转换是形成自然和谐变化的宇宙规律,有了冰冻才会使土壤中的病虫害得到清除,庄稼才会成熟,而“年节没有来,冬季不变冷”,只有“过年节”,“过节春回转”。②《过节换季》说,由于“年到月亮边,太阳角里面,排翻节才转”,要“造‘排’来过年,年过节才转”,大家为了“要银来造排,要金来造排”,“四处去找钱”,找到无儿无女的“寡奶”家,去向她借钱,“借钱把排造,造排好过年”。在借金借银时要用秤称才能体现公平,用青蛙的骨头来制秤,叙述秤的来历。③《“年”临“节”到要“排”祭》说,年节来到人间后,很多人因不知晓而受惊吓,然后请巫师卜卦后才知道是年节的来临,于是大家用美食去迎接年节回家,准备欢度佳节。④《抢季战争》说,“年节”来到人间后引起龙王女婿等人的嫉妒,“气势汹汹来抢季”,引发了争夺“年节”的战争,事后,通过理老的调解,制定历法,不同区域的人按不同的时间过年节,从此人间太平,粮食丰收。

春节,苗族叫“客家年”、“汉族年”、“汉年”,除夕要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除夕夜祭祖,将硬木柴或干树兜放到火塘燃烧,称烧“年兜”,燃得旺,意味着来年生活红火。除夕这天,要在房前屋后插上新砍来的榄篱笆树,叫“保年树”。正月初一来临,开门放鞭炮,迎接新年,叫“抢年”。从初一到十五都要庆贺新春,叫“踩花山”、“跳场”、“跳年”、“跳月”等。比如:“俗传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歌,为踏蹄之戏。”(《蛮书》)“调年鼓:每岁正月,各寨择平阳高阜地,置鼓其上,数人互击之,跳跃掷状如猿猱。妇孺环观,歌声唱合不绝。名曰调年,又曰打猴儿鼓。犹有《小雅》祈年遗意焉。”(《小琅嬛园诗录》)

无论是苗族《年节歌》里的年神,还是汉族春节里的年神,都保留了中华神话时代的痕迹。“年很有可能是上古时期某个种族的图腾,这一支信奉年的族团被打败、被融合了,结果年的形象就遭到‘恶搞’,而过年习俗征服了征服者。”[19]本文的任务,就是以苗族神话入手,找出这个“被打败、被融合”的图腾部族。

3.第三代民族政策

以文缘为基础而形成的族群,叫民族;以文缘为基础而建立的国家,叫民族国家。只有这样的族群、国家,才会产生真正的民族主义、民族英雄、民族宗教、民族精神。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自清末以来的许多中国人,都在思考民族问题,致力于论证中华民族的统一。比如,五四运动时期,洪尊元《中国之前途》提问:“我们常常提及‘民族’,有欲完成一‘民族统一’,但究竟什么是民族?什么是中华民族?”[20]

“西欧的民族主义运动,提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念,建立了一系列‘民族国家’。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以‘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单元来建立‘民族国家’。我国在20世纪先后‘识别’出56个‘民族’,这样就在‘民族’概念上出现了一个双层结构——‘中华民族’-56个‘民族’,结果在客观上把‘中华民族’虚化和架空了。”[21]

“第二代民族政策,是胡鞍钢与胡联合,以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提出来的民族政策思路,倡导推行淡化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推进中华民族一体化和国家认同的政策。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效仿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模式,不容许任何一个族群封闭地生活在一块属于自己认为的历史疆域内。前苏联的民族大拼盘模式被称为第一代民族政策,又称为民族区域自治。它源自列宁提出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是摆脱资产阶级的民族纷争,防止工人被民族文化分化,防止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教唆互相残杀的根本制度。”[22]

“民族”及其理论,本是西方的原创,是殖民者对他国进行挑拨离间、让其自相残杀的文化工具。所以,英、美这些西方国家,绝不在本国采用,而是推销于他国。结果,受其误导的苏联、南斯拉夫,相继解体,而向其学习的巴西、印度,日益强大。[23]那么,我们能否遵从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导,予以改造?可见,西方的“一族一国”之说,有分裂祖国之虞。为此,笔者提出了“第三代民族政策”:

郑重建议:对华人采用“一母多子”式的命名法,即在“中华民族”这个总名之下,分出多个“胞族”、“支系”,因而在名分上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兄弟姊妹,称作“某胞族”或“某族”,而不是“某民族”。胞族的划分,以“文化-文缘”为准。这是强调,中国只有一个“民族”,即“中华民族”。“昆仑三族”好比“小名”,“中华民族”好比“大名”,都指华人。所有的华人都是同胞[24]关系,“五十多个胞族是一个母亲的孩子”,“五十多个胞族是一根藤上的瓜”。所谓“中华”、“中国”,则是“统一的多胞族国家”、“多胞族的统一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叠与融合,而不是错位与分裂。

这样,既是对中华神话里“同源共祖”的族源意识的还原,与“女娲神话-苗族神话”所体现的共祖观念吻合,也体现了“昆仑三族→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史实,实现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等价,而不是错位,从而让忠孝之道成为中华的主流价值观,产生“家稳而族兴”、“族兴而国强”的正效应。

四、三雄之战,昆仑三族的内战

1.三雄之战

三雄之战,是昆仑三族的内战;三雄是昆仑三族的首领,炎帝是龙族之王,黄帝是虎族之王,蚩尤是凤族之王,他们都是女娲之裔。在中华起源史上,最重大的战争是三雄之战,以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为主。联姻有利于巩固昆仑三族的结盟(比如,炎黄二族联姻促进了华夏族-汉族的形成,因此汉族以炎黄子孙自称),龙虎凤三族互为姻族,而炎帝与黄帝的战争主要是龙虎二族之战,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主要是虎凤二族之战;因此,三雄之战及其在五帝时代的余绪,统称姻族之战。

“父权制氏族社会产生的神话,除征服自然的以外,还有反映部落之间战争的,如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就是《山海经》里叙写得最突出的一个。《山海经》所记的许多神话,从没有象这一神话那样用浓郁而宏伟的笔触一再描写的,知道这一神话当它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时候,已具有伟大的史诗般的气概。”[25]

“《列子》:‘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黄帝和炎帝的战争,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场大战,它反映了原始社会部族与部族之间的斗争。黄帝最后战胜炎帝。但是斗争并没有到此止息,炎帝的后裔和臣子,都先后起来为炎帝复仇,前仆后继,纷纷不已。炎帝之后的战争,‘蚩尤伐黄帝’就是最著名的一次。以后还有夸父、刑天、共工、孟翼等,通过神话的折射,有声有色地将远古的一段历史反映出来。可知原始时代两大族人的斗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神话中的‘禹逐共工’(《荀子》),仍可算是此一斗争的延续。不过到此为止,禹既然已经成了大家公认的治水英雄,共工就不得不以一个失败的反面人物的形象而告终了。”[26]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蚩尤虽然已不幸的失败告终,并且被黄帝所杀,但是民间的同情,似乎却在蚩尤的方面。宋山枫木是蚩尤的桎梏所变,解州盐泽竟也成了蚩尤的血,这都足见民间对于蚩尤的同情。《皇览》所记的‘民常十月祀之’的蚩尤冢,尤其足以说明这点。刑天舞干戚的神话,应该是黄、炎斗争神话的继续:当炎帝兵败于黄帝之后,其后裔如蚩尤、夸父,其属臣或属神如刑天者,都前仆后继,起来为炎帝复仇,而刑天所表现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在这当中更是显得突出,所以陶潜诗称他为‘猛志固常在’,实在并非虚美。共工和颛顼的斗争,可算是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和炎帝间的那场大斗争的继续;因为颛顼是黄帝系统的神,而共工则是炎帝系统的神(均见《山海经•海内经》),在继炎帝的属神刑天‘与帝(黄帝)争神’(《海外西经》)之后,又有‘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真是彼仆此起,波澜壮阔,从共工触山神话的零片中可窥见整个黄、炎斗争神话的宏伟瑰丽。”[27]

“父权制氏族社会产生的神话,除征服自然的以外,还有反映部落之间战争的,如象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就是《山海经》里叙写得如火如荼、最突出的一个:‘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大荒北经》)这场战争真是规模巨大,猛烈无比。黄帝有天女魃和应龙助阵,蚩尤有风伯和雨师帮忙。而且据《大荒东经》说:‘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于夸父’,《大荒北经》说:‘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看来夸父也曾和蚩尤联盟共同对付黄帝。而《大荒东经》末尾又有黄帝以夔牛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的叙写,似乎也和蚩尤战争的神话有关。《大荒南经》又记有蚩尤弃其桎梏、化为枫木的神话,自然也是黄帝和蚩尤战争最后分胜负的一个重要片断。《山海经》所记的许多神话,从没有象这一神话那样用浓郁厚重的笔触一再描写的。可见这一神话当它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时候,已具有宏大的史诗般的气概。后代所传诸书如《龙鱼河图》、《黄帝玄女战法》等有关此一神话的叙写,都是本此而来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集合其他神话材料看,实际上是黄帝和炎帝的战争。在这以前和以后,都是有过巨烈的斗争的,真是波澜壮阔,此起彼伏,历时久远。黄帝和蚩尤之战,不过是规模最宏大的一场罢了。而壮烈感人的刑天断首神话,则可看作是黄、炎战争神话的余绪:‘形(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海外西经》)根据我的初步考察,刑天是炎帝的属臣,常羊山是传说中炎帝的降生地,则这里刑天所与‘争神’的‘帝’,应该是黄帝。和蚩尤、夸父相似,刑天神话在流传的过程中也涂上了‘反抗神的意愿’(高尔基语,见《苏联的文学》)的色彩,刑天可算是反抗神的神之一,而其斗志却比蚩尤、夸父更为猛烈、顽强。晋代大诗人陶潜《读<山海经>》诗说:‘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于这位虽遭失败却不甘心失败的断头英雄的奋斗不懈精神,可说是没有过誉。除此而外,《山海经》还记有:‘有禹攻共工国山。’(《大荒西经》)‘有池名孟冀之攻颛顼之池。’(《大荒西经》)‘有鲧攻程州之山。’(《大荒北经》)看光景可能都是反映原始社会部落战争的(主要是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间长期持续的战争),不过是把古代的神话故事转化、压缩为具有纪念性质的地名罢了。”[28]

三雄之战是中华起源史的转折点,它中断了昆仑三族的结盟、联姻、禅让制,导致了昆仑三族的分裂。于是,虎族盘踞中原,凤族流徙他乡,龙开始帝王化,炎黄二部称作华夏族,而三雄之战的失败者则贬称“三苗”、“蛮夷”。因此,华夷之辨始于三雄之战。黄帝和蚩尤之战是《山海经》里叙写得最壮烈、最突出的一个,《山海经》里没有哪个神话这样用浓郁厚重的笔触一再描写。《史记》,也以三雄之战开篇。三雄之战,不论将其定为神话也好,还是将其定为历史也好,都对中华文明有决定意义;如果黄帝战败、蚩尤胜利,那后来关于中华的神话、历史,都得重写。

炎帝,是龙族之王、龙凤之裔。“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国语》)“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都于陈,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至榆罔,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帝王世纪》)“炎帝生姜水,弘身而牛颠,龙颜而大唇,怀成铃,戴玉理。”(《路史》)“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补三皇本纪》)炎帝属龙族,功德与神农类似,因此被讹传为神农。炎帝被奉为火神。羊、牛、火都是类龙,“牛首”、“牛颠”指牛头。传说,炎帝死后幻化成龙。民间剪纸,有牛首人身的炎帝形象。炎帝是太阳神。“炎帝者,太阳也。”(《白虎通》)湖南株洲,传说炎帝母亲女登,曾梦见太阳落在怀里,后孕生炎帝。民间,有鹿喂奶、鹰遮阳的炎帝传说。鹿为类龙,鹰为类凤,分别象征炎帝的母图腾、父图腾。

黄帝,是虎族之王、龙虎之裔。“黄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史记》)熊、罴、貔、貅、貙,都是类虎,代表图腾部族。“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帝王世纪》)“黄帝,号有熊氏。”(《史记》裴骃集解)“新郑县,故有熊氏墟、黄帝之都也。”(清乾隆《新郑县志》)河南新郑,古称“有熊”。在新郑的姬水河畔曾居住过有熊部落,以熊为图腾,首领叫少典。姬水河源于具茨山,向东流经新郑市区,流入颖水,汇入淮河。身为虎族之王的黄帝,为何定都新郑选在三月三,即西王母诞辰?原来,西王母是虎族的神祖,而其后裔伏羲曾定鼎中原,所以择其诞辰而定都,祈盼虎祖们的佑助。

三皇五帝,多跟女娲有关。比如:“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国语》)郭沫若认为,轩辕一名,即《国语》“我姬氏出自天鼋”之鼋,即大,即蛙。女娲,又叫女蛙。“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有蜗氏之女,为少典妃。”(《补三皇本纪》)“古有大禹,女娲十九代孙。”(《遁甲开山图》)禹娶涂山氏,“涂山氏名女娲”。(《世本》)“涂山氏之子,叫女娲,是生启。”(《帝系》)这些“女娲”,当是族名,即女娲族,可理解为女娲的支系后裔。

因此,华胥氏及其儿女伏羲、女娲,既是胜利者黄帝的祖先,也是失败者炎帝及其后裔蚩尤的祖先,而炎黄二帝本是兄弟。大战之后,必遭瘟疫,因此黄帝向岐公等族求医问药,始有《黄帝内经》,所以后世把中医称作岐黄之术,奉黄帝为药王。同时,他面对百业凋敝、人口骤减、危机四伏的中原,苦苦求索治国安民的良策。《轩辕黄帝传》载,黄帝“作下畤,以祭炎帝”。《路史》载,黄帝“崇炎帝之祀于陈”。《列子》载,黄帝因为梦游华胥之国而彻悟,偃武修文,与民休息,天下遂安。黄帝之梦,反映了他对挑起内战的追悔,希望得到祖先的宽宥。甚至,黄帝亲临女娲庙致祭祷福,山西运城后土祠庙像图碑云:“轩辕氏祀地祇,扫地为坛于脽上。”这里的后土、地祇,即女娲。


在中华起源史上,让华人记得住的大事至少有两件:①伏羲制礼。属于积极因素,第一次把华人塑造成一个民族——昆仑三族。与三雄之世的战乱相反,联姻与结盟是伏羲之世的时代主题。因此,礼制是王道的象征。②黄帝之战。即三雄之战。属于消极因素,它是华人作为一个民族由融合到分裂的转折点,动摇了伏羲所定的人道,尤其是悌道。

“讲信修睦,谓之大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礼记》)“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悌,指兄弟姊妹之间的团结友爱;因此,“孝悌”连称。孝道、悌道、夫妻之道,是同等重要的。《山海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有人释为:“女娲,用其肠化为十个神人,来呵护人类。”网友说:“女娲把爱的种子、情的根芽,撒遍了华夏,播向了天涯。她悲人间重重灾难,她忧众神纷纷残杀。”[29]

自古以来,华人把兄弟阋墙、骨肉相残视为最大的家丑。论情度理,天底下做母亲的谁不希望儿孙象一家人呢?有这种平常心,才有“女娲阻止炎黄之战”的传说:

“陕南平利县的女娲山,古称中皇山,因后有女娲宫而得名女娲山。女娲炼石补天便在此山。它地处秦岭南端、大巴山北麓,位于陕、鄂、渝交界处。从女娲阻止炎黄之战的地理位置上看,黄帝居于渭北黄龙,炎帝居于鄂西神农架,女娲所在二者间的位置正是平利女娲山。女娲庙所在山峰向南500米有座山叫‘偏头山’。据百姓讲,当时女娲在炼石之成后,奋力举石补天,第一脚踏力过猛,将此山踏歪偏向山南一侧,故得名‘偏头山’,相传山上曾留下女娲的脚印。女娲第二脚踏向中皇山,将该山山头西侧夷为平地,后在平地上建起现在的女娲庙,中皇山因庙而又得叫女娲山。女娲庙坐落在女娲山乡七里村。相传,女娲采金州(现安康)南山五色石炼之补天,救民于水火,从此百姓康泰,风调雨顺。女娲在此地修造了一座土地庙,教南山民众种桑养蚕,取丝纺绸,福祉于民。当地民众为祭祀女娲的贤能圣德,将土地庙改为女娲庙,供奉香火,顶礼膜拜。为颂扬女娲‘补天’之功,夏朝在女娲山始建宝灵寺,后改为中皇庙、女娲庙,《路史》云:‘女娲始治于中皇山,中皇山即女娲山,有天台鼎峙,今建女娲庙。’唐宋以来,女娲庙历经修葺扩建,尤其是清乾隆元年重修后,拥有正殿四重、房屋百余间,是当时平利最大的寺院,被誉为‘名胜之方’。解放初期,女娲庙仍保存完好。”[30]

黄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分水岭,故被一些古人算为三皇之一,一些又算为五帝之首;三雄之战,是母权制与父权制、禅让制与世袭制的第一次较量。代表父系文化的黄帝神话兴起后,代表母系文化的帝俊神话被湮灭了。于是,虎族的黄帝被美化成“真龙天子”,开启了把龙图腾帝王化的先河,而自称“黄帝子孙”的人,便以“龙的传人”、“华人”自居。《史记》对三雄之战的胜利者竭力美化,于是黄帝崇拜就成了大汉族主义的标志。所以,华夷之辨,实为黄帝与帝俊之辨、龙族与凤族之辨、龙凤之辨;因此,龙凤和好,则天下大安。成语“龙凤呈祥”,在此别有深意。

2.亲属制度

摩尔根《古代社会》,为何详论亲属制度?原来,亲属制度的基础是婚姻制度,它能简洁有力地显示外婚制下的社会状态,亲属称谓是姻亲关系的重要体现。外婚制下的血缘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因而亲属制度具有持续性,并非随意采用、改变或放弃的。

“老人们说:格炎爷老是个射手,格炎爷老是个出名的将军,格炎爷老是盖世无双的英雄。老人们说:格炎爷老身披蓑衣,骑着乌黑的大壮骡。格炎爷老骑上了壮骡,像箭一样飞奔过平原,滚滚翻腾的马蹄啊,如同长了翅膀在天上飞!”(云南彝良苗族古歌:《格炎爷老歌》)

滇东北、黔西北的苗族传说:远古时,苗族曾居住在叫“甘扎地坝”的平原上,首领格蚩爷老(即蚩尤)带领大家开田种地,栽种稻谷、玉米、高粱和棉花,生活得很好。后来,格炎望自老[31],想抢占甘扎地坝平原,于是双方发生战争。格蚩爷老作战很勇敢,善用兵,战争持续了十三年,未分胜负。最后格炎望自老用欺骗的手法,在谈判中杀害了格蚩爷老。格蚩爷老的子孙被迫搬家,迁到“斗南一莫”(即“大江边”,有人说即长江)。[32]

髳,是苗族的自称。西部苗族古歌《根支耶劳、革缪耶劳和耶玖逼蒿之歌》叙述古代苗族住在“东方大江边”,土肥粮丰,人畜兴旺。后来,“沙兆玖帝敖”来攻打,打不赢,和谈。之后,髳放松警惕,被打败,迁徙,牵着牛渡“浑水河”(黄河)来到“笃那依摸”(长江)边。后被打败,不断往西南迁徙,来到黔西北。西部苗族古歌《迁徙歌》说,古时苗族住在“直米立”(河北),建立城池,生活美好。首领是格蚩尤老、格炎尤老。后被沙召觉地敖(即“沙兆玖帝敖”)来攻打,格蚩尤老败,迁徙,渡过黄河,来到长江,后又迁徙。古歌说的“格蚩尤老”就是蚩尤。“格”是词头。“尤”和“尤老”,意为“老爷爷”、“尊敬的爷爷”或“首领”、“长老”、“领袖”。“蚩”为部族名,现为杨姓。《格炎爷老和格池爷老》歌中的“格池爷老”也是蚩尤,音译不同而已。西部苗族古歌唱到许多“爷老”,即首领,而以蚩尤为最大。黔东南苗族《焚巾曲》叙述在黄河流域时因战败而被迫迁徙,它是歌手(祭师)给亡灵指路去东方老家与祖先团聚,这个东方老家在“浑水河”(黄河)边。祖先最早开发这里,后被汉王(黄帝)攻打,开始胜了,后失败,被迫迁徙。[33]

苗族古歌,把苗族的祖先和首领称作“格炎爷老”、“格池爷老”(又译“格蚩尤老”、“格蚩爷老”,即蚩尤)。“爷老”意为老人,“格炎”是“炎”的苗语音,“格池”是“蚩”的苗语音。因此,格炎爷老、格炎尤老,当是炎帝。“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路史》)“蚩尤为姜姓,实系苗族。”(《岭表纪蛮》)

古歌里,黄帝有如下称呼:“格炎望自老”、“沙兆玖帝敖”(意为“沙族那位年轻的姑爷”,“沙”即“夏族”)、“沙召觉地敖”、“汉王”。苗族是龙凤之裔,龙是苗族的父图腾。虎族的黄帝做了蜀山氏[34]支系西陵氏的“上门女婿”(母系社会的从妻而居),与嫘祖成亲,属龙虎联姻。黄帝入主中夏,成为夏族(虎族、夏族、沙族)之王,他与嫘祖所生子女,继承的是母图腾蚕,属“龙子龙孙”;因此,蜀山氏与苗族是以龙图腾为媒介而结成的亲戚。苗族是龙凤之裔,父图腾是龙,母图腾是凤。于是,苗族(风族里的“髳”)称黄帝为“姑爷”,这是岳家对女婿的称谓。

三雄之所以具有以上关系,是因为昆仑三族早在三雄之前就开始联姻了。

3.《史记》

《史记》开篇,突如其来的三雄之战让人倍感困惑。它混淆神农与炎帝、美化黄帝、丑化蚩尤,体现了大汉族主义的兴起,给“正史”的“祖先观-民族观-中国观”定下了的基调;它不敢正视《禹本纪》、《山海经》等书的圣史素材[35],其“五帝本纪”是按儒家的历史观来写的。“《史记》述黄帝与炎帝、蚩尤之争,其词又颇错乱。”(吕思勉:《中国民族史》)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太公六韬》)“黄帝与炎帝争为天子,教熊罴貔虎以战于阪泉之野,三战得志,炎帝败绩。”(《论衡》)“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庄子》)

“足球,起源于我国。我国古代管足球叫‘蹴鞠’,或‘踏鞠’。‘蹴’和‘踏’,都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用皮革缝制,里面填充毛发。西汉刘向《别录》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道藏·轩辕黄帝传》说:‘黄帝令作蹴鞠之戏,以练武士。’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帛书《十大经·正乱》记载:‘黄帝身遇蚩尤,因而禽之。剥其皮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雋其发而建于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正乱》的作者是老子,他生活的年代要比刘向大约早500年。”[36]

中华的历史意识的勃兴,始于炎黄时代;其标志,是“少典世系”在典籍中的出现。从族源讲,女娲-神农-少典-炎帝、黄帝,血脉一贯。炎黄是中华起源史的一个转折点。炎黄之前,知母不知父,属母系社会,神话味颇浓。炎黄,是有父有母的兄弟,属父系社会,历史味很重。“民族自传”《山海经》对黄帝、蚩尤之战写得最详,“正史第一”《史记》从炎黄写起,汉族自称“炎黄子孙”;所以,论及中华,盛行“有史自炎黄始”之说。“正史”主张“成王败寇”,炎帝、蚩尤成了反面形象,跟蚩尤有关的部族则被贬为“蛮夷”。“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贾子》)“蚩尤惟始作乱。”(《尚书》)

21世纪初,出现了新的造神运动,各地争抢名人资源,打造祖宗文化;但是,打着“弘扬民族精神”旗帜的公祭活动招来了激烈批评,有人甚至质疑这些“祖宗”本身的内涵:“为炎黄二帝塑像,要弘扬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呢?翻开历史传说,我们看到的是古代两个部落间的一场残酷的兼并战争,有什么人文意义可言?”[37]

五、中华民族的形成

1.三雄之前

(1)女娲造人

女娲作为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象征,具有超凡的包容性、亲和性、凝聚性,使华人的祖先崇拜达到了最大化,使女娲成了中华认同最广的图腾祖先。苗族奉女娲为造人的圣母:“苗妇有子,祀圣母;圣母者,女娲氏也。”(《苗俗记》)苗族神话《谷夫》[38],显然是女娲神话的异文:

《谷夫补天》:“远古时宏效力大主宰天,宏效撑天四方明亮,人们生活喜气洋。后来不知有什么鬼作怪,天空毁坏五尺长,天盖不了地,地也弄得凄楚悲凉,火燃烧神仙不敢救,洪水滔天地上变成一片汪洋,鬼蛇虎豹出来残害世人,岩鹰飞下地将老小捉去充鸡肠。谷夫在上看见心难忍,才用青石补天疮,补好天疮天盖地,从此地上发白光,从此太阳普照大地,从此明月照亮夜晚,世人很感激谷夫,尤祝流称赞谷夫是顶天立地的好姑娘。”

《谷夫造人》:“谷夫下地来巡视,见地上冷清太可悲,她照自己模样用黄泥捏成人,捏了一个吹一口气,泥人就能下地走路跳跳蹦蹦。她造得很多人感觉力难从心,最后就造了一男和一女,她叫一对要生八个,从此世人繁多很难数清,尤祝流称赞谷夫造人功劳大,世人说谷夫是他们的父母亲。”

《谷夫尝百草》:“尤祝流差神下地来巡察,发现世人生生不息让人担忧。差遣病魔缠住世人,许多男女老幼才难活命。谷夫下地处处尝百草,酸甜苦涩与病相投就可起死回生。不知怎么着她却被毒死在茶树下,茶叶露水落进嘴里才救了她命;第二次她被毒死在黄泥塘,她咽下泥水命才不休;第三次被毒死在秧田里,秧水进喉又才得救。从此她就懂得了解毒药,百尝不死又知百草能治病救人。从此谷夫救世人用百草救死扶伤,解除世人疾病功德无量。”

(2)伏羲时代

虎族的伏羲、龙族的女娲,个人之间成亲,族际之间通婚、结盟,开创了华夏族,而华夏族是汉族(华人的主干部族)的主源。女娲成亲的神话,实为龙虎联姻的史影,属“异图相婚”,比“同图相婚”更能兴旺种族,这是“女娲成亲”神话的深意所在。

“从中华民族角度讲,在远古时代,伏羲氏是虎族,女娲氏是龙族,双方结成了婚姻关系,出现了虎龙结合的部族。《周易参同契》:‘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相贪。’学者认为,这是古籍中最露骨地描写男女交欢的文字。其背景是伏羲女娲婚媾,并以此为例,来描写人世间的婚姻关系。”[39]

“范三畏《旷古逸史——陇右神话与古史传说》,突破常说,认为:伏羲属于虎氏族。女娲是凤族之父与龙族之母所生,属于黾(即龟或蛙)氏族。伏羲与女娲结合,故下一代当属龙氏族或凤氏族,而辈分不明的太昊属于龙氏族、少昊属于凤氏族正说明了这一点。”[40]龟、蛙,都是类龙,因此女娲又作女蛙。

龙虎联姻的模式,至今仍有遗存。旧时,山东的泰安、济宁、淄博的婚礼日,新娘子始出花轿,婿家用红纸包红砖两块,用红绳系着,置于街门门楼的过梁上,砖下压红筷子一双,以避岁星,俗称“押红砖”。山东《临淄县志》载,束莛插双箸,及新砖一对,裹以红纸,由二人属龙、虎者,登梯置于檐际。山东胶东流行一种叫“龙生、虎奶、雕搭棚”的儿童护身符的剪纸,最简单的一种是一虎一孩,虎做笑脸、垂尾、藏爪状,正在给腹下一孩喂奶。《管子》载,伏羲曾封禅泰山,因此泰山所在的山东积淀了不少伏羲时代的文化。龙、虎、鹰(是类凤),对应龙虎凤三大图腾部族。

伏羲东迁,定都中原,华夏族第一次大规模地与凤族联姻,从而铸就了昆仑三族,标志着中华的图腾外婚进入了划时代的阶段。太昊、伏羲、少昊,是昆仑三族的共祖;因此,昆仑三族的后裔把伏羲女娲视为身兼龙、虎、凤特征的图腾祖先。

A、伏羲

A、伏羲


图腾外婚是神话时代的婚姻法,连伏羲这样的大人物不仅身受约束更要以身作则;因此,虎族的伏羲,只有与龙族、凤族存在血统上的关联,才可能在形象上成为身兼龙、凤的图腾祖先。这种关联的基础,便是图腾制下的外婚制。


关于女娲的神话传说很多,但说到她的婚配,多以“伏羲女娲”并提,从未听说女娲与太昊的结合。因为,女娲、太昊都属龙族,按“同图不婚”的古规,他俩禁止婚配。看来,女娲神话在传承者那里还没坏规矩,足见婚姻乃人生大事、族之大事、国之大事,乱不得。近亲婚配,是中华文明之大忌。龙身、蛇身或鳞身的伏羲之相,说明虎族的伏羲族与龙族有过联姻。高明而含蓄的口传文化决不会“生拉硬扯”,总遵循着某种逻辑。这才是女娲故事世代传颂、不断创新的根由。


伏羲是虎族,母图腾是虎。伏羲虽是“风姓蛇身”,但他的母图腾既非凤鸟也非龙蛇,而是承继了先妣西王母的虎图腾,而西王母又是龙虎凤三大图腾文化的集大成者,号为“龙虎天师”。“冬至:虎始交。”(《魏书》)“仲冬之月,虎始交。虙,虎儿貌。”(《说文解字》)伏羲,又作“虙戏”,从虎字头,说明它是虎族的首领或图腾名号。


“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蛇而孕,十三年成庖牺”(《路史》注引《宝椟记》),“长头修目,龟齿龙唇”(《拾遗记》),“龙身牛首,龙唇龟齿”(《春秋纬合诚图》),“鼻龙状”(《白虎通》),“龙身”(《玄中记》),“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列子》)“蛇身人首”(《帝王世纪》)。“《景物略》曰:天坛之北药王庙,庙祀伏羲、神农、黄帝。伏羲尝草治砼以治民疾,厥像蛇身麟首。”(《古今图书集成》)汉·毛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蜗蛇躯”,与东汉武梁祠石室的伏羲女娲像相合。


河南周口的传说:混沌世界产生太极圈,太极圈变成宇宙蛋。龙头凤嘴的伏羲,于此蛋中诞生,因伏(意为“趴”)在那里,故称伏羲。


B、女娲


“女娲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列子》)


河南淮阳传说,伏羲和女娲本是兄妹,在盘古开天辟地后,老天爷安排兄妹结婚繁衍后代,女娲害羞,化身为母虎,头戴草帽,而伏羲化身(后来,淡化了图腾色彩,“化身”改为“扮作”)为公虎。赶庙会的人都想带一只布老虎回去给小孩辟邪,百姓将布老虎作为人祖爷、人祖婆的化身,俗信可以保佑子孙。


纳西族东巴古籍里,象征夫妻恩爱,用老虎额头上相交的旋纹。“虎,山兽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说文解字》)在字义上,人与虎是融为一体的。虎足,怎会“象人足”?甲骨文里,“虎”字从虍从人的,不少于四例,接近于《说文解字》篆文。可见,“虎人”的观念,由来已久。珞巴族神话说,天和地结婚,生了太阳,太阳生了老虎,老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日尼,一个叫日洛。日尼的子孙就是珞巴族,日洛的子孙就是藏族。


“女娲:风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百科名片网:“女娲”)水族《十二个仙蛋》说,牙线(女娲)感风而孕,产仙蛋十二颗,仙蛋化为人、雷、龙、虎、蛇、熊、猴、牛、马、猪、狗、凤凰,后来凤凰变成了少女,与人成亲,才传下人类。浙江的《孳生禽兽》说,天翻地覆后,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生一个肉滚滚的“子”(蛋),爆开后成鸟、兽、鱼等。蛋,又称“卵”、“子”。禽鸟的理想化是凤凰,凤凰是完美女性的象征。贵州省台江县的神话讲,大雁生十二个蛋,孵出哥哥、弟弟、妹妹、虎、蛇等生灵。


兔似虎,为类虎。“楚人谓虎於菟。”(《左传》)於菟,读作“乌兔”,即虎,俗称“黑兔子”。《天问》“顾菟在腹”,言月中之兔。


土族在青海,土家族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彝族在云南、四川、贵州,纳西族在云南。他们与楚族(楚国是三苗里的凤族所建),都有虎崇拜,都奉伏羲为虎祖,都有伏羲女娲神话。其实,“土”是“菟”之误,他们都属虎族,都在春节跳虎舞。冬月初五至二十,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土族要跳虎舞,俗称“於菟舞”。


宋元至近代,称巴人为“土家”、“土人”。鄂渝土家人敬白虎,湘西土家人赶白虎,都自称土家族。传说,土家人的始祖是从蛋里跳出的一个姑娘,叫卵玉。她喝虎奶长大,以弓箭开天地。后来,吞食桃子而怀孕,生下八男一女,使世上从此有了人。廪君之裔,以虎为姓。务相被五姓“奉以为君”时,就是以其图腾白虎为称号——廪君,故又称白虎巴王。古代巴人语和现今土家语一脉相承,皆呼虎为“lǐ”,廪、林、利、李等土家人的姓名用字,形异而音通,原意为虎,故廪君即虎君。《方言》说,江汉的人称虎为“李父”。


女娲,又叫高禖。“人生于寅。”(《西游记》)寅者,虎也,俗称“山神爷”。虎是女阴的隐语。彝语中,以及彝语支系的纳西语中,“老虎”意为女阴。楚语称老虎为於菟(wūtú),彝语称女阴为wūtú。纳西语称虾子为於菟,是隐喻,河虾卷曲垂须之状如成人的女阴。纳西族称媒人为“米拉嫫”,意为“虎做媒”。拉嫫,即古汉语“皋禖”。皋者,虎也;禖者,媒人。[41]


纳西族神话:很古的时候,有个孤儿以砍柴为生,与寡母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拮据,讨媳妇的事想都不敢想。一次,小伙子上山砍柴,遇见一只老虎。老虎求他拔掉戳在嘴里的一根细骨头。从此,老虎常把猎物放在他家门口,孤儿寡母的衣食基本有了保障。于是,小伙子想起了讨媳妇的事。他对母亲说,要是老虎给他叼来一个媳妇就好了。母子的话被老虎听见,第二天一早就他叼来了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42]


所以,虎神西王母、龙神女娲,在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上是相通的;因此,她们都被奉为华人的先妣、高禖、送子娘娘。


(3)神农时代


苗族《神母狗父》:神农时代,西方恩国有谷种,神农张榜布告天下:谁能到恩国取回谷种来,愿以女儿伽价公主许配为妻。因西方恩国路远,无人应召。此时,宫中御狗翼洛揭了榜文,历经千辛万苦取回了谷种,神农乃实现诺言将女儿嫁给翼洛。婚后两年,生下一个血球,用剑剖开,出来七个男的“代兄代玉”(苗族)和七个“代荣代来”(汉族)。——可见,“汉苗”、“华夷”,本是一家。


2.三雄之世


(4)三雄:炎帝、黄帝、蚩尤


蚩尤,是苗王,也是女娲之裔。“苗妇有子,祀圣母;圣母者,女娲氏也。”(《苗俗记》)“《峒溪纤志》:‘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蜗、伏羲位。’按他们的传说,苗族全出于伏羲与女蜗。在传说中,女蜗的事迹比较丰富,她被苗人尊之为祖神,其所受崇拜之地位,也高于伏羲。”(白寿彝:《中国通史》)


炎黄是兄弟,蚩尤是炎帝之裔;因此,他们都是“女娲→伏羲→少典”一脉。“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有蜗氏之女,为少典妃。”(《补三皇本纪》)[43]“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帝王世纪》)女登属有蟜氏,“蟜”字指虫蛇之类,因此女登是龙族,而女娲是龙族之祖,故典籍又说炎帝是女娲之子。


炎黄二帝,身处母系社会,相传为同父异母的兄弟。“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据传,少典氏源出崇虎的伏羲族,故为虎族。)成而异德,是说他们做了不同图腾部族的上门女婿。姬、姜是他们的姓氏,而“姓”字,乃从女所生,是母系时代的产物,带有强烈的图腾痕迹,即图腾与姓氏是对应的,二者都是确认族属、区分姻族的标志。因此,姜姓的炎帝为龙、姬姓的黄帝为虎。他俩所属的龙虎二部融合(姜姬世婚)后,壮大了华夏族。


炎帝世系,被《史记》简化了,甚至混淆神农、炎帝。“炎帝生姜水,弘身而牛颠,龙颜而大唇,怀成铃,戴玉理。”(《路史》)传说,与黄帝同时的是第八代炎帝,名叫姜榆罔。《史记》载,汉高祖刘邦崇拜炎帝,自谓赤帝子,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在炎陵所在地设茶陵县。后来,更名酃县,现称炎陵县。据传,宋朝初年,太祖赵匡胤下令遍访天下古陵以寻找炎帝陵寝,在乾德五年(967)于湖南省茶陵县白鹿原找到了炎帝墓,予以修葺装饰,并大兴土木,立庙建祠,肖像而祀。湖南株洲传说,炎帝母亲女登曾梦见太阳落在怀里,后孕生炎帝。太阳,暗喻父亲,暗示凤族。凤凰,喜火向阳,象征着火、太阳,故又称太阳鸟、火凤凰。“炎帝者,太阳也。”(《白虎通》)传说,丹雀鸟赐炎帝五谷种子,五色鸟驮着炎帝飞至东海蓬莱岛,抱回一轮太阳,给大地带来光和热。


陕西宝鸡传说,炎帝有两位养母,他出生后,神鹰为其遮荫,仙鹿为其喂奶。湖南株洲传说,炎帝有三个母亲。在炎陵县炎帝陵的东北面,有座岩鹰山,相传是炎帝的出生地。炎帝的母亲叫女登,有天晚上,梦见天上的太阳落在怀里,感到又温暖又舒服。过了一年零八个月,她生下一个红球,红球在地上滚了几滚之后裂开,中间坐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大家非常高兴,认为他是太阳神降生。女登和大家去采果实,把孩子放在大石头上晒太阳。时间一长,孩子睡醒了,又热又饿,哇哇大哭,惊动了山中的生灵。岩鹰飞来,为孩子遮荫扇凉。山鹿跑来,为孩子喂奶。孩子不哭不闹,慢慢睡着了。此后,每当女登离开孩子时,鹰和鹿都来照护。人们认为鹿和鹰也是孩子的母亲。孩子得到三个“母亲”的养育,很快就会说话、走路。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都很羡慕。炎帝去世后,为了纪念他的三个母亲,人们雕刻石鹰、石鹿,安放在炎帝墓冢左右,和炎帝同享祭祀,又在岩鹰山修建了帝母祠,祭祀炎帝母亲。宋乾德五年(967)修建炎帝庙时,将石鹰、石鹿移至主殿前方,保存至今。


伏羲族东迁到陕西宝鸡,孕育出崇龙的炎帝族、崇虎的黄帝族。炎帝族沿黄河东迁,到达太昊故都——河南淮阳,其中一支融入东夷凤系,以蚩尤最著名。“蚩尤姜姓,炎帝之裔。”《河图括地象》)“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遁甲开山图》)“蚩尤者,炎帝之后。”(《玉函山房辑佚书》)“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路史》)“蚩尤为姜姓,实系苗族。”(《岭表纪蛮》)汉族的古籍或传说,或云蚩尤号炎帝,或云蚩尤为炎帝九世。


蚩尤,属于阪泉氏,是凤族之王,父图腾是炎帝的龙(《路史》:“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母图腾是帝俊的凤;所以,蚩尤所在的九黎当是龙凤之裔;因此,才被视为东夷的一部分,与太昊、少昊的后人是盟友。东夷,由蚩尤凤系、太昊龙系组成,是中原土著。黄帝自西而来,如果从他“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算起,已不知有多少炎帝族、蚩尤族的子民,四散逃难,成为许多少数部族的远祖。


“华州界,有蚩尤城。古老言,蚩尤阚姓,故又谓之阚蚩尤城。”(《续夷坚志》)“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名族,后分为邹氏、屠氏。”(《拾遗记》。轩辕,即姬轩辕,即黄帝)炎黄结盟,姬姜复婚,壮大了伏羲女娲成亲所肇始的华夏族。涿鹿之战,蚩尤被杀,九黎被打散,残部留在中原,臣服于黄帝,融入华夏族。如今,汉族的“阚”、“邹”、“屠”、“蚩”、“黎”等姓,源于九黎。因此,蚩尤也是汉族的祖先。

(5)凤族的挽歌

《山海经》给人最突出的印象之一,便是它对鸟兽的神异记载超越了其它的先秦典籍,整本书是以礼赞凤凰、感伤蚩尤为基调的,因为蚩尤是凤族之王,是三雄之战的失败者。所以,《山海经》是凤族的挽歌。这本书对凤凰(即“凤皇”,古人有五凤之说,因此凤皇包括鸾鸟、皇鸟、凤鸟、鸾凤、五彩鸟等)的礼赞,远超对其它鸟类的叙写,比如: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下虞之山……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有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凰、鹓雏。(《南次三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大荒北经》)

开明西有凤凰、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玕琪树、不死树。凤凰、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海内西经》)

东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丘鸟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玕瑰、瑶碧,皆出卫于山。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大荒北经》)

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大荒西经》)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西山经》)

此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百兽相与群居。在四蛇北。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海外西经》)

东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丘鸟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玕瑰、瑶碧,皆出卫于山。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大荒北经》)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大荒北经》)

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大荒北经》)

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大荒西经》)

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爱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大荒南经》)

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璇瑰、甘柤、瑶碧、白木、白柳、视肉、琅玕、白丹、青丹、多银铁。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大荒西经》)

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大荒东经》)

3.三雄之后

(6)尧舜禹

五帝时代,三苗与中原王朝,交战不断。以颛顼、帝喾、尧、舜、禹时三苗之强盛,可见三苗不是骤然兴起的,必有远源,这便是昆仑三族。三苗可能加盟过崇拜龙虎的华夏族,而以凤族的舜“入赘”(母系社会的从妻而居)尧帝龙族为标志。

“帝尧降二女为舜妃。”(《归藏》)“尧之于舜,使其子九男事之,妻以二女焉。”(《孟子》)“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举舜。尧于是降以女娥皇女莹配之,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金楼子》)“舜,姚姓也,二十始以孝闻,尧以二女娥皇女英妻之。”(《帝王世纪》)

尧、舜、禹,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将天下禅让给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44]“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神话里,尧是龙子[45],俗称“窝王”,即太阳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赵岐注:“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舜,冀州之人也。”(《史记》)古冀州是东夷人的住地。

舜,姓姚,名舜,又名重华,属凤族,属东夷凤系。传说,秪支国人向尧帝贡献重明鸟,它的每只眼都有两个瞳子,形状如鸡,叫声如凤。“昔舜两眸子,是谓重明。”(《尸子》)“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淮南子》)“虞舜者,名曰重华。”(《史记》)“舜,姚姓,目重瞳,故名重华。”(《帝王世纪》)“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叫鸡,口衔米以哺己,言鸡为子孙,视之,乃凤凰。”(《孝子传》)鸡属类凤,故《孝子传》所说是胎梦,俗信梦啥生啥。《尚书》言,舜祭祖时“《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是说音乐奏至高潮,头戴鸟羽冠冕的装神者(古称“尸”),扮演已化身为凤凰的祖先来与舜欢娱。[46]

陶唐氏尧帝属华夏族龙系,有虞氏舜属东夷凤系。尧嫁二女,恢复了昆仑三族中断已久的龙凤联姻古俗;因此,事先无需告知舜的父母。(《孟子》:“舜不告而娶。”)尧舜二帝,前呼后应,励精图治,实现了华人的大团结:既实现了龙凤二族的大融合,也恢复了龙虎凤三族的大融合。因此,这门亲事具有示范意义,是对昆仑三族姻亲关系的重建。再加上尧帝自身的俭朴勤政、为民除害[47]、把天下禅让给没有血缘关系的舜,尧帝才会赢得普天下的拥戴而被推举为“天子”,开创了让孔子仰慕备至的尧舜禹时代。

相传是大禹主创的《山海经》,被视为中华圣史、民族自传,有许多“远国异人”(刘秀:“上《山海经》表”)的神话,虽然记叙的是这些国民的异形异禀,总的看来,却少有民族歧视和偏见,而是一视同仁。这些“国家”(实为部落或部落联盟),往往传说都是华人的老祖宗(某个古帝)传下来的。例如,黑齿国、司幽国、白民国,传说是帝俊的子孙;三面国,是颛顼的子孙;毛民国,是大禹的子孙,等等。从该书朴质的语调看,只能读到亲切的“胞与为怀-民胞物与”[48]的大爱之心,基调是健康而积极的,旨在修睦以求人和。人和的状态保持得越久,越容易形成民族。

因此,《山海经》体现了健康的神话观、宗教观、祖先观、民族观。其社会基础,当是昆仑三族的结盟联姻。天下皆姻亲,何须分彼此?所以,大禹备受拥戴,在他“有政无类”的治理下,给昆仑三族在中华神话时代的最后一个盛世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8)夏、商、周

夏族是龙族,商族是凤族,周族是虎族。从黄帝到尧舜禹,到夏商周,都是黄帝一脉的《史记》旧说,质疑者甚多。夏族、商族、周族的发祥地、兴起地虽有不同,祖先传说各异,而三族的文化大体相同,沿袭到西周,已融为一体,号为华夏族。

史籍中称鲧为夏禹之父,这是用后世的观念来追溯远古的历史。严格说,夏族在鲧和禹时代,还在实行图腾崇拜,即处于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或知父而不认父,是没有父亲观念的。我们称禹为鲧的儿子,并不认为鲧是一个人,而只是一个族称。

出自氐羌的夏族,本居于西北,以游牧为生。马是游牧部族的主要畜类,被奉为图腾,属类龙。鲧为白马,禹为虬龙,都是夏族的图腾祖先,都出自蜀山。蜀山氏支系蚕丛部西陵氏属龙族,虎族的黄帝上门西陵氏,以嫘祖为正妃。巴蜀是氐系方国,史称巴氐、蜀氐。蚕是类龙。“蚕曰龙精。”(《搜神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管子》)“曰蚕驹者,蚕与马同神,本龙精而首类马,故曰蚕驹。”(《广东新语》)因此,夏、蜀属龙族。黄帝、鲧、禹是氐族大宗神。

“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公羊传》)见于《诗经》[49]的商族、周族的族源神话属感孕神话,《史记》[50]把它历史化了。商族王室,是龙凤之裔。玄鸟即燕子,是类凤;因此,出自东夷凤系的商人,属凤族,奉帝俊为神祖,卜辞中经常提到“夋”或“高祖夋”就是他。甲骨文“夋”字,绘如鸟形。“日中有踆乌。”(《淮南子》。高诱注:“踆犹蹲也,即三足乌。”)“日中有三足乌。”(《论衡》)传说,帝俊为鸟头、猴身、一足。《山海经》中提到的帝俊子孙创造的国家与民族有十四个,他们很多都是“使四鸟”。

黄帝娶西陵氏女,是为嫘祖。黄帝族与蜀山氏为世婚之部;所以,蜀人自言为“黄帝之后”,是从父系而言。一部分没有跟随黄帝本部东进,而留在故地的黄帝直系和对婚之部,在东进的氐羌接受殷商文化成为华夏后,留在故土的人则成了蛮夷。所以,史籍上说“巴蜀左言”、“莫同于车轨”。华夷之辨所导致的文化观将骨肉至亲分开了。由于黄帝是氐族的大宗神,他的嫡亲在西部一直承袭了“氐”的称谓。蜀汉时的氐叟、成汉时的巴氐、当代的白马人,都是黄帝部的嫡派子民。

周族出自氐羌,所以是虎族,奉有熊氏的黄帝为祖,故有周文王梦熊的传说,而熊是类虎。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将氐羌故土的文化固定下来,成为中华三千年帝王制度的基本模式。周朝创造了集中华文明之大成的华夏文明,从而彻底地卡断了故土岷山的脐带。周礼的基础是宗法制,周天子的重臣和主要诸侯国,不是姬姓的兄弟之邦,就是世婚之部。由炎、黄龙虎二族世婚形成的周族,定鼎中原后,分封同姓,固守姜姬世婚的古俗。华夏族,在周朝最终形成。

(9)秦汉

“龙虎二族融合而成汉族。”(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秦为凤族所建,汉为龙族所建。前206年,刘邦灭秦建汉。汉族,古称“汉人”、“汉家”,得名于汉朝的“汉”。华夏族自称炎黄子孙,华夏族是汉族的主源,伏羲女娲成亲标志着华夏族的肇始;因此,汉族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女娲之裔。汉族的形成,标志着以文缘为基础的昆仑三族演变为以政缘为基础的中华民族。

“刘邦所重视并祭祀的神灵,主要有三个:一是后土(社、土地神),二是蚩尤,三是颛顼。《史记》将颛顼说成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后代,但另有许多说法称颛顼是无父而生,生在若水(今天四川雅砻江)。《河图》说:‘帝颛顼高阳氏,母曰女枢,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于幽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山海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颛顼的后代建立了秦国、楚国。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中的高阳大帝,指颛顼。刘邦生于沛,在今天的徐州附近,这是过去的东夷炎帝的地盘,而蚩尤和三苗,是炎帝族的一部分,与黄帝的轩辕族是敌人。从刘邦祭祀的对象看,他在心里仍归属于炎帝、蚩尤、共工和三苗部族和文化系统,似乎并不认同黄帝部族和文化系统。也许,后人将汉朝或汉族主要归于黄帝部族这个脉流,未必符合刘邦的心意。”[51]

华人,泛指中华民族;因此,中华民族起源就是华人起源。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是昆仑三族的主干;昆仑三族是中华民族的前身,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所以,汉族起源史是中华民族起源史的缩影。“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混同,日子久了,常常忘了汉族中的胡人成分。”(《北京法源寺》)胡人、夷人,都是以汉族自居的中原文人对兄弟民族的蔑称。其实,从古至今,没有纯正的汉族,只有混血儿。

女娲造人,开启了华人的族源记忆。三皇五帝,是昆仑三族的杰出代表。从三雄到五帝,昆仑三族从分裂到重圆。尧舜禹之世,昆仑三族完成了最后的结盟联姻。大禹之后,昆仑三族走向过渡,历经夏、商、周、秦,直到汉朝,以汉族的形成为标志演变为中华民族。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