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方向热度升温捷邦科技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玥霈 阅读:53 2024-12-16 13:44:19 评论:61
()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成为客户信任的精密智造与新材料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发展定位,以先进精密制造与新材料研发为核心能力,持续在消费电子领域与新能源锂电池领域耕耘。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的产品主要为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主要应用于笔记本及一体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领域。在新能源锂电领域,公司产品主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主要作为新型导电剂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电极片制备,用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1、消费电子领域  报告期内,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有所复苏,部分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市场需求回暖。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出货量分别为5,724.2万台、6,280.9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2%、3.4%;2024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分别为3,369.8万台、3,593.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18.4%。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终端品牌厂商积极推动硬件升级和功能革新,对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努力保持与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积极参与客户的前沿应用研发过程,持续拓展高附加值产品。随着本轮消费电子行业的新一轮成长周期的逐步推进,公司有望得到更多商业机会并取得一定的业绩增长。  2、新能源锂电池领域  公司在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业务基础上,开发出在力学、电学、热学和化学稳定性等方面较传统导电剂有明显优势的碳纳米管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  碳纳米管下游市场主要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导电塑料等,市场空间大。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其重要的下游需求,各国政府部门战略性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并不同程度地规划了对燃油车的禁售时间及范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需求突飞猛进。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呈现高增长态势,销量显著增加,从而带动了锂电池的旺盛需求。根据CleanTechnica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为7,169,712辆,同比增长23%。根据调研机构SNEResearch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364.6GWh,同比增长22.3%。调研机构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根据新能源汽车交强险口径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约427.9万辆,同比增长41%,带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00.6GWh,同比增长40%。  (二)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机电脑、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领域。公司能全程参与大客户新产品导入过程,具备研发驱动生产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公司在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业务基础上,开发出在力学、导电等方面有相对优势的碳纳米管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可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改善循环寿命。  1、消费电子领域  公司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产品已实现多种材料精密复合,实现了散热、连接、保护、防干扰、防尘、绝缘、标识、遮光、减震、缓冲、密封、导电、支撑、屏蔽、紧固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公司已深度融入了终端品牌厂商产业链,全程参与终端品牌厂商的新产品导入全过程,能够从设计理念开始完成其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开发设计任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设计研发、材料选型验证、模具设计、试制、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服务。  目前公司直接客户主要为富士康、精元电脑、()、广达集团、向隆电子及()等知名制造服务商或组件生产商,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谷歌、亚马逊、SONOS等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苹果在2021年5月、2022年10月、2023年5月和2024年4月分别公告了其2020财年、2021财年、2022财年和2023财年的主要供应商名单,公司均为苹果对应财年的主要供应商。  2、新能源锂电池领域  在锂电池领域,公司已开发出在力学、导电等方面有相对优势的碳纳米管产品,该产品能够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公司目前已经取得()、比亚迪、()、孚能科技、正力新能、()、()等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代码,部分客户已实现量产交货。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  (1)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采购部门,由其负责原材料、模具及生产设备等主要采购事项。公司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单/双面胶、五金、保护膜、石墨、泡棉、导电胶、离型膜等,总体上采购实行“以产定购”模式,根据销售订单及客户给予的需求预测数量,结合原材料的库存情况、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申请与审批、采购实施、采购验收、供应商管理、供应商评价等环节有着严格管控。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保证原材料、模具、生产设备等的及时供应。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销售订单及客户给予的需求预测数量安排生产。  公司在综合考虑订单交货期、需求数量及运输周期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能力、原材料备货情况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公司制造管理部根据生产计划,具体组织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对质量、产量、成本、良率等方面实施管控,保证生产计划能够顺利完成。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对供货方式、结算方式、质量保证等条款进行约定;客户在实际采购时向公司发出订单或供货计划,约定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期等信息,供需双方根据框架协议及订单约定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  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积极与客户和终端品牌厂商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获取相关需求,实现快速响应。在多年来与客户和终端品牌厂商合作的过程中,公司在技术、工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终端产品更新换代的同时能够不断满足客户和终端品牌厂商的产品需求,增强了客户粘性。  2、碳纳米管产品  (1)采购模式  公司碳纳米管产品原材料总体上实行“以产定购”模式,根据销售订单及需求预测的方式,结合原材料的库存情况、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2)生产模式  公司碳纳米管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结合需求预测的生产模式,以保证生产计划与销售情况相适应。  (3)销售模式  公司碳纳米管产品主要采用直销模式,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下游的动力、数码、储能锂电池厂商对供应商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及品质控制要求,需要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较长周期的评估认证,并经过多轮的样品测试才能成为其合格供应商。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主要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16.1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5.24万元,公司经营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收窄,同时公司经营毛利率也由上年同期19.21%增加至24.18%,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改善,经营情况稳步向好。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围绕自身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坚持以研发驱动生产,加强内部预算管理及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升级,使公司业务朝健康稳定方向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2,665.4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77%。公司研发和技术优势有助于公司对现有产品性能进行持续优化和升级,快速响应客户的定制开发需求,并自主布局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以满足下游行业相关材料、结构和技术工艺不断变革以及生产效率、加工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的需求,从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加强预算管理,严控费用开支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坚持合理规划资源投入,以结果为导向,通过对预算的执行跟踪、预警、管控,强化了公司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通过开展全过程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从严把控生产、研发、管理、销售及财务等运营各项成本,挖掘了公司降本增效潜能,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完成稳固实业及越南稳固收购事宜,拓展公司业务版图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受让股权结合增资的方式取得了稳固实业及越南稳固55%的股权,此次收购拓宽了公司业务领域及客户结构,提升了公司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多样性。同时,通过发挥公司与稳固实业及越南稳固各自的优势产业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4、强化人才驱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健全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吸引与留住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地提升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地将公司、股东和核心团队三方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公司实施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69人,包括公司在(含全资、控股子公司)任职的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和技术优势  研发能力是公司深度参与客户产业链、获取订单、保证盈利能力的基础。公司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建立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研发经验丰富、梯队建设完善的技术研发队伍,并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及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加强技术的积累和创新,持续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目前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242项,外观设计3项,对产品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1、在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业务方面的研发技术优势包括:  通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公司分别在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方面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产品生产工艺的创新与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优势,具体情况如下:  (1)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公司建有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购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招募了一批拥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研发人员,能对行业中涉及的相关材料从力学、光学、电学、热学、导热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性能测试。公司针对性能测试结果,设计合适的生产工艺,使单一材料在生产的过程中或不同材料在复合生产的过程中保持自身优良性能,进而实现产品拟达到的功能。同时,公司还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针对相应的材料或产品进行实际应用模拟测试,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公司能够独立地为客户提供包括材料寻找、材料验证、材料应用、材料配型等一系列服务,提高了公司的产业链价值。  (2)产品生产工艺的创新与研发  公司的精密功能件产品可以同时实现多种功能,其加工要求较高:首先,在高速加工、精密贴合及加工环境精准要求的条件下,产品结构一旦到达5层以上,每多一层材料复合的加工难度将大幅增加;其次,公司产品中有众多需要特别处理的微小加工细节,如在同一平面中加工出精准孔洞、微小凸出、肉眼无法识别的高度差等;为实现下游客户制造服务商或组件生产商的自动加工需求,这些孔洞、凸出等产生的废料又需要实现100%排除,这些要求从不同维度增加了产品的生产难度。  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积累,掌握了复杂柔性精密功能件集成加工成型技术、基于CCD视觉检测小孔废料技术、散热类材料多层次加工成型工艺技术、排版定位贴装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通过不断增加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定制化及自主改进生产设备、优化精密模具设计、创新工艺流程等方式,实现了原材料复合、模切、排废等多种工艺流程一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作业,逐渐改变了过去高度依赖生产人员经验的局面,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良品率。  2、在碳纳米管产品业务方面的研发技术优势包括:  (1)公司自主设计用于碳纳米管生产的流化床工艺及设备,在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的同时实现了温度、压力、气体流量等关键工艺参数的有效控制,最终保证碳纳米管产品的成本、品质及性能的平衡。  (2)碳纳米管产品的制造主要采取化学气相沉积法,其技术关键是催化剂的配方与制备技术。公司自主研发铁、钴、镍基催化剂及相应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技术,可以保证公司碳纳米管产品的持续升级。  (3)公司在碳材料高温纯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拥有一支成熟的高温纯化技术团队,并形成了多项知识产权及专有技术,有力支撑了公司碳纳米管产品的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及成本降低。  (4)公司掌握碳纳米管浆料制备全链条核心技术,自主制备分散剂的独特技术。在水分及杂质控制,纯度和导电性的平衡,流变稳定性的调控,多种导电剂的复合已形成综合优势,已成功开发低粘度、高固含、高纯度、耐高电压、高稳定性的水性、油性导电浆料产品。  (二)深度参与知名终端品牌厂商新产品导入的业务优势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可靠的产品品质、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灵活快速的响应能力获得了苹果、谷歌、SONOS等知名终端品牌厂商的合格供应商认证。  知名终端品牌厂商有着非常严格的认证体系,会全面考察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公司信誉、供应能力、产品价格和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需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在信任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对供应商产品的采购量,只有部分研发设计能力强的供应商才能够参与新产品导入的整个过程。  公司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业务全程参与知名终端品牌厂商新产品导入的整个过程,从终端品牌厂商设计理念开始进行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的开发设计,并从材料及工艺上对终端品牌厂商给予的初步图纸或需求进行优化建议,涉及材料变更、结构改进和工艺优化等内容,从源头上为客户提供更为优秀的产品方案,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和稳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增强合作的粘性。深度参与知名终端品牌厂商新产品导入的业务优势使公司能够深入了解终端产品的相关信息,使公司能够更好的把握终端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技术储备指定了研发方向。  深度参与知名终端品牌厂商新产品导入,为客户提供材料变更等优化建议,要求公司对原材料特性、使用效果以及客户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经过长期的积累,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对各种材料的实际使用效果、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能够向终端品牌产品厂商推荐原材料,使新的材料供应商进入终端品牌厂商的产业链,在产业链中起更大的作用。  (三)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优势  产品的质量控制是消费电子品牌厂商和其制造服务商、组件生产商审查的重点,产品生产的过程也关系公司产品的成本和盈利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公司在生产管理制度、产品生产过程及检验等方面进行不断完善,以保证产品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  在制度上,公司严格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了完善有效的质量生产管理体系,使质量控制贯穿在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并形成了一系列制度,为产品的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公司以自动化及数字化为方向,不断增加先进设备的投入,对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进行改良,开发及定制了包括不同厚度高精密组合泡棉的全自动生产设备、L形柔性产品定位转贴及模切加工的一体化设备在内的多项具有自主专利的自动化数字生产设备,以数据为导向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相关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了公司制造的智能化程度及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及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在产品检验方面,公司通过自行开发和购买检验设备等方式,综合运用机器视觉、元素光谱分析等涉及多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检验体系,在保证高速生产的同时完成产品的高精度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公司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始终坚持生产精细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对生产和质量管控进行持续改进,建立了研发、制程、成本、质量等多维度的科学管理体系,获得了消费电子品牌厂商和直接客户的充分认可。  (四)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灵活快速的响应能力  作为定制化的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生产服务商,公司一直高度重视与客户的合作,给予客户快速的响应及优质的服务。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公司在研究开发、生产管理、需求快速响应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产品设计研发、材料选型验证、模具设计、试制、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服务。  在研究开发方面,公司建立了多部门联动快速响应机制,在销售部门中按照客户及具体项目设置专门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及时跟进客户及具体项目需求后,研发人员快速与客户进行技术沟通,凭借丰富的研发设计能力,及时完成客户需求产品的设计,并快速完成样品交付。  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具备快速满足客户大批量产品交货周期的应变能力。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富士康、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的制造服务商或组件生产商,其为了加快原材料周转效率,均要求供应商具备快速大批量交货的能力。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客户需求变化,合理调配生产计划,优化各生产订单,实现了柔性化生产管理,满足了客户大批量的交货要求。  在需求快速响应方面,公司在华南、华东、西南以及美国等主要客户所在地建有专门的服务团队,并围绕制造服务商和组件生产商在国内的主要分布地区建厂,在东莞、昆山、资阳和越南设立了生产基地,借助区位优势以快速高效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对于产品使用等方面的一般问题能够做到即时反馈;对一般情况下的产品改进能够在客户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于客户特别紧急的需求,如复杂产品需求量突然增加,公司甚至能够以小时为单位向客户快速响应;公司也曾因充分发挥创新技术优势,解决了客户其他供应商在量产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将产品及时交付给客户,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评价。  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灵活快速的响应能力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强化了公司与客户的合作粘性及深度。  (五)客户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可靠的产品品质、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灵活快速的响应能力,在消费电子领域获得了苹果、谷歌、SONOS、富士康、比亚迪、广达电脑等知名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在新能源锂电池领域获得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正力新能、鹏辉能源、多氟多等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代码。  知名消费电子及新能源锂电池客户对供应商的严格认证流程及高标准要求,促使公司在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内部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水平不断提高,稳定和促进了公司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并为公司开拓其他潜在优质客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创新风险  消费电子功能性及结构性器件是消费电子产品的重要部件或配件,且具有典型的非标准化等特点,客户与供应商是定制化生产的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下,下游客户更换供应商的转换成本高且周期长,客户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来破坏自己的供应链,双方合作的排他性较强,这决定了客户对供应商的选择比较严格、谨慎,供应商资格认证非常困难且周期较长。因此,与知名终端品牌或直接客户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的门槛较高,同时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企业一旦成为下游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就与客户达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黏性和稳定性较强,从而形成了客户壁垒。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功能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客户相应的对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生产企业的设计研发及创新能力、产品品质和快速供货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公司对产品、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判断失误,对客户需求动态不能及时掌握,技术创新及产品创新无法满足下游行业及客户快速发展的需要,技术路线和产品定位未能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将影响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并错失市场发展机会,同时无法持续获得客户订单,使公司面临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风险,进而对公司的持续竞争能力和未来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通过与终端品牌厂商的新产品导入过程,精准把握产品的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增强自身的研发、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保证公司的研发能力及量产能力能够持续满足终端品牌厂商的产品及技术升级迭代需求,进而保持与终端品牌厂商合作的黏性及稳定性。  2、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各行各业及各类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蓬勃发展,行业总体趋势长期向好,但上述应用领域的发展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而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能力受到宏观经济运行周期的综合影响。如果未来影响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或无法进一步改善,则可能进一步影响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整体出货量,进而影响公司消费电子领域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的业务。  应对措施:通过研究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正确采取经营策略。同时在保持公司现有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投资,完善公司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业及战略布局,实现公司业务的多元化。  3、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消费电子行业的头部企业。基于消费电子行业的现有竞争格局,以及公司持续拓展国内外顶尖终端品牌厂商的大客户战略,也决定了公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的特点。这些核心客户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及业务经营的规范性均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公司技术水平及生产服务能力不能持续满足核心客户的生产经营需要或公司存在违反客户行为准则的行为,无法保持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关系,而公司又不能及时拓展其他新的客户,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1)加强与现有的制造服务商和组件生产商的合作,通过现有的制造服务商和组件生产商进入新的终端品牌供应链;(2)在保持公司现有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业务的基础上,横向拓展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的应用场景,开拓新市场和新的终端品牌;(3)通过产业投资的方式,对产业上下游进行高效整合,增强公司整体实力及客户黏性。  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我国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行业生产企业众多,综合实力突出的大型企业相对较少,行业集中度整体不高。若未来下游市场增速放缓,现有竞争对手利用其品牌、技术、资金优势等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渗透到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和客户,或者有更多的厂商,包括公司客户以及其他相关设备或类似生产经验企业进入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领域,公司未来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应对措施:积极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大力开拓市场,巩固和提升行业地位,同时通过加强公司经营管理,进行降本增效,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但不限于:(1)强化公司财务管理,保证公司财务指标的健康和可持续;(2)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及准确性;(3)优化组织架构,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  5、毛利率持续下降的风险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产品整体功能及结构设计也趋于稳定。公司主要终端品牌客户不断加强供应链管理,通常每季度要求功能件和结构件厂商对上季度的料号进行重新报价,通过降低采购价格等方式加强成本管控,从而影响了上游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等配套产品供应商的盈利能力。同时,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加剧也会进一步挤压公司产品毛利率。此外,公司毛利率水平还受产品结构及生命周期、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工艺流程、汇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若公司不能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良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影响毛利率的相关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可能会导致公司的毛利率进一步下降,公司存在毛利率持续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1)通过自身研发能力的优势,开发高附加值、毛利率较高的的功能件及结构件产品;(2)通过创新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促进公司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提升公司产品的良品率。  6、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供应不及时的风险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单/双面胶、五金、保护膜、石墨、泡棉、导电胶、离型膜等。如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不能相应提高产品价格转嫁成本,或者供应商无法按照约定的时间交付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公司生产安排受到影响,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1)通过向终端品牌产品厂商推荐原材料,使新的材料供应商或新的原材料进入终端品牌厂商的产业链,以此提高公司采购的议价能力;(2)与供应商签订长期稳定的采购框架协议,加强供应商管理,同时通过提高统一采购的比例,争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3)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经营模式,依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合理调配原材料采购及库存,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  7、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风险  “高精密电子功能结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增强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研发实力为目的,受市场环境变化和消费电子需求下降的影响,公司现有产能足以满足目前订单需求,本着谨慎投资的原则,为更好的保护公司及投资者的利益,公司决定暂缓“高精密电子功能结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公司面临可能无法按既定计划完成项目建设和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严格依照《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定加强对募集资金存放及使用的管理,同时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趋势,对募投项目进行妥善安排,适时推进募投项目的建设,以保证募集资金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8、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外销业务主要以美元进行结算,占公司整体营收较高。汇率随国内外政治、经济因素变化而波动,而汇率波动将对公司收入、汇兑损益和经营业绩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公司通过衍生品投资减少汇率波动影响,但在汇率行情走势与预期发生大幅偏离的情况下,公司锁定汇率成本后的成本支出可能超过不锁定时的成本支出,从而造成潜在损失。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及国内相关汇率政策的变动情况,加强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及掉期等金融工具的管理,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及业绩的影响。  9、产业链海外转移风险  受贸易摩擦、劳动力成本上升及终端品牌厂商产业链战略布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消费电子产业链部分产能向东南亚及南亚国家转移趋势加速,公司目前越南生产基地已经量产,但若公司海外客户拓展不顺利,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根据直接客户及终端品牌厂商的战略布局,加大海外营销力度,同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妥善分配公司产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以降低内部运营成本,从而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10、商誉减值风险  投资并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此也带来商誉金额的增加。如未来被收购公司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经营管理等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与公司的协同效应不及预期,导致其经营状况不及预期,则存在计提商誉减值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投后管理工作,使与被收购公司与公司的企业文化、产业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高被收购公司的经营效益,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11、资产减值风险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公司定期对各项资产状况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公司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相关资产将面临减值的风险,将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结合行业政策、市场的变化,加强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资产的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管,努力强化经营管理,降低公司的资产减值风险。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