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移民山东莱阳
殷盈
阅读:47
2024-12-19 15:34:31
评论:61
一、明初为什么会出现移民活动?
民间普遍传说,莱阳诸姓氏之先祖是在明朝初年以前由境外迁入,主要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河北枣强、云南等地。《莱阳地名志》中记载,莱阳有270多个村庄均始建于明初。这些村庄的居民究竟来自何处?在本市有关典籍和族谱中仅能见到概况和口传信息,并无多少确凿、详尽的资料。因而,只能从整个胶东乃至山东大范围中寻其踪迹。
明初为什么会出现移民活动?为什么会从不同地方移民?
查阅《明史》《清史稿》《山东通志》和民国《莱阳县志》等诸多史志典籍可以发现,距今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初年,确实有过数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先后持续了几十年。
从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到朱棣永乐十五年(1413)的四十多年中,山西人多次被迁到外地,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省,迁出数量难以统计,但规模惊人。
明朝初年为什么要搞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山东人口流失的原因是什么?究其原因则要从元末说起。
1279年南宋灭亡,雄踞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实施对外用兵杀掠,对内高压,进行民族分化策略。他们对被称做“天下腹心”的河洛、山东一带奴役、盘剥、镇压的情形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其一,朝廷明文规定,禁止百姓“赶集买卖”,以防聚众造反。
其二,五户人家合用一把菜刀,用铁链将刀栓在井沿,供诸家切菜使用;禁用铁制农具。
其三,汉人每家都供养一位“蒙古老爷”。他吃住到汉人家中,规定衣食住行必须享受优待,并以此对汉人进行监视。发现聚众立即上报官府,严加拷间,甚至投进监狱。因此邻居相遇不敢说话,形同陌路。
其四, 有位叫巴彦的大臣奏本,公然'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之人”。杀绝了汉人,大片的土地就可以变成牧场了,这种想法何其狠毒、荒唐!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四处流浪。
元朝统治者政治上的民族压迫和经济上的残酷剥削,最终导致社会的倒退和经济上的萧条,必然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规模较大起义发生在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河、淮、山左从义之民难以计数”。山东境内至今尚有“老百姓以月饼包馅传信,八月十五杀鞑子(汉人对蒙古人的蔑称)”的传说。
元末农民起义的烽火在山东燃得尤旺,最有影响的是毛贵率领的支红巾军。他们攻胶州、莱州,克益都(青州)、菖州,在四五年的时间里占领了山东大部分区域。惊恐万状的元朝统治者派重兵镇压,拉锯式的互攻互伐,元朝统治者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杀戮。据《元史》记载:蒙古兵所到之处,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几乎“杀戮殆尽”;“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骸骨遍野,十家庐舍,九家被毁”,豫、鲁、苏北、皖北民众被杀戮者达十之七八,齐鲁尤甚,成了荒凉世界,到处都是无人区。
朱元璋起义定都南京后,兵出河淮,收复河南,进取山东,以求收复幽燕。与王宝宝(扩廓铁木尔)、李思齐大战于山东、河南,山东成了元明争战的主战场。最终,明军终于把元兵赶至漠北,统一了中国。
尽管朱元璋结束元末战乱,但是广大的中原地区却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地步。山东“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田莱尽芜,蒿藜没人,狐兔之迹满道”“民之死者半”“人相食”是真实历史写照。值得提及的是明惠帝朱允炆即位,靖难兵起中原地区又成了朱棣与朱允炆叔侄俩皇位争夺的战场,人民蒙受的战争之祸更为惨烈,死亡益甚,逃离者更巨。靖难之役又一次给山东民众带来空前的灾难。
元朝末年,除了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连年不断。黄淮多次决口,中原之地淹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仅山东水、旱自元统三年(1334)到至元六年(1340),中原地区大饥荒就达十五次。总之,元末明初期间,兵乱、水、旱、蝗、疫频仍,百姓非亡即逃。这是造成中原地区(包括山东)人口大流失的主要原因。
元末名将察汗帖木尔及其子王宝宝(扩廓铁木尔)统治的山西、河南西南部一带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们父子俩是蒙古族中的“明白人”,尽管他们也对汉人实行压迫,但更把农民看作财富的创造者,少开杀戒,实行了发展生产的经济政策,加上该地区南依黄河故道,北据西岭关之流(指汾河),从而避免了兵祸天灾的推残。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山西冀南民众因此得到休养生息。
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使饱受战乱的人民视为安乐之地,又反过来促成了中原难民的大量涌入。至明初,这里成为中国北方人烟稠密的特殊地区。这就为明初从山西、河北向山东、中原乃至湖广地区大量移民提供了基本条件。
二、移民相当一部分来自云南
移民相当一部分来自云南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各地官吏纷纷上书,尽言各地荒凉景象,山东十室九空,荒无人烟,为了恢复经济,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
一是奖励垦荒;二是移民垦荒;三是实行屯田;四是兴修水利。
其中移民垦荒是重要举措之一。朱元璋采纳了郑州知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和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制定了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于是,从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前后,历时四十余载,结合当时的民屯、军屯、商屯,向人少地多的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湖北等省以及当时的边疆地区大量迁移人口。
《明史》记载:“洪武四年(1371)三月,徙山西民一万七千户”;到了这年六月,又“徙二万五千八百户”。共计移民五万多户。这些移民多来自山西洪洞县,另有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等。
查阅《明实录》得知,当时迁民主要来自平阳府、汾州府、潞安府。这些地区共辖五十八县,其中平阳府就辖二十八县。因此迁民最多的是平阳府。洪洞县时归平阳府治,明廷在洪洞设置移民机构。
据传,明初政府将山西移民分批集结于洪洞县城外广济寺一大槐树下,然后统一解移。移民从这里出发,千里转徙,移居他乡。故民间传说:“我们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为防止有人中途逃脱,官府将移民绳绑成串,派兵解押。途中有人要求大小便,解差头目便下令:“给解开手”。后来谁要大小便则喊“我要解手!”据考中国人称大小便为“解手”,从文字上无法理解,实为移民借代语言流传至今。也是明初移民活动遗留下的言证。
有资料考证,河北枣强一带也是元末明初战乱中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地百姓没有可能大量外迁,所以枣强应是洪洞移民的一处中转站。枣强东南即为山东德州。
德州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九达通衢”“京津门户”之称。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一—德州一线比较近便。从族谱、墓碑以及口传史料中统计明初移民情况,莱阳迁入的洪洞移民和河北枣强移民不是主流。
因为洪洞在山西云阳、云岗、云州之南。因此,自洪洞迁出的移民亦有称来自“云南”或“小云南”之说。
“小云南”到底在哪里?
说法也很多,一说为河南固始县,一说为江苏赣榆,一说为云南乌撒卫,一说则认为小云南就是云间府(今大同)之南,即“山西洪洞大槐树”。
经考证胶东移民相当一部分的确来自今云南省。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等文献中,我们检索出101个村,五十五姓来自今云南省,主要繁衍在青岛、烟台、威海一带。
其中,青岛为最;在青岛一带,则以即墨为最。有史料记载,明初朝廷曾派十五万兵将,平定西南(云贵川),后来驻扎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乌撒卫一带。
乌撒卫是洪武年间贵州都司所辖的一个军卫,治所在今贵州省威宁。由于洪武年间贵州布政司尚未设立,贵州地分属四川和云南辖,乌撒府恰好处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交界的位置上,元末明初,一直是四川的辖境,而作为军卫的乌撒卫所属,很可能驻守于云南境内。如乌撒后所的驻扎地就在云南的沾益州境内。
胶东半岛上众多族谱中出现云南乌撒卫一词,证明这里的云南应该就是今日的云南省,而不是什么“云中”之南。多年后,乌撒卫老兵撒考”记载:永乐二年朝廷将洪武帝派征云南之汉军调往山东即墨胶州屯守。这些“兵民”在即墨胶州一带屯驻,形成一个一个的小村庄,被称为“小云南”村。
后来从这里外迁各地的移民自称来自“云南”。从莱阳地名志查得,明初莱阳有二十四个姓氏是由今云南省迁入。
三、为什么移民主要分布在烟威青一带?
其主要原因是,明初为御防倭寇骚忧,政府在沿海设立了许多海防卫所,每卫屯兵五百人,每所屯兵千余人。如设立雄崖守御千户所、浮山前守御千户所、夏河寨前所、海阳所、宁津所、寻山后所、百尺崖所、金山左所、奇山所,还设立了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今海阳凤城原属莱阳)、颈常卫、成山卫、威海卫。
明朝各卫所之间军队经常调剂、换防。当时调入的军籍移民约为1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军人是来自乌撒卫的云南四川军队官兵及其家属。
永乐年间,迁入的军人家属大约有6万人。这些卫所的官兵成家后分散定居在胶东各地,创立村庄。他们就成了从云南移民的祖先。其中不少卫所移民迁居到今莱阳羊郡、穴坊、高格庄一带。
例如莱阳徐姓,来源大致有二:莱阳境内中北部上百村落徐姓均来自莱州沙河镇,为一支繁衍。而羊郡一带徐姓则来自今云南省,属卫所移民来自今云南省移民当中,有一部分是四川籍的移民。他们分迁到胶东各地成为四川移民的祖先。在莱州、莱西、昌邑的四川移民中,绝大多数只说祖籍为四川,至于在四川什么地方,他们已很难确指。
迄今为止,栖息在胶东的百姓寿终正寝,家人还要举行一种送魂回云南老家的仪式,名曰“送盘缠”。
其仪式是:死后第二天黄昏,子女拖着“哭丧棍”,亲朋抬着纸扎的一辆车、一匹马、一个童子,携带着大量纸钱,一路哭着来到村头的土地庙前,孝子(或孝孙)拿一根谷粱秸,顶端夹一张纸钱,手握另一端绕土地庙拖着走,谓之“拖魂”。待觉得谷粱秸沉重时,即是拖着“魂”了,把谷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前面有一张供桌,上面用完餐了,就把它请上纸扎的车,驾好马,那童子即是车夫。家人训诫童子:“用饭辨别车中间,宿店别等黑了天”云云。然后,把车、马、童子焚化,并焚化大量的纸钱一一这是送给“魂”的盘缠。
火光中,孝子站在凳子上顿脚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亨衢向西南,千辛万苦别惜钱!”连喊三遍,谓之“指路”指明回云南四川老家之西南大路也。
四、元末明初莱阳土著所剩无几
明代还有其他地区的移民进入山东,如河南、江苏,特别是江苏海洲移民山东日照、胶南的较多。若把枣强移民、云南移民、四川移民以及其他地区的移民按东昌府19375户计算,明朝山东外省移民总计约58125户,290625人。
明初农业移民主要是人口密集区的人口向人口稀疏区移动。明代前期,胶东半岛上的莱州和登州两府情况颇为相似,号称地狭人众因此,只有在山东东部地区,才见到似乎是相反的例子(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五卷第十二章对“明代人口和明代历史的新认识”),即:胶东地区一方面大量迁出移民,另一方面也大量迁入移民。
根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研究成果,其第一卷《大事年表》中列出胶东移民有关事件如下:
洪武四年,闰三月,迁北平、山东二省元汉军46705人于北平诸卫。五月,明军从山东登州渡海进入辽东。
洪武七年,一月,迁山东青州、莱州军人11394人于辽东定辽都司。
洪武九年,二月,迁扬州军人1000人于山东登州卫所。
洪武二十五年,迁山东登州、莱州两府贫民无恒产者5635户于山东东昌府。
洪武二十八年,迁山东青州、兖州、济南、登州、莱州五府每户五丁以上田不及一顷、十丁以上田不及二顷、十五丁以上田不及三顷及小民无田者1051户,4666口于东昌府。
民国《莱阳县志》指出:“以氏族言,隋唐前无论矣,宋庆历间趣果寺题名碑所载六十五姓,今可知者四姓已耳”。“莱阳自金元以来,用夷变夏,屡经兵祸,民之死于锋镝或掳掠流徙者当不知凡几”。
由此可见,元末明初莱阳故家土著所剩无几。元末全县村庄不足百个,明初大移民后,莱阳当地这些原籍居民,因是刀斧所余,他们就叫漏户,大多躲藏在铁蹄难及的穷乡僻壤,才得以幸免;移民中的先期居民自己选择山峦和荒地占为己有,以垦地建村,叫占山户;明朝中后期的移民,因为已经没有无主土地可开垦圈占,只能花钱买地耕种,因此叫买山户。
明代人口的大迁徙造成了农村村庄重构和速增,通过发动移民垦荒屯田,这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胶东半岛看,比较古老的村落多座落在相对平缓、土壤比较肥沃的河漫滩或其他平地(先期移民所占)。明代中期后,随着番薯、马铃薯、玉米、花生等适合山区生长且产量较高的作物由南美洲传入,人们开始向丘陵山区移民。
所以从面上看,土地贫瘠的山区,村庄建的比较晚一些像明代这样的移民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不过到清朝中前期主要是县境内和周边地区村庄及家族分化的搬迁,从而产生了很多新的村庄。
到清朝中后期胶东人众地寡,出现了人口大量向东北迁徙的现象(闯关东)。明清人口的迁徙流动,对民众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民国《莱阳县志》中有氏族一章,统计到清末,境内主要姓氏总计89家,含唐宋故家4家,金元故家17家。其中唐宋故家是张氏谭氏、赵氏、孙氏。金元故家分别为宫氏、隋氏、于氏、盖氏、曲氏、滕氏、马氏、崔氏、张氏、杨氏、李氏、咸氏、宋氏、王氏、田氏、朱氏、贾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