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体育球场网球陕西榆林探索“奥体班”模式
雪晶
阅读:50
2024-12-20 02:58:16
评论:61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在体操、跳水等项目上取得不错的成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站上领奖台。奖项的背后不仅有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汗水和付出,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2020年12月,榆林市体育局以备战第十七届陕西省运会为切入点,强力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在全市范围内选择近50所学校,将足篮排、羽毛球、体操、跳水、击剑等项目布点到训练条件好、有师资力量的学校进行组队、训练、参赛。备战省运会期间,有50多名教练员下沉到学校开展训练工作,参训人数包括市体校运动员在内达到了4000多人。其中,榆林市体育局与横山区第五小学正式签订了体教融合人才培养协议,在体操、跳水等项目开展合作,横山区第五小学“奥体班”就是在榆林市体教融合发展中应运而生的。
在体操、游泳训练中,陈德全、张江峰等教练坚持以训练大纲为前提,根据竞赛规程,按照比赛需要,认真完成各项训练计划,同时明确训练方向、标准,注重效率和细节。在体操队的管理中,各教练协调好文化课老师,提高思想教育意识,保障文化课的学习,同时教练员以身作则,积极探索新的执教方法,以“安全第一”为原则,激发运动员内动力,并积极与家长沟通,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努力奋斗、健康向上的品格,达到体育树人的目的。在教会孩子们体育技能的同时,教练们还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融入到孩子们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全过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7月,在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体操竞赛中,横山五小“奥体班”体操队的学生们以11金14银16铜、团体总分第一的亮眼成绩,交上了体教融合的满意答卷。榆林横山五小“奥体班”模式,不仅让陕西体操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也成为竞技体操进校园的典范。该“奥体班”模式,以实现人才优化为根本,保障文化课学习为前提,以运动员学生化身份为基础,不仅为发现、培养竞技体操人才奠定了有力基础,也让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克服了许多困难。比如学校体育馆刚开始条件有限,器材配置不足,教练员们就想办法将练习全旋需要的辅助练习器悬挂在篮球架上进行训练。在教练张江峰看来,当硬件条件有限,想要出成绩,就要在软件上更下工夫——需要通过优选人才和提高训练效率来弥补。据了解,榆林市有着成熟的选材机制,2021年榆林市体育局联手横山区教体局,出台相应政策,对标横山区第五小学,开始对横山区所有幼儿园开展选材工作。随后征集各个项目选材测试的方法、标准及如何实施等,通过整合,选出五项素质测量作为选材的测试项目。通过大数据分析,选出男、女各前200名孩子,再进行筛选,精中选优。
除了期待队员在竞技比赛中出成绩,教练员更希望他们能有更宽广的未来。“选拔是双向的。对于特别好的苗子,我们会一直做父母的思想工作。”陈德全说,“从体教融合层面来看,我们没有将训练排在第一位。因为将来大部分运动员都是要走上社会的,文化知识不可或缺,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从体育运动中收获成功和成长。”(转自2月6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