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对以“五道”理念建设绿道的探索和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莉殷 阅读:35 2024-12-23 05:41:01 评论:61

【行业资讯】对以“五道”理念建设绿道的探索和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20世纪90年代起,浙江省杭州市结合水质治理,陆续在沿河、沿湖绿化带内铺设步行道,开启了绿道建设。2019年,为贯彻落实加快全省绿道网和大花园骑行绿道网建设要求,杭州市成立绿道建设推进协调小组和杭州市绿道办,绿道建设从此驶入快车道。杭州市绿道办始终秉持“五道理念”(生态道、健康道、智慧道、文化道、致富道),在加快新建绿道和提标改造既有绿道两方面协同推进,全力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覆盖城乡”的绿道网,建成了“三江两岸”绿道和“三湖两湿地”绿道精品轴:7条城市精品绿道、18个精品环线绿道、22条特色主题绿道、80条“共富”游线绿道。其中,有15条绿道获评“省级最美绿道”,数量居全省首位;市域绿道建成总长达4800千米以上,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3.8千米,主城区基本实现“5分钟可达绿道网”。 塘栖古镇 一、杭州“五道”理念实践效果 建生态之道,绘起城乡绿色长卷。杭州市厚植城乡生态基底,建成以西湖风景名胜区景区绿道为绿心,钱塘江、运河等沿河绿道为绿带,河流、道路沿线绿道为绿脉,各级公园绿道和绿化广场为绿叶的绿道生态网,让城乡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尽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建健康之道,引领全民健身风尚。借“亚运”东风,杭州市充分利用绿道边与桥下空间嵌入健身设施与休憩、娱乐元素,杭州运道、钱塘江富春江沿江绿道、中东河上塘河沿河绿道、余杭塘河健康夜跑绿道等“家门口”绿道成为市民健身、休憩的首选之地。目前,已连续5年开展杭州绿道健身月及“绿道毅行”等系列活动,逾百万人参与,营造了全民健身、共享绿道的新风尚。 建智慧之道,高效链接数智生活。与高德地图APP合作,杭州市把绿道周边100米范围内的驿站、厕所、共享单车等与食、住、行、游、乐、购等信息,加载到导航系统平台,实现绿道沿线服务信息便捷查询。建设“绿道管家”微信小程序,开发“智游绿道”、VR绿道全景等模块,大幅提升市民游客的体验感、获得感。 建文化之道,融汇城市古今风韵。杭州市把自然与人文、传承和保护串成一线,最大程度保护和利用历史遗产,挖掘和展示文化积淀。2022年,打通运河两岸4处断点区域,打造了集文化、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实现“世界运河”与“杭州运道”历史文脉的有机融合。相继建成上城区丁兰街道“中国家规文化绿道”、余杭区“美丽公路”良渚绿道、富阳区江滨绿道等展示和延续城市特色与民俗传统的文化道,让群众在“赏绿”与“享绿”中浸染人文底蕴。 建致富之道,助推实现“点绿成金”。挖掘并发展绿道经济,促进乡村零散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发展,让绿道成为连接旅游景点、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商业网点和运动场所的纽带,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例如,建德市三都镇“桔香映柳”精品绿道,通过引入体育赛事、生态观光等复合业态,与文旅融合发展,串联各村景点资源,加快当地乡村经济发展;临安区湍口泉乡绿道串联整合三联索面文化广场、迎丰水上乐园、湍口老街等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为周边商户做好引流导流服务。 西溪湿地绿道 二、主要问题 (一)未充分顺应城市结构的优化 渗透率低。杭州绿道以分段建设为主,目前主要集中在“面”和“线”上。沿江、沿河、沿路型等线性绿道最为普遍,但相互之间缺乏关联。绿道的贯通及串联建设有待完善,部分区域由于既有建筑、桥梁等问题,绿道经常被隔断,呈不连续状,导致绿道的辐射力度较小,难以发挥绿道网络化作用。 均衡性弱。杭州绿道有省、市两级在城市整体结构上的规划统筹,但在建设上以行政区划为独立单元分别推进,缺乏辖区的过渡衔接,存在区域建设时序上面的错位,导致绿道网络建设碎片化,还未形成系统的网络体系。绿道系统在由中心区向外围辐射的发展过程中,城乡接合部及外围区域的绿道建设也相对滞后,需要加强绿道均衡性建设。 (二)未充分响应城市功能的延展 现有绿道要素协同能力弱、功能单一,与周边居民区、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城市资源要素的关联度低,无法充分激活各要素在绿道上的潜在功能。此外,在绿道建设时,大多仅注重慢行功能,并未充分重视绿道在生态保护、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未充分呼应城市能级的提升 杭州在迈向共同富裕示范区范例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杭州绿道的高品质服务对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至关重要。与国内外绿道建设的优秀城市对比时不难发现,杭州绿道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绿道品牌体系,缺乏能够代表杭州城市形象的大型标杆绿道,目前仍存在特点不突出、标准不一致、精品绿道少等问题。 拱墅区京杭大运河绿道提升工程(俯瞰图) 三、对策建议 (一)以绿道“连通成网”顺应城市结构的优化 以三江两岸绿道(钱塘绿道)、三湖两湿地绿道为“两轴”,以东源港绿道、分水江绿道为“两连”,以京杭大运河绿道、萧绍运河绿道、浦阳江绿道、大源溪绿道、兰江绿道、寿昌江绿道、新安江山水画廊绿道、东关溪绿道、南苕溪绿道为“九射”,以串联更多自然与人文资源、服务更多人群为原则,推进沿江、沿河、环湖、沿山、沿路、湿地、公园、乡村等8大类精品绿道环建设,形成“两轴两连九射多环”的绿道空间结构。融入杭城重要传统文化图景,如“富春山居”“良渚知生”“江海潮涌”等主题,并以各类文化景观节点为支撑点,构建多个主题式绿道局域网。 (二)以绿道“在地活化”响应城市功能的延展 绿道建设应尊重生态基底,顺应自然机理,减少对原生环境和自然、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的干扰和影响。通过绿道有机连接分散的生态斑块,强化“海绵”功能,构建连通城乡的生态网络体系。通过引入绿道的方式营造游憩路径,引导人们进入自然山水之间,实现真正的可进入、可游赏。由于绿道具备活动空间和绿色空间两重属性,在社区绿道建设时嵌入日常活动场所,是激发社区绿道活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驿站中引入多样化生活服务功能等;利用慢行连通的功能,打造各类服务功能圈。 (三)以绿道“品牌引领”呼应城市能级的提升 为抢抓“后亚运、现代化”历史机遇,杭州绿道应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绿色发展动脉”和“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的标志性联动工程”为品牌建设立足点,以“生态上和谐美丽、文化上精彩纷呈、生活上智慧便捷、经济上共建共享”的中国绿道典范为品牌建设目标,集成品质绿道,搭建品牌矩阵,拔高建设标准,系统性锻造宜居天堂“最美杭道”金名片。最为关键的是打造以大型品牌为支撑的城市标杆绿道。以大运河及其支流作为绿道载体,打造突出“共富”文化的杭州绿道品牌,并在国内外推广,输出杭州绿道建设经验,将更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社会美誉度。 作 者:杭州市城建信息中心 李保海;杭州市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王菁菁;杭州市城建信息中心 俞萍萍编 辑:袁奂青 来源:建筑杂志社 李保海等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