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鸟麻编有温度

鑫岑 阅读:35 2024-12-22 16:54:28 评论:61

巴鸟麻编有温度

和国家一级美术师、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遗麻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巴鸟麻编品牌创始人张璟的对话,是在宁夏银川的会议上。 “我所做的,就是‘生产性传承’,让传统与时尚更好地融合的同时,大家学会了麻编技艺,钱赚到了,麻编这项非遗也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张璟开门见山地说。这个时候的她充满了坚毅的情绪,不可动摇。 艰难手艺扶贫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让居住在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的宁夏中南部贫困人口尽快脱贫,以及对当地生态进行修复,宁夏先后实施多次扶贫移民工程,其中特殊的社会群体——贫困母亲和空巢老人渐渐引发关注,他们生存在交通不便的黄土高原深山区,没有享受文化教育,移民后又缺乏收入来源,张璟首次去往银川月牙湖移民贫困村滨河家园四村时,就被一双双渴望又无奈的眼睛所震撼,她决心用自己最擅长的麻编技艺告诉村民,生活是可以用双手改变的。现实是:这里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移民收入大多靠政府的低保维持。此前,村中曾经请过刺绣、串珠等手工艺老师来授课,但因为销量、效益等问题,都未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张璟用的方法是非遗麻编技艺,她想用麻编技术带动全村人。她从小便跟随姥姥和母亲学习麻编,因此,麻编技艺的运营,是轻车熟路。麻的使用远早于丝绸、棉等织物,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称。近年来它的价值重新为世人所识,麻具有优异的吸湿、透气、吸声、化学吸附等特性,并带有天然的抗菌、防紫外线功能,已运用于军需布料。宁夏的土壤十分适合麻的种植,盐碱地、山坡地都可生长,宁夏汉麻产量高,成熟时有两三米高,皮薄坚固,富有光泽,极有韧性,麻编技艺因此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用其茎皮纤维为原料加工漂洗,再经数十道工序,精工制作成各类生活用品, 过去,人们洗衣要用棒槌敲打,因为麻质的衣物不易搓揉,用棒槌可以把麻里面的脏东西敲打出来,而在不断击打的过程中,麻的质地会越变越柔软,穿着感也越发妥帖舒适。如今移民村的村民们制作的所有麻编制品,不仅原材料选用纯天然的宁夏汉麻,染色剂也选用天然植物。例如板蓝根等草本植物,一切遵循原生态,水煮、上色、保色技巧也依据造型和工艺的不同而变化,即便多年以后这些麻编织物重归大自然,也不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来源于大自然又回归于大自然,这是巴鸟麻编原材料的朴素真理。”张璟如是说道。话说回来,尽管对土生土长的汉麻并不陌生,但移民村的村民们起初只会编简单的麻绳,要完成那些充满设计感的包包、挂件、杯垫、摆设,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要他们相信编麻绳也能挣钱。 “只是当做业余项目试试看,用一年的时间,教会大家就好”。这是张璟最初的想法。渐渐的,她发现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简单:村民们学会之后又该怎么办?如果学习的成果无法变成产品或走向市场,不是依旧无法带来经济收入、面临半途而废的结果吗?张璟深感一份“传承人”的责任落在肩头。“那时候还想不到有多么远大的意义,我只是感受到村民们十分想学习手艺,所以我想把这件事做好”,张璟说。 慢慢的,从搓捻、打结、盘绕、编辫等基础编织技法,到钩织、缝合、麻绣的进阶过程,在张璟手把手耐心的指导与示范下,村民们慢慢地可以编出四棱辫、六股辫、杯垫、地垫等简单的成品,再由张璟和巴鸟团队重新升级成完整的作品。 随后,张璟和巴鸟团队用计件制的收购方式将编好的成品出钱买下,再带回工作室做进一步加工改良。在这一过程中,张璟也深刻地体悟到手艺扶贫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会编’与‘编得好’之间需要时间的磨合,比如最简单的杯垫,有些乡亲开始每天只能编一个,收入很低,见不到收益便打消积极性不再做了。 经过反复磨合,授课快一年时,一般村民一天已经能编织20余个,按2.5元一件的收购价计算,结算工资时能领到1000多元。这个令人雀跃的消息又吸引了一些人回来。”对于一部分十分有热情的爷爷辈、奶奶辈学员,即使编得不好,为了鼓励大家,张璟也会全部收购,争取让每一份付出都得到回报。 生活实用品变产品 手艺人传递温度 这些麻编手工艺品用来做什么?这成了张璟需要攻克的新问题。 “一些非遗的传统技艺非常好,但若想生存下去,必须和现代元素适当结合,根据现代人的喜好设计产品。”在此之前,张璟的麻编多为艺术品而非生活实用品,在她意识到只有生活实用品才能变成产品并为大众接受后,又一转方向埋头进新设计中。 她以村民们编好的股辫为基础,设计研发出手包、收纳筐、钥匙扣等常见生活用品、文创产品,又将贺兰山岩画等独特的宁夏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之后,她在社区招收了一批心灵手巧的残疾、下岗退休女工,作为生产线上的二次加工环节负责后期加工、缝合。2020年,张璟设计推出的“滩羊宝宝”,她先将玩偶四肢零件的编织方法和尺寸教给村民,再将缝合与填充的方法教给女工。由此,张璟建立起的生产链条,无疑带动了另一群体的再就业。 现如今,张璟作为宁夏非遗项目麻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不仅仅以麻“筑巢”,而且巴鸟麻编 “摇身一变”,成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新本领。 “我所做的,就是‘生产性传承’,让传统与时尚更好地融合的同时,大家学会了麻编技艺,钱赚到了,麻编这项非遗也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张璟说。 目前,在政府以及各方面的帮助下,张璟及其团队已完成巴鸟麻编手工坊传承基地、手工创意工作室和月牙湖乡移民扶贫就业工坊的建立,麻编技艺培训受益人已超过400人,其中近100人能独立接单完成工艺品制作。 “与其说古老手工艺需要我们去传承,倒不如说我们更需要古老手工艺的慰藉,相较于机器加工的物品,传统手作带有手艺人的温度,能感受到诞生过程中的微妙情绪。”张璟说,“在忘我地沉浸于其中时,手艺人会暂时忘掉时间,忘掉烦恼,只体悟到过程中的快乐,这对于村里的不少特殊群体来说,更是难得的精神抚慰。” 正如她的理念,每一件产品都传递着指尖的温暖。在包装的过程中,张璟为村民学员们拍照、签字,制作专属名牌当做标签与产品一同售出,每件产品可追溯到移民村民个人,这一创新举措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贫困村民的手作技艺。她将这些带着温度与情感的成品带到各大展销会上,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与欣赏,甚至走出国门,到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地进行文化交流,订单也纷至沓来,应接不暇。 凭借着如麻一般的韧性与坚守,张璟与团队扎根月牙湖乡移民村所做的探索,被列为2018年文旅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她所设计的麻编手工扶贫产品多次获得国内各大奖项,其中3款于2019年入选文旅部“文化中国礼”采购清单项目;麻编扶贫手作挂件《滩羊宝宝》荣获2020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2020年代表宁夏特色文化入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璟本人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授予“宁夏巾帼创业之星”称号。 虽然获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但是在张璟看来,手艺扶贫这条“长征路”依旧充满艰辛。 “手艺扶贫有时可能两三年都看不到效益,它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张璟如是说道。 不过,手艺扶贫给村民们带来的精神面貌上的改变,也让张璟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张璟认为,精神、文化上带来的满足比经济效益更高、更珍贵,乡亲们在掌握一门技艺的同时,坚定了自力更生的生活信念,这是花钱买不来的。 业内人士认为,由编织人之手赋予物品独特的记忆,最终汇聚成可持久的气场,使当地人的生活可以正常的持续。这是巴鸟的守望,更是张璟的心声。
搜索
最近发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